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栀子的炮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0578阅读:20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栀子的炮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临床常用中药。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栀子生品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常采用炒黄、炒焦、炒炭、酒制以及姜制等多种炮制方法缓和药性,以适应中医临床辩证施治的需求。根据古籍记载,栀子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品繁多,其中净制和切制方法在清代之前的本草中大都有相应的记载。栀子炒黄、炒焦及炒炭是目前栀子炮制的主流方法,现行版《中国药典》、教科书及各地炮制规范均收载了此三种炮制方法。而姜栀子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均有记载,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泻火解毒药。姜栀子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及中药复方制剂中,如《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导赤丸、黄连上清丸、加味逍遥丸、小儿肝炎颗粒以及常用的清热剂“龙胆泻肝丸”、“牛黄解毒丸”和祛痰剂“二母宁嗽丸”等均以姜栀子组方配伍入药。但《中国药典》却并未收载该炮制工艺及工艺参数。栀子经姜制后能缓和其苦寒之性,增强温中止呕作用。为少阳证、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疟疾的和解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寒热错杂之胃脘痛,慢性胃肠炎、慢性胆囊炎、肝炎等病症。栀子姜制前后功效的差异,根源是其内在物质基础发生变化。不同炮制品被用于不同病症,体现了中医用药辩证施治的准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中药栀子的炮制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中药栀子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净选:取原药材,至挑选工作台上,拣去药材中的杂质、异物、非药用部位,其余放置在干净的容器内,杂质量≤2.0%。

(2)破碾:将净药材投入碾碎机中破碎,碎渣量≤20%。

(3)闷润:按栀子与生姜的质量比100:12-20的比例,先将生姜压榨得到的姜汁再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5-2.5倍的质量,再将姜汁加入到栀子中,拌匀,充分润透,未润透的栀子≤10%。

(4)炒炙:待姜汁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220-300℃炒20-25mim,取出。

(5)干燥:晾干或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于60-70℃温度干燥。

(6)过筛:用药典筛筛去碎末,碎末含量≤3.0%。

本发明步骤(2)所述的栀子与生姜的质量比优选100:12.5。

本发明用HPLC法测定了生栀子、姜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结果显示,姜栀子中栀子苷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可达到降低栀子苦寒之性,增强其温中止呕之功。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40KHZ,240W)处理20min,冷却,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Hypersil ODS2 色谱柱(4.6mm×250mm×5μm),柱温25℃,流速1mL/min,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

附图说明

图1为栀子苷标准品图谱。

图2为栀子生品HPLC图。

图3为本发明姜栀子HPLC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净选:取原药材栀子,至挑选工作台上,拣去药材中的杂质、异物、非药用部位,其余放置在干净的容器内,杂质量≤2.0%。

(2)破碾:将净栀子投入碾碎机中破碎,碎渣量≤20%。

(3)闷润:将1.5kg的生姜压榨得到的姜汁再加水稀释至1.8倍,将姜汁加入到10kg的栀子中,拌匀,充分润透,未润透的栀子≤10%。

(4)炒炙:待姜汁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220℃炒25mim时,取出。

(5)干燥:晾干或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于60℃温度干燥。

(6)过筛:用药典筛筛去碎末,碎末含量≤3.0%。

(7)含量测定:在上述条件下检测姜栀子中栀子苷含量为:1.78%。

实施例2。

(1)净选:取原药材栀子,至挑选工作台上,拣去药材中的杂质、异物、非药用部位,其余放置在干净的容器内,杂质量≤2.0%。

(2)破碾:将净栀子投入碾碎机中破碎,碎渣量≤20%。

(3)闷润:将7.5kg的生姜压榨得到的姜汁再加水稀释至1.5倍,将姜汁加入到20kg的栀子中,拌匀,充分润透,未润透的栀子≤10%。

(4)炒炙:待姜汁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300℃炒20mim时,取出。

(5)干燥:晾干或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于70℃温度干燥。

(6)过筛:用药典筛筛去碎末,碎末含量≤3.0%。

(7)含量测定:在上述条件下检测姜栀子中栀子苷含量为:1.69%。

实施例3。

(1)净选:取原药材栀子,至挑选工作台上,拣去药材中的杂质、异物、非药用部位,其余放置在干净的容器内,杂质量≤2.0%。

(2)破碾:将净栀子投入碾碎机中破碎,碎渣量≤20%。

(3)闷润:将2kg的生姜压榨得到的姜汁再加水稀释至2.5倍,将姜汁加入到10kg的栀子中,拌匀,充分润透,未润透的栀子≤10%。

(4)炒炙:待姜汁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250℃炒20mim时,取出。

(5)干燥:晾干或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于65℃温度干燥。

(6)过筛:用药典筛筛去碎末,碎末含量≤3.0%。

(7)含量测定:在上述条件下检测姜栀子中栀子苷含量为:1.8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