体温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体温计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25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体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根据预设的采样频率获取体温数据;

从采集到的第二个所述体温数据起,实时计算采集到的当前体温数据的一阶差分和一阶差分的变化值;其中,所述当前体温数据的一阶差分为当前体温数据与上一采样体温数据之间的差;所述当前体温数据的一阶差分的变化值为已计算得到的所有一阶差分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

当所述当前体温数据的一阶差分的变化值小于已计算得到的所有一阶差分的均值的N倍时,将当前时刻作为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起始时刻,并将所述当前体温数据作为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初始体温数据;其中,1<N<3;

将当前时刻前已获取的所有体温数据中的后半部分体温数据的均值与前半部分体温数据的均值之间的差,作为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平均斜率;

根据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起始时刻、初始体温数据以及所述近似线性上升期的平均斜率,预测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任一时刻的体温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泰勒级数展开式预测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任一时刻的体温数据;所述泰勒级数展开式为f(t)=f(t0)+f′(t0)(t-t0),其中:

f(t)为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任一时刻的体温数据,f(t0)为所述初始体温数据,t0为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起始时刻,t为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任一时刻,f′(t0)为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平均斜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采样频率为1Hz。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t≤10Min。

6.一种体温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样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采样频率获取体温数据;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从采集到的第二个所述体温数据起,实时计算采集到的当前体温数据的一阶差分和一阶差分的变化值;其中,所述当前体温数据的一阶差分为当前体温数据与上一采样体温数据之间的差,所述当前体温数据的一阶差分的变化值为已计算得到的所有一阶差分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体温数据的一阶差分的变化值小于已计算得到的所有一阶差分的均值的N倍时,将当前时刻作为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起始时刻,并将所述当前体温数据作为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初始体温数据;其中,1<N<3;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当前时刻前已获取的所有体温数据中的后半部分体温数据的均值与前半部分体温数据的均值之间的差,作为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平均斜率;

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起始时刻、初始体温数据以及所述近似线性上升期的平均斜率,预测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任一时刻的体温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温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单元利用泰勒级数展开式预测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任一时刻的体温数据;所述泰勒级数展开式为f(t)=f(t0)+f′(t0)(t-t0),其中:

f(t)为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任一时刻的体温数据,f(t0)为所述初始体温数据,t0为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起始时刻,t为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任一时刻,f′(t0)为所述体温近似线性上升期的平均斜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温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温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t≤10Min。

10.一种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体温预测装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