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妆品美白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表皮的基底层细胞中含4%~5%的色素细胞。人类皮肤的颜色不是取决于黑色素细胞数量,而是取决于黑色素体的数量、大小、分布及黑素化程度。而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第一步限速酶和关键酶。因此,大多数美白剂中都含有酪氨酸酶抑制剂,通过影响黑色素体的形成、转移等达到美白的效果。酪氨酸酶是一种含铜需氧酶,在酪氨酸转化为多巴的反应过程中,必须有氧自由基参加。也就是说,氧自由基既是引发剂又是反应物,酪氨酸酶的催化氧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人体内清除自由基的过程。氧自由基的清除可以阻断酪氨酸酶的催化反应,从而使酪氨酸氧化反应的强度减弱。同时,由于氧自由基被认为是导致皮肤衰老的重要要原因之一,故清除氧自由基在配方设计时越来越受重视。要使产品美白效果显著,除了考虑黑色素形成的原因,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设计出高效美白产品。但是,多途径作用于黑色素的生成和转移过程,必须考虑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外观。因此,要选用具有多功能、稳定、安全、且颜色浅的美白原料,发挥其协同美白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116273.7申请日2015.03.17)公开了一种用于美白皮肤的化妆品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以下的组分:珍珠粉、珍珠提取物、光果甘草水溶液、水解贝壳硬蛋白和豌豆提取物,珍珠粉和珍珠提取物的含量不同时为零,且所述的光果甘草水溶液中光果甘草提取物的百分含量为0.5~5.0%。该皮肤美白组合物中的珍珠提取物含有珍珠原生多肽和多种必须氨基酸,珍珠原生多肽具有抑制内皮素激活酪氨酸酶及抑制内皮素促进黑色素细胞分化的作用,氨基酸能够促进皮肤细胞增长、抑制酪氨酸酶促进生成黑色素活性、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能力。申请人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1689699,申请日:2016-03-23)公开了一种化妆品组合物,该组合物按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的组分: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015~0.2,烟酰胺0.1~10,牡丹根皮提取物0.1~5,香根鸢尾根提取物0.1~10。但是由于牡丹根皮提取物具有比较强的气味,因此在使用的时候有不合适的气味产生。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综合黑色素形成的原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出一种化妆品美白霜。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化妆品美白霜的制备方法,该化妆品美白霜以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和天然花提取物为主要的活性成分,协同发挥作用,抑制黑色素生成,清除自由基,达到皮肤美白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化妆品美白霜,该美白霜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的组分: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015~0.2%烟酰胺0.1~10%牡丹根皮提取物0.001~0.1%香根鸢尾根提取物0.1~10%;其他化妆品美白霜常用基质成分60%~80%。作为优选,该美白霜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的组分: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05~0.1%烟酰胺0.1~10%牡丹根皮提取物0.01~0.09%香根鸢尾根提取物0.1~5%;其他化妆品美白霜常用基质成分60%~90%。作为优选,该美白霜还包括桃花提取物,红花提取物,芍药提取物和牡丹花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作为再优选,该美白霜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的组分:桃花提取物0~5%红花提取物0~5%芍药提取物0~5%牡丹花水0~5%;其中,桃花提取物,红花提取物,芍药提取物和牡丹花水的含量不同时为零。上述的桃花提取物,红花提取物和芍药提取物分别为桃花、红花、芍药花经提取制备的提取物。牡丹花水为牡丹花进行蒸馏凝结制备的提取物。作为优选,所述的桃花提取物质量纯度为1~2%;所述的红花提取物质量纯度为1~2%;所述的芍药花提取物质量纯度为1~2%;所述的牡丹花水质量纯度为1~2%。作为优选,光果甘草根提取物中光甘草定含量不小于90%;牡丹根皮提取物是从牡丹花的根皮中提取出来的,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丹皮酚,牡丹根皮提取物质量浓度为99%;香根鸢尾根提取物质量纯度为大于等于5%。作为优选,其他化妆品美白霜常用基质成分包括乳化剂、润肤剂、保湿剂、增稠剂、防腐剂、香精和水。作为优选,该其他化妆品美白霜常用基质成分按该美白霜为100%计由以下的组分构成:乳化剂0.1~5%;润肤剂1~20%;保湿剂1~20%增稠剂0.1~5%;防腐剂0.05~1%香精0.05~1%;水50~70%。作为优选,该其他化妆品美白霜常用基质成分按该美白霜为100%计由以下的组分构成:水50~60%甘油2~10%1,3-丙二醇2~10%卵磷脂0.1~1%植酸钠0.02~0.1%鲸蜡硬脂醇乙基己酸酯2~10%油橄榄果油0.5~5%己基癸醇2~10%氢化聚异丁烯2~10%山嵛醇0.5~5%生育酚乙酸酯0.1~2%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0.5~5%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0.5~5%聚二甲基硅氧烷0.5~5%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1~2%氨甲基丙醇0.1~1%苯氧乙醇0.1~2%香精0.1~1%红没药醇0.05~1%。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制备化妆品美白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水、甘油、1,3-丙二醇、卵磷脂、植酸钠搅拌混合均匀后,搅拌加热至75~80℃,高速均质10~30min;2)将鲸蜡硬脂醇乙基己酸酯、油橄榄果油、己基癸醇、氢化聚异丁烯、山嵛醇、生育酚乙酸酯、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搅拌加热至75~80℃,溶解均匀;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3)将上述步骤2)制得的成分加入步骤1)制得的成分中,高速均质1~5min,加入氨甲基丙醇;4)搅拌冷却至40~45℃,加入苯氧乙醇、香精、红没药醇、光果甘草根提取物、烟酰胺、牡丹根皮提取物和香根鸢尾根提取物,搅拌冷却至室温。本发明所采用的所说的光果甘草根提取物是由人工栽培的光果甘草根提取而来,其质量纯度大于90%。光果甘草根提取物的活性成分为光甘草定,光甘草定具有显著的抗炎和美白效果,国际上将光甘草定公布为已核准许可的、最安全、最有效美白成分之一,是业界公认的美白黄金,仅存在于光果甘草的根部。但是在应用中发现,光甘草定纯度低混合物带有色泽,且在温度高条件下颜色加深,这样对化妆品的色泽有影响。而本发明中采用的光果甘草根提取物中光甘草定含量不小于90%,因此在使用中对于化妆品颜色影响较小。本发明的烟酰胺又称VB3,是烟酸的生物活性形式,广泛见于多种动植物中。它也是辅助因子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NADP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重要前体。它们与还原型NADH和NADPH一起,在40多种生化反应中起到辅酶的作用,也可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酰胺能下调从黑素细胞到角化细胞的黑素小体转运,而不会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细胞增殖,从而影响皮肤色素沉着,它还能干扰角化细胞与黑素细胞之间的细胞信号通道,减少黑素生成。另一方面,烟酰胺能作用于已经产生的黑色素,减少其向表层细胞转移。本发明的牡丹根皮提取物所含有的丹皮酚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含量。本发明中的香根鸢尾根提取物、红花花提取物、桃花提取物、芍药花提取物和牡丹花水,含有黄酮类、维生素C、多酚类及糖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从而达到抗氧化功效,淡化色斑,令肌肤呈现光泽。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以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和天然花提取物为主要的活性成分,协同发挥作用,抑制黑色素生成,清除自由基,达到皮肤美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受试者面部图像示例。图2为本发明的配方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美白皮肤化妆品美白霜是以含有光果甘草根提取物,烟酰胺,牡丹根皮提取物,香根鸢尾根提取物,桃花提取物,红花花提取物,芍药提取物,牡丹花水为主要成分,辅以化妆品常用基质成分乳化剂、润肤剂、保湿剂、增稠剂、防腐剂、香精以及水制成。下面列举一部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实施例1美白霜:组成上述美白霜的组分及其百分数含量为:甘油51,3-丙二醇5卵磷脂0.4植酸钠0.05鲸蜡硬脂醇乙基己酸酯6油橄榄果油2己基癸醇4氢化聚异丁烯4山嵛醇2生育酚乙酸酯0.4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2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2.5聚二甲基硅氧烷2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4氨甲基丙醇0.25苯氧乙醇0.6香精0.25红没药醇0.15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6烟酰胺2牡丹根皮提取物0.01牡丹花水2香根鸢尾根提取物0.8水余量上述美白霜1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水、甘油、1,3-丙二醇、卵磷脂、植酸钠搅拌混合均匀后,搅拌加热至75~80℃,高速均质20min;2、将鲸蜡硬脂醇乙基己酸酯、油橄榄果油、己基癸醇、氢化聚异丁烯、山嵛醇、生育酚乙酸酯、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搅拌加热至75~80℃,溶解均匀。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3、将上述2加入1中,高速均质3min,加入氨甲基丙醇;4、搅拌冷却至40~45℃,加入苯氧乙醇、香精、红没药醇、光果甘草根提取物、烟酰胺、牡丹根皮提取物、牡丹花水和香根鸢尾根提取物,搅拌冷却至室温。实施例2美白霜:组成上述美白霜的组分及其百分数含量为:甘油51,3-丙二醇5卵磷脂0.4植酸钠0.05鲸蜡硬脂醇乙基己酸酯6油橄榄果油2己基癸醇4氢化聚异丁烯4山嵛醇2生育酚乙酸酯0.4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2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2.5聚二甲基硅氧烷2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4氨甲基丙醇0.25苯氧乙醇0.6香精0.25红没药醇0.15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1烟酰胺0.5牡丹根皮提取物0.05牡丹花水1桃花提取物1红花提取物1芍药提取物1香根鸢尾根提取物2.0水余量上述美白霜1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水、甘油、1,3-丙二醇、卵磷脂、植酸钠搅拌混合均匀后,搅拌加热至75~80℃,高速均质20min;2、将鲸蜡硬脂醇乙基己酸酯、油橄榄果油、己基癸醇、氢化聚异丁烯、山嵛醇、生育酚乙酸酯、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搅拌加热至75~80℃,溶解均匀。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3、将上述2加入1中,高速均质3min,加入氨甲基丙醇;4、搅拌冷却至40~45℃,加入苯氧乙醇、香精、红没药醇、光果甘草根提取物、烟酰胺、牡丹根皮提取物、牡丹花水、桃花提取物、红花提取物、芍药提取物、香根鸢尾根提取物,搅拌冷却至室温。试验例美白效果评价本实验选择实施例1中提供的美白霜进行临床实验。该实验包括22位志愿者,女性年龄在21-45周岁,面部有由于日晒、工作压力、年龄等造成的斑点。在试验期间按规定使用受试物且资料齐全。每天早晚两次涂抹美白霜,测试周期为4周。于W0(使用前)、W2(使用2周)、W4(使用4周)通过VISIA-CR获取脸部图像数据,并用SSA软件分析面部特定斑点L*值的变化,并用t检验检验其差异性。其结果如下:1.L,a,b值变化表注:**表示差异非常显著(P<0.01)从表中可以看到,可以看到使用两周后,皮肤色度L*值就有增加趋势,并且明显大于使用前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a值和b值均具有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面部使用美白霜之后,皮肤颜色逐渐变亮以及色斑颜色逐渐变淡。2.面部色斑图像示例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W2的时候,面部色斑明显淡化,并且在W4的时候能有一个很好的维持作用。与面部的L,a,b值结果相符合。综上所述,该美白产品具有显著的美白功效,即具有提亮肤色和淡化色斑的双重功效。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