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确定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522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确定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CT系统中球管的焦点位置对于图像的分辨率以及临床图像的好坏有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球管焦点需要进行飞焦点以及四分之一通道偏移的情况下,如何来确定CT系统中球管焦点位置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目前,对CT系统中球管的焦点位置的如何确定的问题有比较详细的理论描述,但理论描述的确定方法往往都是基于探测器能够做成等角度均匀排布的理想几何结构实现的。然而实际上由于工艺、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几乎所有CT系统的探测器所采用都是模块化的设计,这就要求在探测器的模块与模块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间隙用于装配工艺,且由于模块为平面设计,往往无法达到严格意义上的等角。

因此,现有的非等角非均匀排布的探测器的焦点位置如何确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和装置,以基于非等角非均匀排布的探测器确定CT系统中最佳的焦点位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设置扫描设备的球管,获取在预设焦点位置下的焦点物理偏移量;

根据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

根据所述像素物理角度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平均间距;

根据预设规则更新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并重复执行上述间距计算操作;

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平均间距,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平均间距,将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焦点物理偏移量获取模块,用于设置扫描设备的球管,获取在预设焦点位置下的焦点物理偏移量;

像素物理角度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

平均间距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像素物理角度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平均间距;

焦点物理偏移量更新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规则更新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并重复执行上述间距计算操作;

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平均间距,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平均间距,将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焦点物理偏移量计算出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进而计算出至少两个焦点物理偏移下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平均间距,然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平均间距所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本技术方案通过探测器每个像素在球管不同焦点偏移下像素点的位置排布,确定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能够优化现有的焦点位置确定方法,尤其是针对探测器非等角非均匀排布的情况,更加准确地确定出最优焦点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焦点角度排布示意图;

图1C为基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优化焦点位置后的焦点角度排布示意图;

图1D为现有技术中模拟头部模型并重建得到的头部模型图像;

图1E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优化焦点位置后的头部模型图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独立的配置在服务器或终端中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

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110、设置扫描设备的球管,获取在预设焦点位置下的焦点物理偏移量。

不同结构的球管可以在阳极靶上产生一个焦点,也可以产生两个焦点,甚至更多个,则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甚至更多个。如果在四分之一通道偏移的情况下,则设定焦点位置下的焦点物理偏移量的数量为一个;在飞焦点的情况下,设定焦点位置下的焦点物理偏移量的数量为两个,可记为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和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

具体地,焦点物理偏移量可根据理想焦点位置与实际焦点位置确定,其中理想焦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算法,例如可以是根据探测器的结构,并考虑四分之一通道偏移的情况,确定中心通道,根据中心痛到确定焦点的理想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扫描设备的球管的位置,进而预设焦点位置,其中预设焦点位置可以理解为球管在该角度该位置下的理想焦点位置,进而获取预设焦点位置下的焦点物理偏移量。

S120、根据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

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可以理解为探测器各像素与球管焦点之间的连线以及各像素与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的夹角。具体地,可以在预设角度下根据焦点物理偏移量下的球管焦点位置、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根据三角关系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其中,旋转中心可以是根据CT系统本身的参数确定的理想的旋转中心,也可以是采用现有技术中旋转中心的校正方法校正后的旋转中心,例如具体可以是采用所述扫描设备进行射线扫描,通过探测器的各像素采集射线数据确定旋转中心。

如上所述,如果待确定的最优焦点物理偏移量为四分之一通道偏移量,则每次间距计算操作所设定的焦点物理偏移量的数量为一个;具体地,根据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可包括:在球管相隔180度的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的状态,分别根据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

类似地,如果待确定的最优焦点物理偏移量为飞焦点,则每次间距计算操作所设定的焦点物理偏移量的数量为两个,记为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和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具体地,根据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可包括:分别根据所述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和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以及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第一像素物理角度和第二像素物理角度。

S130、根据所述像素物理角度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平均间距。

一般地,扫描系统中探测器上的各像素呈规则排列。在探测器、球管和旋转中心的位置一定时,各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也可以呈规律变化。因此,根据所述像素物理角度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平均间距,具体可以将各所述像素物理角度按大小排序,并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间距,进而基于各个间距计算出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平均间距。

S140、根据预设规则更新焦点物理偏移量,并重复执行上述间距计算操作。

示例性地,可以根据当前焦点物理偏移量和预设的偏移变化量更新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其中,所述预设的偏移变化量的范围为大于等于负一个通道距离且小于等于正一个通道距离。进一步地,还可以等间距地更新焦点物理偏移量,即可以预设物理偏移增量,由当前焦点物理偏移量与加上或减去预设的物理偏移增量获得下一个用于更新的焦点物理偏移量。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间距计算的操作包括S120和S130的操作。

S150、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平均间距,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平均间距,将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

其中,至少两个可以是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平均间距的数量与焦点物理偏移量对应。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平均间距,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平均间距具体可以是确定出各平均间距中最小的平均间距,进而将所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特殊地,可以根据预设规则更新焦点物理偏移量,直至遍历满足预设规则的所有焦点物理偏移量,进而计算出焦点物理偏移量下探测器各相邻像素之间的平均间距,并将各平均间距进行比对,确定出最小的平均间距,将最小平均间距所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从而根据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可以确定出目标焦点位置作为最优焦点位置。

图1B为现有技术中焦点角度排布示意图,如图1B所示,图中圆圈和叉号表示在四分之一通道偏移下两个相隔180°的角度下探测器的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或者在飞焦点情况下两个焦点物理偏移量对应的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图1C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优化焦点位置后的焦点角度排布示意图,类似地,图中圆圈和叉号表示在四分之一通道偏移下两个相隔180°的角度下探测器的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或者在飞焦点情况下两个焦点物理偏移量对应的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如图1C所示,优化焦点位置后,焦点角度排布明显比较整体,有利于实现CT系统的高精度检测。

图1D为现有技术中模拟头部模型并重建得到的头部模型图像,可以看出图中条状伪影比较明显;图1E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优化焦点位置后的头部模型图像,可以看出图1E中条状伪影相对于图1D明显减少很多,可见焦点位置对于CT扫描图像的清晰度影响很大,采用本实施例的所提供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优化焦点位置后,所采集的数据能够重建得到更清晰的图像,从而为精确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焦点物理偏移量计算出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进而计算出至少两个焦点物理偏移下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平均间距,然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平均间距所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本技术方案通过探测器每个像素在球管不同焦点偏移下像素点的位置排布,确定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能够优化现有的焦点位置确定方法,尤其是针对探测器非等角非均匀排布的情况,更加准确地确定出最优焦点位置。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是如果待确定的最优焦点物理偏移量为四分之一通道偏移量,则每次间距计算操作所设定的焦点物理偏移量的数量为一个;相应的,根据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具体可包括:在所述球管相隔180度的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的状态,分别根据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

在此基础上,根据所述像素物理角度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平均间距具体可包括:将各所述像素物理角度按大小排序,并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间距;基于各个间距计算出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平均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规则更新焦点物理偏移量可包括:根据当前焦点物理偏移量和预设的偏移变化量更新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地,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平均间距,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平均间距,将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可包括:将确定的至少两个平均间距中最小的平均间距所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

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可包括:

S210、设置扫描设备的球管,获取在预设焦点位置下的焦点物理偏移量。

即,设定在指定焦点位置下的焦点物理偏移Bias

S220、在球管相隔180度的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的状态,分别根据焦点物理偏移量、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

当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相隔180度时,相当于第一角度下球管与探测器的位置在第二角度时会互换,在表示像素物理角度时,可以分别用正、负值表示。例如具体可以是,将球管在第一角度下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DetAng(j),以及与第一角度相隔180°的第二角度下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DetAng(j),其中,j的取值范围从1到n,n为探测器实际像素的总数量,将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下的各像素物理角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到DetAngall=sort[DetAng(1),…DetAng(j),…DetAng(n),-DetAng(1),…-DetAng(j),…-DetAng(n)]

根据该Bias以及CT机器几何参数(球管、旋转中心和探测器像素的位置等),计算系统探测器每个像素的物理角度。具体地,可以首先根据焦点物理偏移量、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取球管在第一角度下的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进而获取与第一角度相隔180°的第二角度下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角度可以取任意角度,则第二角度的取值根据第一角度确定,与第一角度相隔180°即可。

S230、将各所述像素物理角度按大小排序,并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间距。

可选地,将各像素物理角度按大小排列可以是,由小到大排列,也可以是由大到小排列。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间距具体可以由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的差值去绝对值得到。

S240、基于各个间距计算出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平均间距。

具体可以是,将各个间距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求和的间距得总个数得到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平均间距。

举例而言,S230和S240根据排序后的各像素物理角度计算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平均间距,可以表示为计算每个探测器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间距,并将后一个间距减去前一个间距的差值取绝对值,然后相加求和后求平均:

S250、根据当前焦点物理偏移量和预设的偏移变化量更新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

示例性地,可以等间距地更新焦点物理偏移量,即可以预设物理偏移增量,由当前焦点物理偏移量与加上或减去预设的物理偏移增量获得下一个用于更新的焦点物理偏移量。

S260、判断预设的偏移变化量的范围是否大于等于负一个通道距离且小于等于正一个通道距离,若是,则返回S220;若否,则执行S270。

S270、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平均间距中最小的平均间距所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

从一系列平均间距gapavg中选择最小的一个,将该平均间距对应的不同的焦点物理偏移Bias作为在指定焦点位置下的最优焦点偏移。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在四分之一通道偏移情况下,确定最优焦点位置以及对应的焦点偏移的具体流程可以为:首先,设定在指定焦点位置下的焦点物理偏移Bias;然后,根据该Bias以及CT机器的几何参数,计算出系统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DetAng(j),其中j从1到N,N为探测器实际像素的总数量;进而,将球管在第一角度下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DetAng(j),以及与第一角度相隔180°的第二角度下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其中,j的取值范围从1到n,n为探测器实际像素的总数量,将上述各像素物理角度,按大小顺序排列得到:DetAngall=sort[DetAng(1),…DetAng(j),…DetAng(n),-DetAng(1),…-DetAng(j),…-DetAng(n)]并计算出每个探测器相邻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间距,可以将后一个间距减去前一个间距然后取绝对值,再相加求和后计算平均间距,具体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为了确定出最优的焦点物理偏移即目标焦点物理偏移,可以根据预设的偏移量的变化范围取不同的焦点物理偏移Bias,其中,偏移量的变化范围为大于等于负一个通道偏移小于等于正一个通道偏移,得到对应不同Bias的gapavg;最后,从一系列gapavg中选择最小的一个,将该gapavg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Bias作为指定焦点位置下的最优焦点偏移。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球管相隔180度的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的状态下,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然后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之间的平均间距,进而根据最小平均间距确定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从而确定出最优焦点位置,尤其适用于四分之一通道偏移的情况,能够快速简单地确定出最优焦点位置。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是如果待确定的最优焦点物理偏移量为飞焦点,则每次间距计算操作所设定的焦点物理偏移量的数量为两个,记为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和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相应的,根据焦点物理偏移量、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具体可包括:分别根据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和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以及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第一像素物理角度和第二像素物理角度。

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可包括:

S310、设置扫描设备的球管,获取在预设焦点位置下的焦点物理偏移量。

其中,焦点物理偏移量包括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和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即,设定在指定焦点位置下的两个焦点物理偏移,分别记为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Bias1,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Bias2

S320、分别根据所述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和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以及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第一像素物理角度和第二像素物理角度。

根据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以及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第一像素物理角度DetAng1(j);根据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以及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第二像素物理角度DetAng2(j),其中j从1到n,n为探测器像素总数量。

S330、将各所述像素物理角度按大小排序,并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间距。

具体地,可将球管在设定角度下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和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的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DetAng1(j)以及DetAng2(j),按照大小排列:DetAngall=sort[DetAng1(1),…DetAng1(j),…DetAng1(n),-DetAng2(1),…-DetAng2(j),…-DetAng2(n)]

S340、基于各个间距计算出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平均间距。

类似地,S330和S340根据排序后的各像素物理角度计算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平均间距,可以表示为计算每个探测器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间距,并将后一个间距减去前一个间距的差值取绝对值,然后相加求和后求平均:

S350、根据当前焦点物理偏移量和预设的偏移变化量更新所述焦点物理偏移量。

S360、判断预设的偏移变化量的范围是否大于等于负一个通道距离且小于等于正一个通道距离,若是,则返回S320;若否,则执行S370。

S370、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平均间距中最小的平均间距所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在飞焦点情况下,确定最优焦点位置以及对应的焦点偏移的具体流程可以为:首先,设定在指定焦点位置下的两个焦点物理偏移两个焦点物理偏移,分别记为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Bias1,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Bias2;根据Bias1,Bias2以及CT机器的几何参数,计算系统第一个焦点对应的探测器每个像素的物理角度,以及第二个焦点对应的探测器每个像素的物理角度,即根据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以及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第一像素物理角度DetAng1(j);根据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以及所述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第二像素物理角度DetAng2(j),其中j从1到n,n为探测器像素总数量;然后,将球管在某一个角度下探测器每个像素的物理角度DetAng1(j)以及DetAng2(j),按照大小排列得到:DetAngall=sort[DetAng1(1),…DetAng1(j),…DetAng1(n),-DetAng2(1),…-DetAng2(j),…-DetAng2(n)]并根据排序后的各像素物理角度,计算每个探测器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间距,并将后一个间距减去前一个间距的差值取绝对值,然后相加求和之后计算平均间距值:

然后,根据偏移量的变化范围取不同的焦点物理偏移Bias1,Bias2,其中偏移量的变化范围为大于等于负一个通道偏移小于等于正一个通道偏移,重复上述计算间距的步骤,得到对应不同Bias1,Bias2的gapavg;最后,从一系列gapavg中选择最小的一个所对应的不同的焦点物理偏移Bias作为是在指定焦点位置下的最优焦点偏移。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和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下的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然后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之间的平均间距,进而根据最小平均间距确定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从而确定出最优焦点位置,尤其适用于飞焦点的情况,能够快速简单地确定出最优焦点位置。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独立的配置在用户终端或者服务器中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如图4所示,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装置包括:焦点物理偏移量获取模块410、像素物理角度获得模块420、平均间距计算模块430、焦点物理偏移量更新模块440和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确定模块450。

其中,焦点物理偏移量获取模块410,用于设置扫描设备的球管,获取在预设焦点位置下的焦点物理偏移量;像素物理角度获得模块420,用于根据焦点物理偏移量、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平均间距计算模块430,用于根据像素物理角度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平均间距;焦点物理偏移量更新模块440,用于根据预设规则更新焦点物理偏移量,并重复执行上述间距计算操作;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确定模块450,用于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平均间距,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平均间距,将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焦点物理偏移量计算出探测器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进而计算出至少两个焦点物理偏移下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平均间距,然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平均间距所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本技术方案通过探测器每个像素在球管不同焦点偏移下像素点的位置排布,确定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能够优化现有的焦点位置确定方法,尤其是针对探测器非等角非均匀排布的情况,更加准确地确定出最优焦点位置。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果待确定的最优焦点物理偏移量为四分之一通道偏移量,则每次间距计算操作所设定的焦点物理偏移量的数量为一个;

相应的,像素物理角度获得模块可用于:

在球管相隔180度的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的状态,分别根据焦点物理偏移量、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果待确定的最优焦点物理偏移量为飞焦点,则每次间距计算操作所设定的焦点物理偏移量的数量为两个,记为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和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

相应的,像素物理角度获得模块可用于:

分别根据第一焦点物理偏移量和第二焦点物理偏移量、以及扫描设备中探测器各像素的位置和旋转中心的位置,获得每个像素的第一像素物理角度和第二像素物理角度。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平均间距计算模块具体可用于:

将各像素物理角度按大小排序,并计算出探测器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间距;

基于各个间距计算出各相邻像素的像素物理角度之间的平均间距。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焦点物理偏移量更新模块用于:

根据当前焦点物理偏移量和预设的偏移变化量更新焦点物理偏移量。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预设的偏移变化量的范围可以为大于等于负一个通道距离且小于等于正一个通道距离。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确定模块可用于:

将确定的至少两个平均间距中最小的平均间距所对应的焦点物理偏移量作为目标焦点物理偏移量。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焦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