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92726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内障是常见、多发的眼疾之一,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多,它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白内障的症状体征表现为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有时在光亮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固定的黑点,由于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变化,可有多视,单眼复视,近视度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四个阶段,病情进展到成熟期和过熟期后,患者的视力仅存光感,较为痛苦。

目前白内障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其中,手术治疗多为晶状体置换和超声乳化,虽然疗效尚可,但是治疗时病人遭受较大的痛苦,并且费用较高,普通家庭难以承受,还存在术后晶状体脱落及复发的现象。目前市面上治疗白内障的眼药水,售价较高,经患者反应效果不理想,滴眼后舒适感增加,但视力和晶状体混浊程度并未改善。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可以长期使用、价格低廉、对白内障有显著疗效的眼药。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该滴眼液基于晶状体的生理结构,由三种中药原料(珍珠、天竺黄、石乳)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提取,并在不同温度下聚成半成品,再经过滤,装瓶制得。该滴眼液符合中医药理论,通过各组分的协同作用,能帮助晶状体抗衰老,也可以帮助已衰老的晶状体恢复透明度,尤其适用于初发期和膨胀期白内障的治疗。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滴眼液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利于生产。

具体地,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所述滴眼液是将原料药用水浸提得到,所述原料药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原料:

珍珠4-12份,天竺黄4-16份,石乳5-20份。

优选地,所述原料药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原料:珍珠5-11份,天竺黄5-15份,石乳6-18份。

优选地,所述原料药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原料:珍珠6-10份,天竺黄6-14份,石乳8-16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原料药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原料:珍珠8份,天竺黄10份,石乳15份。

优选地,所述天竺黄与珍珠的质量比为(0.4-3):1。进一步优选为(0.45-3):1。进一步优选为(0.6-2.4):1。

优选地,所述石乳与珍珠的质量比为(0.45-4):1。进一步优选为(0.6-3):1或(0.8-2.5):1。

本发明中,首次将珍珠、天竺黄和石乳作为制备治疗白内障眼药水的原料,其中,珍珠性味咸、甘、寒,点目可去肤翳障。天竺黄性味甘、寒,可清热明目,具有凉心定惊的功效。石乳性味甘、温,可明目益精,安五脏,通百节,利九窍。本发明制得的所述滴眼液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泻热明目,改善视力情况,帮助晶状体减缓衰老,也可帮助已衰老的晶状体恢复透明度,对晶状体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初发期和膨胀期白内障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5-95%,使用后见效快,并未发现副作用,且无复发的现象。本发明的白内障滴眼液符合中医辩证论治的理论,同时有治疗相关症状的临床应用基础。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珍珠4-12份,天竺黄5-16份,石乳5-20份;

将上述原料药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各原料药分别在70-110℃下进行浸提,并冷却至40-60℃后进行过滤,得到各原料药的水提取液;

(2)将所述各原料药的水提取液进行混合,再经冷藏、过滤,得到所述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

本申请中,各原料药的粉碎所达到的程度,为常规中药原料磨碎、研磨的程度,例如手感细腻,无颗粒状,粒径可以是74μm以下或15μm以下。

本申请中,步骤(1)中的过滤是为了除去浸提后液体中的固体残渣;步骤(2)中的过滤是为了除去细胞尺寸上的微小杂质,以免影响后期该滴眼液使用是对人眼体造成的不舒服。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过滤是采用孔径为50-200μm的滤纸、滤膜或过滤筛进行。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过滤是采用孔径为0.1-15μm的滤纸、滤膜或过滤筛进行。

优选地,在将各原料药的水提取液进行混合之后,还包括:迅速制冷至4-15℃。本发明这里在迅速制冷以后再进行冷藏,可以尽快降低各原料药提取液的温度,并使得各原料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份得到充分保留,以免各制剂在较高温度下放置较长时间时使其有效成份降低。

优选地,所述珍珠的水提取液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将粉碎后的珍珠加入蒸馏水中,于80-110℃下浸提,冷却至50-60℃后进行过滤,得到珍珠提取液。

优选地,所述珍珠的浸提时间为5-10min。

进一步优选地,在制备珍珠提取液时,加入的蒸馏水的质量为珍珠质量的(10-35)倍。例如,可以是10、15、20、25、30倍。

优选地,所述天竺黄的水提取液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将粉碎后的天竺黄加入蒸馏水中,于70-110℃下浸提,冷却至40-55℃后进行过滤,得到天竺黄提取液。

优选地,所述天竺黄的浸提时间为5-10min。

进一步优选地,在制备天竺黄提取液时,加入的蒸馏水的质量为天竺黄质量的(10-35)倍。例如,可以是10、15、20、25、30倍。

本发明中的石乳,为“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碳酸钙沉淀物。石乳是一种常见的药材。

优选地,所述石乳的水提取液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将粉碎后的石乳加入蒸馏水中,于80-110℃下浸提,冷却至40-55℃后进行过滤,得到石乳提取液。

优选地,所述石乳的浸提时间为8-20min。

进一步优选地,在制备石乳提取液时,加入的蒸馏水的质量为石乳质量的(10-35)倍。例如,可以是10、15、20、25、30倍。

本发明中将不同原料药的提取液冷却至不同温度再进行过滤的目的是?请说明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疗白内障的滴眼液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特定配比的各种原料药分别进行粉碎后,再分别采用蒸馏水进行提取,即分别得到珍珠的水提取液、天竺黄的水提取液和石乳的水提取液,再将分别得到的各原料的水提取液进行混合,得到所述滴眼液。该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利于生产。

其中,对不同的原料药在不同的提取条件下进行浸提,可以充分提取出各原料药中的有用成分,有助于这三种主要原料药之间协同作用的增强。此外,将不同原料药的提取液冷却至不同温度再进行过滤,可以保证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过滤时,使各提取液中的有效成份的溶解度均较高,更利于后期混合时有效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将会在下面的说明书中部分阐明,一部分根据说明书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而获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以下所述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8份珍珠,10份天竺黄,15份石乳,并将它们分别进行粉碎;

将粉碎后的珍珠加入160份蒸馏水中,于100℃下浸提5min,待冷却至55℃后,采用孔径为100μm的滤纸进行粗过滤,得到珍珠提取液;

将粉碎后的天竺黄加入200份蒸馏水中,于80℃下浸提5min,待冷却至50℃后,采用孔径为100μm的滤纸进行粗过滤,得到珍珠提取液;

将粉碎后的石乳加入300份蒸馏水中,于80℃下浸提15min,待冷却至50℃后,采用孔径为100μm的滤纸进行粗过滤,得到珍珠提取液;

(2)将上述过滤好的珍珠提取液、天竺黄提取液和石乳提取液进行混合,并迅速制冷至5℃,冷藏24小时后,采用孔径为5μm的聚碳酸酯膜滤膜进行精过滤,得到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

分装后待使用,每瓶装有2或5mL,分装后再次消毒。

该滴眼液的使用方法是:每日2-4次,随时点眼,每次用1~3滴,使用1-3天后开始见效,患者视物时会变得清晰。对于初发期或膨胀期的白内障患者来说,使用1-2个疗程基本治愈,顽固性的可以用3-4个疗程(1个疗程为15天)。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5份珍珠,6份天竺黄,10份石乳,并将它们分别进行粉碎;

将粉碎后的珍珠加入150份蒸馏水中,于80℃下浸提5min,待冷却至50℃后,采用孔径为100μm的滤纸进行粗过滤,得到珍珠提取液;

将粉碎后的天竺黄加入180份蒸馏水中,于70℃下浸提5min,待冷却至40℃后,采用孔径为150μm的滤纸进行粗过滤,得到珍珠提取液;

将粉碎后的石乳加入200份蒸馏水中,于90℃下浸提10min,待冷却至40℃后,采用孔径为200μm的滤纸进行粗过滤,得到珍珠提取液;

(2)将上述过滤好的珍珠提取液、天竺黄提取液和石乳提取液进行混合,并迅速制冷至8℃,冷藏24小时后,采用孔径为2μm的滤纸进行精过滤,分装后(每瓶装有2mL)得到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注意分装后进行消毒。在不使用时,将制得的滴眼液在4℃冰箱中保存。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10份珍珠,14份天竺黄,16份石乳,并将它们分别进行粉碎;;

将粉碎后的珍珠加入200份蒸馏水中,于110℃下浸提8min,待冷却至60℃后进行粗过滤,得到珍珠提取液;

将粉碎后的天竺黄加入210份蒸馏水中,于100℃下浸提8min,待冷却至55℃后进行粗过滤,得到珍珠提取液;

将粉碎后的石乳加入200份蒸馏水中,于110℃下浸提15min,待冷却至52℃后进行粗过滤,得到珍珠提取液;

(2)将上述过滤好的珍珠提取液、天竺黄提取液和石乳提取液进行混合,并迅速制冷至10℃,冷藏24小时后,采用孔径为0.22μm的过滤筛进行精过滤,分装后(每瓶装有5mL)得到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注意分装后进行消毒。

效果实施例1

为有效证明本发明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的疗效,将本发明实施例1~4制得的滴眼液在4℃冰箱中保存,并进行以下实验分析:

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建立:取SD大鼠(体重为160g-180g),在腹腔注射3.5%水合氯醛1.5mL(1mL/100g)进行麻醉处理,选用复方托比卡胺滴眼液对SD大鼠进行常规散瞳。将SD大鼠的双眼球暴露,并放置在300~320nm紫外线交联仪中,固定紫外线到SD大鼠眼睛的距离为14cm,同时将SD大鼠之间的距离固定为6cm。进行照射,一天一次,每次照射15分钟,累计照度为9KJ/m2,共7天,制得白内障动物模型。期间注意动态观察经紫外线照射之后大鼠眼部晶状体的混浊度。

SD大鼠共60只,随机平均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实验1d组、实验3d组、实验7d组、实验15d组。其中空白对照组:未经紫外线照射的正常SD大鼠;模型对照组:仅接受紫外线照射7天的大鼠;实验1d组:经紫外线照射7天后,给予大鼠本发明的滴眼液滴眼1天,3次/天,10μL/次;实验3d组:经紫外线照射7天后,给予大鼠本发明的滴眼液滴眼3天,3次/天,10μL/次;实验7d组:经紫外线照射7天后,给予大鼠本发明的滴眼液滴眼7天,3次/天,10μL/次;实验15d组:经紫外线照射7天后,给予大鼠本发明的滴眼液滴眼15天,3次/天,10μL/次。

晶状体混浊度检测:将以上6组大鼠经散瞳后用裂隙灯检测晶状体皮质区混浊度,参照LOCSⅢ标准评分。

数据统计方法:本实验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数据之间依照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数据由SPSSl5.0软件处理完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制得的滴眼液对皮质性白内障的效果比价(n=10)

注:0d表示经紫外线照射的第7天。*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1。

经过紫外线照射而引起的白内障动物模型可用于模拟老年性白内障。表1的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晶状体混浊度明显升高(P<0.01),且随时间延长而不断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实验1d组在第1天即出现晶状体混浊度降低(P<0.01),停药后晶状体混浊度逐渐升高,但仍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实验3d组在第1天至第3天晶状体混浊度显著降低(P<0.01),但停药后晶状体混浊度又缓慢升高,但仍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实验7d组在第1天至第7天晶状体混浊度显著降低(P<0.01),停药后晶状体混浊度可维持至第15天,第30天晶状体混浊度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实验15d组在第1天至第15天晶状体混浊度显著降低(P<0.01),第15天和第30天晶状体混浊度与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其白内障的相关症状消失。

综上,本发明的白内障滴眼液在缓解及治疗经紫外线引起的晶状体混浊有效,第一天即可出现明显改善;短期应用本发明的白内障滴眼液,在用药期间晶状体混浊度明显改善但停药后晶状体混浊度缓慢升高;长期应用本发明的白内障滴眼液后,晶状体透明度效果显著,且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并能维持较长时间。而经过紫外线照射而引起的白内障动物模型可用于模拟老年性白内障,上述结果,说明临床应用上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滴眼液可以缓解及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是将从珍珠、天竺黄、石乳原料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来制备治疗白内障滴眼液,除了本发明提到的做成滴眼液的制剂形式还,可以制作成其他外用剂型(如洗剂、软膏剂、贴膏剂、膏剂或搽剂等)。如果是制成以上提到的其他剂型,还需要添加赋形剂(包括基质及助剂),基质的加入可调节粘度,以达到一定的胶状等,助剂包括防腐剂、矫嗅剂、增稠剂、促渗剂,所述基质及助剂等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物质。

还可以将从珍珠、天竺黄、石乳原料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来制成口服制剂(固体或液体),以起到内外兼服的良好效果。制备固体口服制剂(如片剂)的赋形剂包括黏合剂、填充剂、崩解剂和润滑剂等,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物质。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和阐述,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等同修改和变更也应当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