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引起的小儿腹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180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引起的小儿腹泻的中药。



背景技术:

湿热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它是以外感湿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由于湿热病是一种湿邪与热邪合而为病,为一种戾气,湿和热是两种不同的属性的邪气,湿为阴邪,热为阳邪,矛盾为患,湿蕴热伏,热蒸湿动,症状往往相互矛盾出现,如;头昏如斗大,先恶寒后发热,身热不畅,口干不欲饮水,四肢发凉,热而面不红赤,反青,白,黄,脉无定律或濡,或数等矛盾症状,往往容易误治。

而由湿热病引起的小儿腹泻症状为:腹泻一日五次以上,泻下物有不消化之物,或下痢清水,小儿不哭闹,饮食正常,食后就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引起的小儿腹泻的内服中药。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引起的小儿腹泻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 中药材制成:

藿香4-8份,茯苓4-10份,白豆蔻3-8份,半夏3-6份,厚朴4-8份,白头翁3-8份,阳春砂仁2-5份,葛根4-6份,防风4-8份,陈皮4-7份,白术5-10份,黄芩2-5份,薏苡仁5-10份,滑石粉3-5份,白扁豆3-6份,山药4-8份,栀子3-6份,生姜0.5-2份。

作为优选方,该用于治疗湿热病引起的小儿腹泻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 中药材制成:

藿香6份,茯苓8份,白豆蔻5份,半夏3份,厚朴5份,白头翁4份,阳春砂仁3份,葛根5份,防风5份,陈皮4份,白术8份,黄芩3份,薏苡仁8份,滑石粉3份,白扁豆5份,山药6份,生姜0.5份。

本发明的药理:

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功能:芳香化湿,化湿和中,利气止呕;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

半夏:辛,温,归脾,为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芳香化湿,温中止呕;

滑石粉:甘,淡,寒,归胃膀胱经;功能:清热利湿;

葛根:甘,辛,平,归脾胃经;功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

防风;甘,辛,微温,归肝,脾经;功能:散风胜湿;

厚朴: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行气燥湿,下气平喘;

陈皮:辛,苦,温,归脾,胃经;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

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功能:清热利湿,降三焦之火;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功能:化湿行气,温中止泻;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功能:发汗解表,温胃止呕,散寒止咳,除湿开胃;

山药:甘,平,归脾胃肾经;功能:益气养阴,补益肝肾;

白扁豆:甘,微问,归脾胃经;功能:化湿健脾。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治疗湿热病引起的小儿腹泻采用防风解表化湿;藿香、白豆蔻、厚朴、白豆蔻、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薏苡仁、白扁豆、白术山药化湿健脾止泻;滑石粉、黄芩清热利湿、半夏、陈皮燥湿健脾;葛根止渴生津中,栀子通利三焦湿热,白头翁解毒清热,诸药配伍清湿热,化湿邪,通小便,健脾止泻分清降浊,湿清热除而而腹泻自止,且无闭门留寇之弊,是为治疗小儿腹泻的良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重量份称取藿香6份,茯苓8份,白豆蔻5份,半夏3份,厚朴5份,白头翁4份,阳春砂仁3份,葛根5份,防风5份,陈皮4份,白术8份,黄芩3份,薏苡仁8份,滑石粉3份,白扁豆5份,山药6份,生姜0.5份,混合均匀后放入砂锅加水煎煮即得。

实施例2

按重量份称取藿香4份,茯苓4份,白豆蔻3份,半夏3份,厚朴4份,白头翁3份,阳春砂仁2份,葛根4份,防风4份,陈皮4份,白术5份,黄芩2份,薏苡仁5份,滑石粉3份,白扁豆3份,山药4份,栀子3份,生姜0.5份,混合均匀后放入砂锅加水煎煮即得。

实施例3

按重量份称取藿香8份,茯苓10份,白豆蔻8份,半夏6份,厚朴8份,白头翁8份,阳春砂仁5份,葛根6份,防风8份,陈皮7份,白术10份,黄芩5份,薏苡仁10份,滑石粉5份,白扁豆6份,山药8份,栀子6份,生姜2份,混合均匀后放入砂锅加水煎煮即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