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设备真空血凝管。
背景技术:
一次性真空血凝管管内含有枸橼酸钠,枸橼酸钠通过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为3.2%或3.8%,抗凝剂与血比例为1:9,主要用于纤溶系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的检测。采血时请注意采足血量,杜绝管内死腔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后请立即颠倒混匀5-8次,进一步可以得出检测结果。由于一次性真空血凝管使用方便,因此在各种医院内广泛应用。
医护人员在采集血液时通过采血针将血液直接导入到一次性真空血凝管内,采血针在插入到一次性真空血凝管之前会与空气中的灰尘接触,从而在一次性真空血凝管内部采入的血液中会含有空气中的一些细菌,从而有可以会影响检测结构的准确性。另外医护人员在将血液采集到一次性真空血凝管内时血液会先粘到一次性真空血凝管的内表面,然后更慢慢流入到一次性真空血凝管的底部进行血液检测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血液粘到一次性真空血凝管内壁上一部分血液无法流到最底部,这样对血样就产生了一定的浪费,使血液的利用率变低,另外由于血液顺着一次性真空血凝管的内壁慢慢的流下,因此,整个血液检测的效率也比较低,特别是在医护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血液样本检测时将会浪费很多宝贵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设备开始越来越普及,全自动设备真空血凝管也开始慢慢应用到各大医院中,它可以替代人工采血和血液检测,而且效率高,更加干净卫生,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高,并且可以给病人提供更好的血样检测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设备真空血凝管,通过在一次性真空血凝管内设置一个导流管,并且在导流管内设置多个导流槽,从而提高了血样的利用率和血样检测的效率。另外通过在管体外部设置两组夹持端,使它可以和自动化设备配合使用,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高,检测效果更好,同时还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指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设备真空血凝管,包括圆柱形真空管体和密封盖帽,所述真空管体外部和所述密封盖帽之间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盖帽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圆弧形插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帽与所述真空管体的内部之间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与所述密封盖帽之间设有第一真空腔室,所述隔离层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圆弧形隔离层插入口,所述隔离层下表面还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真空管体的下端靠近底部圆弧位置,所述导流管的内表面设有三角形导流槽,所述真空管体上靠近所述密封盖帽的位置设有两个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夹持端,所述夹持端的夹持端面为平面,所述夹持端上还设有方便夹持的便捷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管体上靠近底部圆弧位置处也设有两个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夹持端,所述空管体上四个夹持端为左右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导流槽的深度方向设有导流圆弧。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导流槽的数量为四个,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导流管内表面的四周。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导流槽的底部与所述导流管的底部相同;所述三角形导流槽的顶端到所述导流管的顶端的距离为1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高了采集血样的利用率和血样检测的效率,使医护人员在进行相应的血液检测时效率更高更方便,使病人的痛苦程度有所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A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B-B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真空管体,2、密封盖帽,3、密封塞,4、圆弧形插入口,5、第一真空腔室,6、隔离层,7、隔离层插入口,8、导流管,9、三角形导流槽,10、导流圆弧,11、夹持端,12、便捷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全自动设备真空血凝管,在医护人员进行血样采取时可以确保采取的血液样本更纯洁,检测时检测结果更准确,另外在采集血样时将采血针直接插入到高效型真空血凝管可以使血液以最快的速度流到到高效型真空血凝管内部的添加剂中,使血液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时还提高了血液检测的效率。再配合自动化采血设备使用,可以将一种全自动设备真空血凝管牢牢的夹持在一定的位置,使采血过程更稳定,更快速,采血完成后再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混匀,使一种全自动设备真空血凝管内的血样和抗凝剂充分混匀,使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更高,在采血时病人的痛苦指数更低。本发明包括圆柱形真空管体1和密封盖帽2,所述真空管体1外部和所述密封盖帽2之间设有密封塞3,通过密封塞3确保真空管体1外部和所述密封盖帽2紧密连接在一起,使整个一次性真空血凝管内部处于一个封闭的真空状态,使血样检测结果更可靠。所述密封盖帽2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圆弧形插入口4,它可以方便采血针的插入,使插入过程更加容易,起到辅助采血针插入的作用。所述密封盖帽2与所述真空管体1的内部之间设有隔离层6,通过隔离层6使管体内部与密封盖帽2之间进一步密封,确保管体内的真空腔室的可靠性,从而使管体内添加剂的有效寿命更长。所述隔离层6与所述密封盖帽2之间设有第一真空腔室5,它可以使采血针在插入到管体内部时对采血针针头做进一步的隔离,有效防止了采血针上细菌等外界物质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所述隔离层6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圆弧形隔离层插入口7,使采血针插入到管体内部时更方便,使操作人员在使用时更容易操作。所述隔离层6下表面还设有导流管8,血液通过采血针进入到管体内后不直接与管体内壁接触,而是通过导流管8流入到管体内,使血液更好的与管体内的添加剂接触,使血液的利用率更高,并且加快了血液检测的效率。所述导流管8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真空管体1的下端靠近底部圆弧位置,所述导流管8的内表面设有三角形导流槽9,通过三角形导流槽9使血液在导流管内的流速更快,效率更高,从而使整个血液检测的效率更高,使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高。所述真空管体1上靠近所述密封盖帽2的位置设有两个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夹持端11,夹持端11可以和自动化采血设备配合使用,可以将本发明的采血管牢牢的夹持住,然后再进行采血,整个过程更加快速,病人在抽取血液时的痛苦更少。所述夹持端11的夹持端面为平面,这样可以将采血管夹持的更牢,整个采血过程更稳定。所述夹持端11上还设有方便夹持的便捷圆角12,自动化设备在对采血管进行夹持时可以更容易,为夹持的牢固性提供了保障,并且使整个操作过程更加省时,节约了整体采血的时间,提高了整个采血过程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管体1上靠近底部圆弧位置处也设有两个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夹持端11,所述空管体1上四个夹持端11为左右对称分布。自动化设备在夹持本真空血凝管时更加稳定,并且血液收集完成后更更加稳定的进行混匀,使血样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三角形导流槽9的深度方向设有导流圆弧10,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快血液与添加剂的接触时间,使血液的反应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三角形导流槽9的数量为四个,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导流管8内表面的四周,使导流管8的结构更稳定,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三角形导流槽9的底部与所述导流管8的底部相同;所述三角形导流槽9的顶端到所述导流管8的顶端的距离为10mm,这样可以使导流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使导流槽的导流效果更好,血液的检测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