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风散寒通络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3532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配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祛风散寒通络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面神经炎属于痹症,痹即闭阻不通之意,亦属中风之列。《黄帝内经》认为其病变多由素体气血虚弱、营卫失调、风湿痰阻、风寒侵袭、瘀滞经脉所致。风寒型面神经炎是由于风寒侵袭,使脉络凝滞,筋脉失养而发生的面神经炎。患者一般都有恶风畏寒症状。风与寒二者结合,致使营血凝滞,气血运行失常、阳明络脉失和、肌肉拘紧、筋络失荣等而发病。面神经炎是因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侵袭头面部阳阴脉络,从而引起颜面一侧营卫不和,气血痹阻,经络失养而发病,治则宜疏风祛邪,养血活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风散寒通络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祛风散寒通络的中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一种祛风散寒通络的中药,包括如下按重量份的原料:

白附子8-10份、僵蚕7-10份、白芷7-10份、防风7-10份、川芎7-10份、甘草4-7份、生姜4-7份、细辛2-4份、全蝎4-7份、蜈蚣4-7份、羌活7-10份、丹参4-7份、桂枝4-7份、白芍4-7份、黄芩4-7份、以及连翘7-10份。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配比为:

白附子9份、僵蚕9份、白芷9份、防风9份、川芎9份、甘草6份、生姜6份、细辛3份、全蝎6份、蜈蚣6份、羌活9份、丹参6份、桂枝6份、白芍6份、黄芩6份、连翘9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祛风散寒通络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原料放入容器内,用250-400重量份的水没过原料4-6cm,浸泡30min以上;

(2)小火煎煮过滤提取后为成品汤剂。

进一步地,步骤(2)中,煎熬两次,第二次煎熬时,再加水250-400重量份,两次煎煮液合并后过滤提取后为成品汤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配方中白附子味辛,性温,归肾、肝经,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

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脾经,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效;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祛风散结,通窍止痛,消肿排毒,燥湿止带的功效;

防风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毒,燥湿止带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清热解毒的功效;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发热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

细辛味辛,性温,归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的功效;

全蝎味辛,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蜈蚣味辛,性温,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具有散表寒,祛风寒,利关节,止痛的功效;

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消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肺、心、膀胱经。具有散寒解表,温通经络,促阳化气的功效;

白芍:味苦、酸、凉,性平,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肝、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

连翘:微苦,性微寒,归心经、肺经、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疏散风热的功效。

方中白附子善祛风痰,解毒散结,并善祛头面之风;僵蚕、全蝎祛风止痉,通络散结;白芷、蜈蚣、羌活、丹参、白芍活血祛风通络;桂枝、生姜、防风、川芎、细辛可温经散寒,解表祛风;黄芩、连翘反佐兼解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共奏祛风散寒、通经活络之功。

3.本发明的汤剂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侧重调理,标本兼治、不易复发等优点,在保证药效的情况下,制成方便制成使用的成品药剂,原料简单,制备工艺简单,药效稳定,没有副作用,易于推广应用等优势。

以下是临床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药的优点和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

(一)一般资料

本发明中药为治疗由于风寒侵袭,使脉络凝滞,筋脉失养而发生的面神经炎;患者一般都有恶风畏寒症状。风与寒二者结合,致使营血凝滞,气血运行失常、阳明络脉失和、肌肉拘紧、筋络失荣等而发病。

临床实验中采集160例临床病例,将16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所有病例均排除中枢性面瘫如脑干疾病;其他原因如糖尿病及格林巴利等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患有心、肺、肾等严重的疾病。

其中,治疗组中,男性46例,年龄32-68岁;女性34例,年龄30-70岁;对照组中,男性42例,年龄33-69岁;女性38例,年龄32-68岁。

(二)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上中药进行治疗;

患者每日1剂,每剂150ml,分早晚2次服,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4天后进行疗效评估。

而对照组采用现有的针灸治疗。

(三)疗效评价:

参照国际上常用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标准。将疗效分为:

痊愈:面瘫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面部感觉无异常。

显效:面瘫的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面肌功能基本恢复,静止时外观正常,笑时有轻度口角下垂。

好转:面瘫的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口腔明显不对称。

无效:病情无改善,甚或加重。

(四)临床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治疗面神经炎的总的治愈率为81.3%,总有效率为97.5%。大大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其中,部分临床资料如下:

1、患者,男,29岁,面部受风后,出现右眼闭合不全,眼角不自主流泪,口角向左歪,流涎,伴轻微头痛发烧,恶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给予口服祛风散寒通络组方中药治疗。服药7天,症状消失。

2、患者,女,56岁,因右侧面部麻木,口眼歪斜来诊。检查:右眼闭合不全,右眼裂增宽,口角向左侧歪斜,右侧口角流涎,右鼻唇沟消失,不能做鼓腮、吹哨、示齿、皱眉等动作。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予口服祛风散寒通络组方治疗,7天后临床症状消失,面肌回复正常,诸证悉除,痊愈康复,随访6月未见复发。

3、患者,女,33岁。因面部疼痛,眼睛不能闭合,畏光,口角歪斜,言语不利2天就诊。根据症状、查体及肌电图检查结果,采用祛风散寒通络组方治疗。10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再予20天治疗,病告痊愈。

4、患者,女,68岁。因左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3天就诊。就诊前3天午睡吹空调,醒后左侧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右侧,漱口时左侧口角漏水,左侧眼睑闭合不全,吃饭时食物滞留于左侧齿颊间。口服祛风散寒通络组方治疗后12天患者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5、患者,男,35岁。因吹风受寒后右侧眼睑完全不能闭拢2-3毫米,额纹及鼻唇沟变浅,不能鼓气,右侧口角漏水,吃饭食物滞留,耳后乳突部疼痛,面肌僵硬,舌苔薄白。用上述祛风散寒通络组方方法治疗,7天后诸证明显好转,继续治疗10天后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祛风散寒通络的中药,包括如下按重量份的原料:

白附子9份、僵蚕9份、白芷9份、防风9份、川芎9份、甘草6份、生姜6份、细辛3份、全蝎6份、蜈蚣6份、羌活9份、丹参6份、桂枝6份、白芍6份、黄芩6份、连翘9份。

其制作方法如下:

组方冲净放置于不锈钢桶内,清水没过药面5cm,浸泡30min以上;以300ml水小火煎熬,用纱布过滤后取汁150ml。

煎熬时,可以分为煎熬两次,两次煎煮液合并后过滤提取后为成品汤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