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套扎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使用的套扎器通过将小型橡胶圈套入内痔的根部,利用橡胶圈较强的弹性和收缩力来扎紧微细血管,达到阻断内痔的血供、使痔缺血、坏死、脱落而治愈的治疗效果,但是现有的套扎器器械简陋,方法落后,需多人合作才能完成手术,操作困难,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差,套扎不牢固,容易导致并发症,增加套扎治疗的危险性,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气动套扎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套扎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套扎治疗,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动套扎器,包括真空管、卷线齿轮、传动齿轮、杠杆、通气孔、换气推杆、活塞运动块、柱形滑轨、气室、紧线气室、紧线活塞连接柱、紧线室通气管、进气管、换气开关、气室通气管、走线管、凸轮从动件和传动杆,真空管贯穿枪体设置,枪体的把手尾部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通过换气开关分别与紧线室通气管、气室通气管相连,气室通气管与走线管相连,紧线室通气管与紧线气室相连,紧线气室前侧设置有气室,气室与柱形滑轨、换气推杆相连,换气推杆前端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通过杠杆与传动齿轮相连,传动齿轮还通过传动杆与活塞运动块相连,活塞运动块与柱形滑轨相配合,传动齿轮与卷线齿轮相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室包括换气装置、阻隔层、活塞和气室通气管,气室尾部连接有气室通气管,气室内设置有与活塞运动块相连的活塞,活塞上设置有阻隔层,阻隔层上方设置有换气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轮从动件通过凸轮与传动齿轮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紧线气室内设置有紧线室活塞。
作为优选,所述的走线管内设置有挡片、弹力线挂钩、尼龙线和弹簧,弹簧内穿有尼龙线,尼龙线末端连接有弹力线挂钩,弹簧末端设置有挡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套扎治疗,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卷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卷线结构底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紧线室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走线管示意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5,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套扎器,包括真空管1、卷线齿轮2、传动齿轮3、杠杆4、通气孔5、换气推杆6、活塞运动块7、柱形滑轨8、气室9、紧线气室10、紧线活塞连接柱11、紧线室通气管12、进气管13、换气开关14、气室通气管15、走线管16、凸轮从动件17和传动杆18,真空管1贯穿枪体设置,枪体的把手尾部设置有进气管13,进气管13通过换气开关14分别与紧线室通气管12、气室通气管15相连,气室通气管15与走线管16相连,紧线室通气管12与紧线气室10相连,紧线气室10前侧设置有气室9,气室9与柱形滑轨8、换气推杆6相连,换气推杆6前端设置有通气孔5,通气孔5通过杠杆4与传动齿轮3相连,传动齿轮3还通过传动杆18与活塞运动块7相连,活塞运动块7与柱形滑轨8相配合,传动齿轮3与卷线齿轮2相啮合,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气室9包括换气装置19、阻隔层20、活塞21和气室通气管22,气室9尾部连接有气室通气管22,气室9内设置有与活塞运动块7相连的活塞21,活塞21上设置有阻隔层20,阻隔层20上方设置有换气装置19。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凸轮从动件17通过凸轮23与传动齿轮3相配合。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紧线气室10内设置有紧线室活塞24。
此外,所述的走线管16内设置有挡片25、弹力线挂钩26、尼龙线27和弹簧28,弹簧28内穿有尼龙线27,尼龙线27末端连接有弹力线挂钩26,弹簧28末端设置有挡片2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1、气体经进气管13进入,通过开关14选择进入气室9还是紧线室10;
2、送弹力线过程,气体进入气室9,气体通过推动活塞21带动活塞运动块7向左运动,进而通过传动轴18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3有齿,带动卷线齿轮2转动,实现卷线的过程;
3、卷线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凸轮23转动,进而使凸轮从动件17转动,经杠杆4带动换气推杆6运动,经合适的尺寸设计,会使得18运动到水平时,换气推杆到达右侧,进而改变气体进入方向,从而推动活塞21向右运动,实现循环往复运动;
4、当弹力线从真空管头掉落后,扳动开关14,气体进入紧线室10,推动紧线室活塞向右运动,牵引尼龙线,由于弹力线钩在弹力线挂钩26上,所以弹力线向后运动,实现紧线功能,紧线室放气后由于弹簧28的存在,弹力线挂钩26会恢复原位,进行二次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