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9923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



背景技术:

耳穴埋豆法,也称耳穴压豆法,是采用治疗用品(如华佗磁疗贴、王不留、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具体来说,该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也可称为耳廓穴区压迫疗法。耳穴埋豆法能够有效治疗胆结石、失眠、支气管哮喘、腹痛、胆囊炎、冠心病、高血压病、眩晕、水肿、自汗、尿潴留、泌尿系结石、颈椎病、腰痛、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小儿遗尿等疾病。但是,在为患者进行耳穴埋豆治疗时,需要准备多种专用的治疗用品。特别是当多名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多次准备治疗用品,费时费力,而且多种治疗用品重复使用,增加了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专用于放置全套耳穴埋豆治疗工具的一次性治疗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包括有包盖和包体,所述包盖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转动轴、第一盖板、第二转动轴、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一侧经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包体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另一侧经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盖板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包体内设有弯盘插放腔、探棒槽、血管钳槽、籽放置槽、棉球放置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的长度与所述包体的高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包盖与包体的长、宽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弯盘插放腔、探棒槽、血管钳槽、籽放置槽、棉球放置槽彼此之间通过隔板相间隔。

优选地,所述包盖上设有卡扣,所述包体上设有卡鼻,所述卡扣与卡鼻相对应卡接。

所述包盖与包体均为一次性塑料制品,包盖通过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转动折叠后,包体可作为一次性托盘。所述弯盘插放腔内放置的弯盘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所述探棒槽内放置的探棒为塑料或竹材质的一次性用品。所述血管钳槽内放置的血管钳为塑料材质的一次性用品。所述籽放置槽内放置的籽为有胶布,是一次性用品。所述棉球放置槽内放置的棉球为酒精棉球,采用一次性塑料自封袋放置2-4个,是一次性用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将耳穴埋豆法所需的治疗器具(弯盘、探棒、血管钳、籽、酒精棉球)整合到一个包内,需要时直接打开即可使用,省时省力;同时将包盖折叠后,包体可作为一次性托盘用,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将耳穴埋豆法所需的治疗器具均设计为一次性用品,当多名患者进行治疗时,无需多次准备治疗用品,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低廉,能够保持治疗器具干净,能够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的包盖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包盖

11 第一盖板

12 第一转动轴

13 第二盖板

14 第二转动轴

2 包体

21 弯盘插放腔

22 探棒槽

23 血管钳槽

24 籽放置槽

25 棉球放置槽

26 隔板

3 卡扣

4 卡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包括有包盖1和包体2,所述包盖1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转动轴12、第一盖板11、第二转动轴14、第二盖板13,所述第一盖板11一侧经第一转动轴12与所述包体2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11另一侧经第二转动轴14与所述第二盖板13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包体2内设有弯盘插放腔21、探棒槽22、血管钳槽23、籽放置槽24、棉球放置槽2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盖板11的长度与所述包体2的高度相等。所述包盖1与包体2的长、宽度相等。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弯盘插放腔21、探棒槽22、血管钳槽23、籽放置槽24、棉球放置槽25彼此之间通过隔板26相间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包盖1上设有卡扣3,所述包体2上设有卡鼻4,所述卡扣3与卡鼻4相对应卡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包盖1与包体2均为一次性塑料制品,包盖1通过第一转动轴12和第二转动轴14转动折叠后,包体2可作为一次性托盘。所述弯盘插放腔21内放置的弯盘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所述探棒槽22内放置的探棒为塑料或竹材质的一次性用品。所述血管钳槽23内放置的血管钳为塑料材质的一次性用品。所述籽放置槽24内放置的籽为有胶布,是一次性用品。所述棉球放置槽25内放置的棉球为酒精棉球,采用一次性塑料自封袋放置2-4个,是一次性用品。

下面结合图1-2,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的使用过程。

使用者获得如图1-2所示的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后,根据耳穴埋豆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针对一个患者取一个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将包盖1上的卡扣3从包体2的卡鼻4上拔出,打开治疗包,握住包盖1的第一盖板11,转动第一转动轴12,使第一盖板11与包体2的侧壁平行后,握住包盖1的第二盖板13,转动第二转动轴14,使第二盖板13与包体2的底部平行,从而使包体2呈一个开放式的托盘。然后,从包体2的弯盘插放腔21内取出一次性弯盘,从探棒槽22内取出一次性探棒,从血管钳槽23内取出一次性血管钳,从籽放置槽24内取出籽,从棉球放置槽25内取出酒精棉球,对患者进行耳穴埋豆治疗。治疗完毕后,将使用后的弯盘、探棒、血管钳、籽、酒精棉球放回包体2内,握住包盖1的第二盖板13,转动第二转动轴14,使第二盖板13与第一盖板11呈一平面,再握住包盖1的第一盖板11,转动第一转动轴12,使包盖1盖在包体2上,通过包盖1上的卡扣3与包体2上的卡鼻4相卡接。

使用完毕后,将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丢弃。再对另一个患者进行治疗时,再使用一个一次性耳穴埋豆专用治疗包,重复上述步骤。

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