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感冒的内服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4547发布日期:2018-06-30 05:3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内服中药制剂,具有具有轻宣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内服,可以用于外感病毒性感冒的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背景技术: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由细菌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为革兰阴性细菌。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易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感冒内服中药制剂,具有轻宣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内服,可以用于外感病毒性感冒的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选择的药材及重量份分别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野菊花10克、薄荷6克、豆豉10克、芦根15克、淡竹叶15克、荆芥12克、百部10克、橘红10克。

本发明选择的中药原料中:金银花:【性味归经】味甘;寒。归肺;胃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连翘:【化学成分】果实含连翘酚、甾醇化合物、皂甙(无溶血性)及黄酮醇甙类、马苔树脂醇甙等。抗菌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有“疮家圣药”之称。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清心火。

桑叶:性味: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明目。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野菊花: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蒺疾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性味归经:微寒;辛、苦;归肺、肝经。功效: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

薄荷:【性味归经】辛,凉。归肝肺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应用】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之功效。现代医学常将其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痛、口舌生疮、风疹、麻疹、胸腹胀闷和抗早孕等。另外,薄荷还具有止痛作用。

豆豉:【性味】性平,味咸。【归经】归肺、胃经。【功效】和胃,除烦,解腥毒,去寒热。

芦根:性味:甘,寒。归经:归肺经、胃经。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主治: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淡竹叶: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体轻渗泄,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功能主治: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十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肺热咳嗽,胃热呕哕,小便赤涩淋浊。

荆芥: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功效与作用】: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百部:根入药,外用于杀虫、止痒、灭虱;内服有润肺、止咳、祛痰之效。【性味归经】甘、苦,微温。归肺经。【功用主治】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

橘红: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归肺、脾经。功效: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主治: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提高免疫力,宣肺化痰,疏风解表,散寒通窍作用。具有轻宣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内服治疗外感病毒性感冒,具有确切疗效。

利用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感冒内服中药制剂,通过临床应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满意效果;

本发明药物治疗感冒的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30例,其中男7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0.3∶1。年龄20~30岁7例,31~40岁8例,41~50岁11例,50岁以上4例。

2.具体实施病例如下:

刘XX,男,58岁,卫生街干部。就诊时间1995年10月11日。发热2周。因感冒发热,在当地医院住院12天,发热不退,体温达38.8℃,恶寒无汗,咳嗽微喘,有稀白痰,舌苔白腻,脉浮而数。此属风热夹寒,外邪袭表,肺气失宣。病虽已2周,邪气仍在肺卫,治以辛凉解表,宣肺达邪。曾多方治疗不见明显好转。随投以本发明方剂12剂,为一疗程做汤剂内服治疗,每日3次。11月21日再诊时,发热恶寒,头痛,舌苔薄白等症状减轻。继服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嘱咐其继续治疗一疗程巩固疗效。服数剂即愈。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用于治疗感冒内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选择的中药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野菊花10克、薄荷6克、豆豉10克、芦根15克、淡竹叶15克、荆芥12克、百部10克、橘红10克;

制备方法:取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野菊花10克、薄荷6克、豆豉10克、芦根15克、淡竹叶15克、荆芥12克、百部10克、橘红10克;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饮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