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距跟关节融合螺钉置入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282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胫距跟关节融合螺钉置入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胫距跟关节螺钉置入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踝与后足的创伤、关节病变等往往可以导致胫距和胫距跟关节炎,保守治疗方法仅可改善部分症状。但由于生物力学不平衡,关节炎表现呈进行性发展,症状也进行性加重,还可伴有踝关节或后足内、外翻畸形,保守治疗均无法获得满意效果。目前,关节融合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金标准,通过融合病变关节以缓解疼痛,重建无痛的跖行足。胫距跟融合可以同时融合胫距跟关节及踝关节,同时解决两个病变关节的疾病。术中胫距跟轴位的“本垒打”螺钉需贯穿跟骨、距骨和胫骨,且需保证其方向恰当,对手术医生要求较高。

胫距跟关节融合术准确置入螺钉即可提供可靠的固定,提高关节融合率。由于胫距跟螺钉需要跨越三块骨头,长度较长,且螺钉的定位仅凭手术医生经验确定,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人为因素的误差,导致螺钉定位不满意,从而影响手术效果,严重时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准确导向定位、使用方便的胫距跟关节融合螺钉置入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胫距跟关节融合螺钉置入导向器,包括螺钉置入导向器,所述螺钉置入导向器包括导向板和安装支架;

所述导向板为呈弧形的长条板,所述导向板包括前导引段、中间弧形段、后导引段,所述前导引段与后导引段成90°角,所述中间弧形段的两端分别成90°角弯曲连接所述前导引段和后导引段,板上的中部布满有呈一排分布的螺钉置入安装孔;

所述安装支架呈U型,U型的两个末端铰接于所述导向板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钳体,所述钳体包括钳柄、钳臂和钳头,所述钳臂的一端与钳柄相连,所述钳臂的另一端与钳头相连,所述钳柄、钳臂与钳头都由对称的两部分组成,两两所述钳臂的中部通过铰柱相连,所述钳柄与钳臂为一体成型,所述钳臂与钳头为分离结构;所述螺钉置入导向器通过所述安装支架纵向固定于所述钳体上。

更进一步地,还设置有螺钉置入套筒,所述螺钉置入套筒通过所述螺钉置入安装孔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导向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钉置入安装孔的数量为6个。

更进一步地,所述钳臂上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器安装孔,所述螺钉置入导向器的安装支架通过所述导向器安装孔竖直固定于所述钳体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钳头还设置有纵向凸起块,所述纵向凸起块纵向分布在所述钳头的内侧,所述纵向凸起块呈三角形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钉置入套筒与跟骨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值为15°-45°。

更进一步地,所述钳柄上设置有上紧件,所述上紧件一端固定于一所述钳臂的内侧,另一端穿过另一所述钳臂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一种使用上述的胫距跟关节融合螺钉置入导向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把钳体固定于手术部位,在矢状面上以适当角度通过螺钉置入套筒打入克氏针,约2-3根,然后拍X光片;

步骤二:观察X光片,判断哪个角度打进的克氏针位置最佳,确定适用的克氏针并保留,去除其余克氏针;

步骤三:通过克氏针置入套筒置入1枚直径6.5的空心螺钉,固定跟骨、距骨及胫骨,然后拍X光片,确认螺钉置入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导向器在光滑的骨面上能进行准确定位,操作方便,能较好地掌握角度,避免角度不当容易使螺钉位置偏离,技术经验要求较低,能准确把胫骨、距骨和跟骨连接起来,提高融合成功率,减少手术创伤,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减小伤口感染的几率;2.通过在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6个的螺钉置入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螺钉置入套筒,在手术过程中来寻找合适的打钉位置,然后直观观察所得最佳位置进行准确高效地打钉,提供多个螺钉导向位置,使得手术前进行充分的预准备和预处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胫距跟关节融合螺钉置入导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螺钉置入导向器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向板与螺钉置入套筒的组合状态侧视图。

其中:螺钉置入导向器1、导向板11、螺钉置入安装孔111、前导引段112、中间弧形段113、后导引段114、安装支架12、钳体2、钳柄21、上紧件211、钳臂22、导向器安装孔221、钳头23、纵向凸起块231、螺钉置入套筒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胫距跟关节融合螺钉置入导向器,如图1-3所示,包括螺钉置入导向器1,所述螺钉置入导向器1包括导向板11和安装支架12;

所述导向板11为呈弧形的长条板,所述导向板11包括前导引段112、中间弧形段113、后导引段114,所述前导引段112与后导引段114成90°角,所述中间弧形段113的两端分别成90°角弯曲连接所述前导引段112和后导引段114,板上的中部布满有呈一排分布的螺钉置入安装孔111;

所述安装支架12呈U型,U型的两个末端铰接于所述导向板11的两侧。

通过设置所述导向板11用于手术中的螺钉发射,设置所述安装支架12把所述导向板11安装固定于钳体2上,用钳体2夹住手术跟骨部位,螺钉置入套筒3安装于所述导向板11的螺钉置入安装孔111上,根据人体跟部结构特征,设计所述导向板11是弧形,用于覆盖胫骨、距骨和跟骨的大部分相连处,所述螺钉置入安装孔111呈矩阵分布,同样能够覆盖胫骨、距骨和跟骨的大部分相连处,从而使得发射出的螺钉覆盖胫骨、距骨和跟骨的大部分相连处,呈U型的安装支架12用于把导向板11安装在所述钳体2上,便于手术过程中固定导向板11的位置。

通过把导向板11分别由前导引段112、中间弧形段113和后导引段114这三段组成,使得能够方便所有人的胫距跟关节融合,这样可以方便医生调整螺钉置入套筒3的位置,对于不同的大小脚都使用。所述前导引段112和后导引段114能更好地对位置进行固定,使手术过程中装置不易转动;在手术过程中,只需要把螺钉打入螺钉置入套筒3即可;通过该导向板11进行导向打螺钉,螺钉穿过套筒后可直接且准确经过把踝关节和胫距跟关节钉住,融合胫骨、距骨和跟骨三个骨头,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在使用过程中,先在矢状面上以适当角度通过螺钉置入套筒打入克氏针,约2-3根,然后拍X光片,确定最佳克氏针,即是把胫骨、距骨和跟骨连接起来了,确定了适用的螺钉置入套筒3后将其标记出来,选用6.5mm的空心螺钉沿克氏针通过套筒置入,再拍X光片,确认螺钉确切固定胫骨、距骨和跟骨,螺钉置入结束。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钳体2,所述钳体2包括钳柄21、钳臂22和钳头23,所述钳臂22的一端与钳柄21相连,所述钳臂22的另一端与钳头23相连,所述钳柄21、钳臂22与钳头23都由对称的两部分组成,两两所述钳臂22的中部通过铰柱相连,所述钳柄21与钳臂22为一体成型,所述钳臂22与钳头23为分离结构;所述螺钉置入导向器1通过所述安装支架12纵向固定于所述钳体2上。

通过在钳体2上设置有螺钉置入导向器1,所述导向板11通过所述安装支架12纵向固定于所述钳臂22的内侧,通过钳体2的钳头23可对脚部进行固定,根据人体脚跟部位,设置弧形的导向板11,呈半月的形状,符合胫骨、距骨和跟骨融合螺钉置入的手术要求;通过设置螺钉置入安装孔111对所述螺钉置入套筒3进行安装固定,螺钉从所述螺钉置入套筒3发出射入手术位置内,通过弧形的导向板11上发射筒,实现了多角度螺钉置入,从而寻找合适的位置进行高效率,高准确率的手术。

更进一步地,还设置有螺钉置入套筒3,所述螺钉置入套筒3通过所述螺钉置入安装孔111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导向板11上。

常规手术中,胫距跟关节融合螺钉手术是凭手术医生经验来确定,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人为因素的误差,导致螺钉定位不满意,理想位置不易把握,术中往往需要导针多次固定以求最佳位置,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从而影响手术效果,甚至造成手术失。然而医生双手操作该导向器,在光滑的骨面上能进行准确定位,操作方便,能较好地掌握角度,避免角度不当使螺钉位置偏离,技术经验要求较低,减少手术创伤,能准确固定跟骨、距骨和胫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以右脚跟为例,所述螺钉置入安装孔111是向左边倾斜的,由于发射出去的螺钉是用于连接胫骨、距骨和跟骨的,而距骨是在跟骨偏内侧,内倾的角度可以发生变化,同时每个人体结构会有细微区别,因此所述螺钉置入套筒3有不同的内倾角度(15°、30°和45°),把所述螺钉置入套筒3做成可以更换的配件,需要多少度的倾角,只要把套筒装进去即可,满足了不同的病人需要和手术的要求。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钉置入安装孔111的数量为6个,角度间隔为15°。通过在所述导向板11上设置有6个的螺钉置入安装孔111,用于安装所述螺钉置入套筒3,两两螺钉置入安装孔111之间的弧度为15度,所述螺钉置入安装孔111的大小可以不同,因此所述螺钉置入套筒3的大小可有所不同。手术过程中,选取合适角度通过所述螺钉置入套筒3打入克氏针,约2-3根,然后观察X线片确定最佳进钉点,根据所得位置进行准确高效地打钉,提供多个螺钉导向位置,使得手术前进行充分的预准备和预处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钳臂22上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器安装孔221,所述螺钉置入导向器1的安装支架12通过所述导向器安装孔221竖直固定于所述钳体2上。

通过设置若干个导向器安装孔221,所述螺钉置入导向器1可通过所述导向器安装孔221来进行调整适当的位置,所述安装支架12通过所述导向器安装孔221进行安装在所述钳臂22上,便于调节螺钉置入导向器1的安装位置,从而改变导向板11与脚跟跟骨的距离,使螺钉的发射角度有所调整变化。

更进一步地,所述钳头23还设置有纵向凸起块231,所述纵向凸起块231纵向分布在所述钳头23的内侧,所述纵向凸起块231呈三角形结构。通过设置所述纵向凸起块231,使得所述钳头23与脚跟跟骨进行锐性接触,所述纵向凸起块231呈半圆形结构,得到充分地接触,同时增大两者之间接触面的摩擦力,起到稳固定位,不会造成滑位现象,提高导向器固定安装在人体脚跟部位效率。

更进一步地,两两所述螺钉置入套筒3之间的弧度范围值为15°-45°。由于人体结构存在差异,因此采用所述弧度范围值为15°-45°,能满足螺钉发射的不同角度,若手术过程需要不同的发射角度,可通过具有不同内倾角度的所述螺钉置入套筒3进行螺钉发出,满足了不同的病人需要和手术预处理的要求,从而判断最适合胫距跟关节融合螺钉置入手术的打针位置,进行准确率高效率高的打针手术。

更进一步地,所述钳柄21上设置有上紧件211,所述上紧件211一端固定于一所述钳臂22的内侧,另一端穿过另一所述钳臂22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所述上紧件211,当医生判断该导向器固定放置的位置后,双手握紧所述钳柄21,便于掌握力度,控制好力度把所述钳头23固定在脚跟位置,然后通过螺栓进行上紧固定,防止所述钳头23在手术位置进行摇动,避免不便于手术操作的现象。

一种使用上述的胫距跟关节融合螺钉置入导向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把钳体固定于手术部位,在矢状面上以适当角度通过螺钉置入套筒打入克氏针,约2-3根,然后拍X光片;

步骤二:观察X光片,判断哪个角度打进的克氏针位置最佳,确定适用的克氏针并保留,去除其余克氏针;

步骤三:通过克氏针置入套筒置入1枚直径6.5的空心螺钉,固定跟骨、距骨及胫骨,然后拍X光片,确认螺钉置入完成。

先在矢状面上以适当角度通过螺钉置入套筒打入直径2.0mm克氏针,约2-3根,然后拍X光片,确定最佳克氏针,即是把胫骨、距骨和跟骨连接起来了,确定了适用的螺钉置入套筒3后将其标记出来,选用6.5mm的空心螺钉沿克氏针通过套筒置入,再拍X光片,确认螺钉确切固定胫骨、距骨和跟骨,螺钉置入结束。

本发明通过在钳体2上设置有螺钉置入导向器1,所述导向板11通过所述安装支架12纵向固于所述钳臂22的内侧,通过钳体2的钳头23可对脚部进行固定,根据人体脚跟部位,设置弧形的导向板11,符合胫骨、距骨和跟骨融合螺钉置入的手术要求;通过设置螺钉置入安装孔111对所述螺钉置入套筒3进行安装固定,螺钉从所述螺钉置入套筒3发出射入手术位置内,通过弧形的导向板11上发射筒,实现了多角度发射螺钉,从而寻找合适的位置进行高效率,高准确率的手术,到达手术成功的目的。

本发明的导向器在光滑的骨面上能进行准确定位,操作方便,能较好地掌握角度,避免角度不当容易使螺钉位置偏离,技术经验要求较低,能准确固定胫骨、距骨和跟骨,提高融合成功率,减少手术创伤,恢复快,减小伤口感染的几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