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道清洁管。
背景技术:
巨结肠(megacolon)是一种形态方面的描述,不是病因或病理生理方面的概念。有学者认为,放射学检查发现降结肠或直肠、乙状结肠直径>6.5cm,升结肠>8cm,育肠>12cm即可称为巨结肠。有学者指出,当盲肠直径超过14cm时,约23%的患者可能发生肠穿孔。它可以是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5diseas。),特发性巨结肠(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便秘)及假性肠梗阻(某种原因引起弥漫性结肠动力障碍)。而中毒性巨结肠是指特发的肠炎性疾病或严重的感染性结肠炎时出现的凶险并发症。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case)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的近端结肠,使该肠这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以部分性或完全性结肠梗阻,合并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缺如为特征的一种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本病特点是受累肠段远端肌间神经细胞缺如,使肠管产生痉挛性收缩、变窄,丧失蠕动能力。近端肠段扩张,继发性代偿扩张肥厚。而本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4位。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致使肠道平滑肌持续性收缩呈痉挛状态,导致粪便通过障碍;病变肠道近端的正常肠管因粪便滞积而剧烈蠕动,欲将粪便推入痉挛部位,肠管代谢性扩张、肥厚,形成巨结肠。由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长期便秘,粪便在结肠内积存,水分逐渐被吸收,造成大便干燥,结肠炎症明显。传统的结肠灌洗液使用生理盐水,往往肠道清洁不充分,不能把大便顺利的排出,引起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造成患儿的极大痛苦,而且增加了治疗费用。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希尔施普龙病。发病机制是远端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功能异常,使肠管处于痉挛狭窄状态,肠管通而不畅,近端肠管代偿性增大,壁增厚。临床表现:由于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近端结肠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之一。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832171Y公开了一种肠道冲洗引流装置,以及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693250Y的专利公开了三腔气囊灌肠器。但是由于患者粪便淤积的位置离肛门比较远甚至深达60cm,上述专利产品及目前市面上的肛道插管无法达到病灶,不适合巨结肠患者肠道清洁用。另一方面,由于病患体肠内由于大便干燥,积便长度长,结肠炎症明显,堵塞造成压力过大,插管过程中非常费力,插管过程中需要多人配合,完成插管后还极易由于肠内压力过大而脱落,粪便溢出等问题。目前常用的清理是先通进液,然后再通管排泄,多次插管加大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痛苦。综上所述,目前临床上缺少一种专门针对巨结肠患者适用的简易肠道清洁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临床上缺少一种专门针对巨结肠患者适用的简易肠道清洁管装置的问题,提供一种肠道清洁管,专门针对巨结肠病人设计,具有进液与出液共用一套装置,减少反复插管次数,减少病人痛苦,清洁过程中不易脱落,清洁物易于排出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肠道清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长80-100cm的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管体上套设有缩放气囊,所述管体远离所述进液管的端部与所述缩放气囊的距离为50-60cm,所述出液孔设置在所述管体上且远离所述进液管,所述管体上还间隔设有若干输导孔,相邻两个所述输导孔的距离为3-5cm,所述输导孔位于所述管体远离所述进液管的端部与所述缩放气囊之间。
优化的,所述管体的直径为1.0-2.2cm。
更优化的,所述管体由内管和外管组成,所述内管和外管间形成体积空腔,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外管相连,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内管相连,所述缩放气囊套设在所述外管上,所述出液孔设置在所述外管上,所述输导孔贯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且所述输导孔与所述体积空腔不相通。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外管的直径为1.0-2.2cm。
更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外管与内管的直径比为5-10:1。
再更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缩放气囊形状为长椭圆形且长轴长2-5ml,所述缩放气囊充气量为15-20ml。
再更进一步优化的,所述输导孔为交错间隔设置。
一种上述肠道清洁管的应用,应用于巨结肠病人肠道清洁操作中。
使用方法:
对巨结肠病人需要进行肠道清洁时,根据病人年龄和肠道大小,选择大小和长度适宜规格的的肠道清洁管,插管过程中,缩放气囊不充气、此时不影响插管。当清洁管插到病灶位置区域后,调节缩放气囊并使其位于人体肠道内的肛门处,接着给缩放气囊充气至对肛门壁形成一定压力,起到防止管道脱落的作用。然后通过进液管给病人输送肠道清洁液,肠道清洁液经出液孔流到待清洁肠道内。需要输导时,清洁液带动粪便经输导孔进入管体(或内管)内,最后经出液管流出,达到肠道清洁的目的。清洁完成后,给缩放气囊排气,拔出清洁管,完成清洁工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清洁管管体长80-100cm,足够巨结肠肠道清洁使用,克服了目前常输导管太短而不适合于巨结肠病人使用的缺点。输导孔间隔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且位于所述体内端与缩放气囊之间,输导孔间隔3-5cm设置便于将粪便和清洁液导出,减少管体堵塞概率。且间隔设置的距离为3-5cm,间距小于3cm以下易使输导孔设置过多,而降低清洁管的硬度,加大插管阻力;间距大于5cm以上,则因为间距太大不利于粪便和清洁液的导出。本发明清洁管具有进液与出液共用一套装置,有效解决目前临床中进液需要插进液管、排出粪便时需要拔出进液管而插入出液管带来的困扰,本发明减少反复插管次数,减少病人痛苦。本发明中缩放气囊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且位于所述体内端50-60cm范围内,便于医护人员调节缩放气囊至最佳位置,充气后提高固定效果,防止操作过程中阻力大而脱落。
此外,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将输导孔设置成交错间隔设置,从多个方位易于粪便和清洁液的导出,分散受力避免均设置在一面上造成清洁管受力不均,影响插管。
2.本发明将缩放气囊形状设计为长椭圆形且长轴长2-5ml,长椭圆结构,加大气囊与管道的接触面积,固定效果更好,防止操作过程中阻力大而脱落。缩放气囊充气量为15-20ml,可根据患者体内压力和承受能力调节加气量。
3.本发明中肠道清洁管的管体还可以设置成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间形成体积空腔,进液管与所述体积空腔相连,出液管与所述内管相连,所述输导孔贯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且所述输导孔与所述体积空腔不相通。有效的解决了一根管不能同时进液和导出的问题,避免只能输清洁液或导出体内排泄物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经进液管输进去的液体过多的从输导孔流出,造成还没达到病灶便又流出的情况。由于清洁液由体积空腔进入,不受导出的粪便影响。而输导孔贯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且所述输导孔与所述体积空腔不相通,不影响粪便和导出物从输导孔进入内管流出,同时还不会造成清洁液经输导孔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肠道清洁管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2肠道清洁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肠道清洁管沿A-A’线的剖面图。
附图中,1-管体,2-进液管,3-出液管,4-缩放气囊,5-出液孔,6-输导孔,7-体积空腔,11-内管,12-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肠道清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长80cm的管体1,所述管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3,所述管体上套设有缩放气囊4,所述管体1远离所述进液管2的端部与所述缩放气囊4的距离为50cm,所述出液孔5设置在所述管体1上且远离所述进液管2,所述管体1上还间隔设有若干输导孔6,相邻两个所述输导孔6的距离为3cm,所述输导孔6位于所述管体1远离所述进液管2的端部与缩放气囊4之间。
其中,所述管体1直径为1.0cm,所述缩放气囊4形状为长椭圆形且长轴长2ml,所述缩放气囊4充气量为15ml。本实施例肠道清洁管应用于巨结肠病人肠道清洁操作中。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运用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时,所述管体长度可变化,也可为100cm或在80-100cm范围内任一取值,均可实现本发明目的。同理,本发明管体1直径可以选择为2cm或1.0-2.2cm内的任一数值,以适宜不同年龄、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
可以理解,本发明输导孔6间隔设置的距离也可为5cm,或3-5cm中任一数据,设置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排出粪便等。做为优化的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导孔6为交错间隔的排列设置。
可以理解,做为优化的方案,本发明将所述缩放气囊4充气量可设置为20ml,形状为长椭圆形且长轴长5ml;或所述缩放气囊4充气量为15-20ml中任一数值,形状为长椭圆形且长轴长设置为2-5ml中任一数值,均可实现本发明目的。
使用方法:
对巨结肠病人需要进行肠道清洁时,根据病人年龄和肠道大小,选择大小和长度适宜规格的的肠道清洁管,插管过程中,缩放气囊4不充气、此时不影响插管。当清洁管插到病灶位置区域后,调节缩放气囊4并使其位于人体肠道内的肛门处,接着给缩放气囊4充气至对肛门壁形成一定压力,起到防止管道脱落的作用。然后通过进液管1给病人输送肠道清洁液,肠道清洁液经出液孔5流到待清洁肠道内。需要输导时,清洁液带动粪便经输导孔6进入管体1内,最后经出液管3流出,达到肠道清洁的目的。清洁完成后,给缩放气囊4排气,拔出清洁管,完成清洁工作。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图3。一种肠道清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长80cm的管体1,所述管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3,所述管体上套设有缩放气囊4,所述管体1远离所述进液管2的端部与所述缩放气囊4的距离为50cm,所述出液孔5设置在所述管体1上且远离所述进液管2,所述管体1上还间隔设有若干输导孔6,相邻两个所述输导孔6的距离为3cm,所述输导孔6位于所述管体1远离所述进液管2的端部与缩放气囊4之间。所述管体1由内管11和外管12组成,所述内管11和外管12间形成体积空腔7,所述进液管2与所述外管12相连,所述出液管3与所述内管11相连,所述缩放气囊4套设在所述外管12上,所述出液孔5设置在所述外管12上,所述输导孔6贯穿所述内管11和所述外管12且所述输导孔6与所述体积空腔7不相通。
所述外管12直径为1.0cm。所述缩放气囊4形状为长椭圆形且长轴长2ml,所述缩放气囊4充气量为15ml。所述外管12与内管11的直径比为5:1。本实施例肠道清洁管应用于巨结肠病人肠道清洁操作中。
可以理解,运用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时,所述管体长度可变化,也可为100cm或在80-100cm范围内任一取值,均可实现本发明目的。同理,本发明外管12直径可以选择1.0-2.2cm内的任一数值,以适宜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
可以理解,本发明输导孔6间隔设置的距离也可为5cm,或3-5cm中任一数据,设置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排出粪便等。所述外管12与内管11的直径比可设置为10:1或为5-10:1范围任一数值,均可实现本发明目的。做为优化的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导孔6为交错间隔的排列设置。
可以理解,做为优化的方案,本发明将所述缩放气囊4充气量可设置为20ml,形状为长椭圆形且长轴长5ml;或所述缩放气囊4充气量为15-20ml中任一数值,形状为长椭圆形且长轴长设置为2-5ml中任一数值,均可实现本发明目的。
使用方法:
对巨结肠病人需要进行肠道清洁时,根据病人年龄和肠道大小,选择大小和长度适宜规格的的肠道清洁管,插管过程中,缩放气囊4不充气、此时不影响插管。当清洁管插到病灶位置区域后,调节缩放气囊4并使其位于人体肠道内的肛门处,接着给缩放气囊4充气至对肛门壁形成一定压力,起到防止管道脱落的作用。然后通过进液管1给病人输送肠道清洁液,肠道清洁液进入体积空腔7后经出液孔5流到待清洁肠道内。需要输导时,因为输导孔6贯穿所述内管11和所述外管12,清洁液带动粪便经输导孔6进入管体1的内管11内,不会进入体积空腔7中,清洁液带动粪便最后经出液管3流出,达到肠道清洁的目的。同时由于所述输导孔6与所述体积空腔7不相通,所以清洁液不会通过输导孔6流出而只会经出液孔5流出。清洁完成后,给缩放气囊4排气,拔出清洁管,完成清洁工作。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