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太子参面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9499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美容面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太子参面膜。



背景技术:

茯苓,别名云苓、茯灵、松茯苓、松薯等,是寄生在松树根部的多孔菌科植物,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菌,自古以来就是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富含茯苓多糖等多种功效成分,具有健脾胃、利水消肿、降血脂、调节机体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抗突变等功能;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太子参,名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米参,是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一般素有口干、烦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热等气阴两虚症状的病人均可使用,既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又能单味煎水温服,临床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气血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同时还具有增强免疫的功能。

目前,对于上述组分的药物的应用主要是以简单的食用为主,需要经过人体机体的消化后方能被吸收,使得其这些制剂的生物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在存在使用不方便,起效慢的缺陷,而面膜是化妆品中的一种,属于美容保养品,其使用方法是敷在脸上一定时间,使面膜中的有效成份缓缓被皮肤吸收后,即可取下面膜。面膜就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因而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以及面部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水分渗入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肌肤自然光亮有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茯苓太子参面膜,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茯苓太子参面膜,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茯苓:20~40份、太子参:20~40份、白芷:10~15份、白芨:6~10份、薄荷:8~10份、桑叶:3~5份、菊花:3~5份、栀子花:3~5份、附子:1~3份。

其优选质量份为:茯苓:30份、太子参:30份、白芷:12份、白芨:8份、薄荷:9份、桑叶:4份、菊花:4份、栀子花:4份、附子:2份。

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质量份取薄荷提取薄荷油,将提取的薄荷油按每100g薄荷5~8ml的比例溶于无水乙醇中;同时,将太子参用粉体磨粉碎,过200~300目筛,然后按每100g太子参5~8ml的比例溶于95%乙醇溶液,浸泡两天,每天均以超声波破碎机振动20~40分钟,固液分离后,液体部分与溶有薄荷油的无水乙醇混合。

2)将茯苓切成8~10mm见方的小块,与步骤1)中提取过薄荷油的薄荷渣、固液分离后的太子参渣以及白芷、白芨、桑叶、附子合并并加入容器中,同时按每5g药物总质量加入50~60ml的比例加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3h,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将菊花、栀子花一同加入滤渣中,同时往滤渣中按每5g药物总质量加入30~50ml的比例加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2h,进行固液分离后合并两次的煎液,过滤。

3)将步骤1)与步骤2)中的液体合并,混合均匀后,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5~1.15的清膏。

4)将无纺布或者面膜纸放入清膏中进行浸渍,浸渍时间为3~5min,浸渍完成后包装即得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所述步骤1)薄荷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所述步骤2)中对煎煮液进行过滤时用180~200目滤布进行过滤。

对步骤4)所得的成品须在高压灭菌后才能进行包装。

有益效果:本发明茯苓太子参面膜,通过在茯苓中添加太子参进行调和补充,配合白芷、白芨、桑叶以及附子中的多种有效物质可有效快速地渗入肌肤细胞,并作用于面部皮肤细胞,配合菊花和栀子花释出物能溶解积累在毛孔中的污垢、油脂和残妆,清透毛孔,平衡油脂,同时还能有效舒缓面部神经、减缓面部皮肤衰老,预防黑头、粉刺等皮肤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

茯苓:400g、太子参:400g、白芷:150g、白芨:100g、薄荷:100g、桑叶:40g、菊花:40g、栀子花:40g、附子:10g。

制备时,按量称取薄荷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将提取的薄荷油溶于8ml无水乙醇中,同时,将太子参用粉体磨粉碎,过200目筛,并将太子参粉末溶于30ml 95%的乙醇溶液,浸泡两天,每天均以超声波破碎机振动30分钟,固液分离后,液体部分与溶有薄荷油的无水乙醇混合。

然后将茯苓切成8~10mm见方的小块,与步骤1)中提取过薄荷油的薄荷渣、固液分离后的太子参渣以及白芷、白芨、桑叶、附子合并并与13500ml水一同加入容器中,对容器进行大火加热,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30min,然后过180目筛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然后与菊花和栀子花以及固液分离后的残渣加90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20min,然后过200目筛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合并两次固液分离的液体,过滤掉液体中的杂质。

将混合的乙醇溶液以及过滤后的煎煮液合并,混合均匀后,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8的清膏,然后将无纺布放入清膏中浸渍5min后高压灭菌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

茯苓:200g、太子参:200g、白芷:100g、白芨:60g、薄荷:80g、桑叶:30g、菊花:50g、栀子花:50g、附子:30g。

制备时,按量称取薄荷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将提取的薄荷油溶于6ml无水乙醇中,同时,将太子参用粉体磨粉碎,过200目筛,并将太子参粉末溶于15ml 95%的乙醇溶液,浸泡两天,每天均以超声波破碎机振动20分钟,固液分离后,液体部分与溶有薄荷油的无水乙醇混合。

然后将茯苓切成8~10mm见方的小块,与步骤1)中提取过薄荷油的薄荷渣、固液分离后的太子参渣以及白芷、白芨、桑叶、附子合并并与7700ml水一同加入容器中,对容器进行大火加热,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20min,然后过180目筛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然后与菊花和栀子花以及固液分离后的残渣加68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20min,然后过200目筛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合并两次固液分离的液体,过滤掉液体中的杂质。

将混合的乙醇溶液以及过滤后的煎煮液合并,混合均匀后,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2的清膏,然后将无纺布放入清膏中浸渍4min后高压灭菌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三:

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

茯苓:300g、太子参:300g、白芷:120g、白芨:80g、薄荷:90g、桑叶:40g、菊花:40g、栀子花:40g、附子:20g。

制备时,按量称取薄荷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将提取的薄荷油溶于7ml无水乙醇中,同时,将太子参用粉体磨粉碎,过300目筛,并将太子参粉末溶于30ml 95%的乙醇溶液,浸泡两天,每天均以超声波破碎机振动40分钟,固液分离后,液体部分与溶有薄荷油的无水乙醇混合。

然后将茯苓切成8~10mm见方的小块,与步骤1)中提取过薄荷油的薄荷渣、固液分离后的太子参渣以及白芷、白芨、桑叶、附子合并并与10500ml水一同加入容器中,对容器进行大火加热,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50min,然后过200目筛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然后与菊花和栀子花以及固液分离后的残渣加96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00min,然后过200目筛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合并两次固液分离的液体,过滤掉液体中的杂质。

将混合的乙醇溶液以及过滤后的煎煮液合并,混合均匀后,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8的清膏,然后将无纺布放入清膏中浸渍3min后高压灭菌包装即得成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