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534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牙齿矫治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正畸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通过远移上颌磨牙来达到理想的中性磨牙关系的牙齿矫治器。



背景技术:

对于安氏II类错颌畸形,通常采取拔牙或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方法达到中性磨牙关系。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采用磨牙远移方式能够改善牙齿拥挤所需的间隙,并能调整咬合,使矫治过程更简单、快速。具体可采用:口外弓,唇挡,II类牵引,改良J钩加镍钛螺簧等工具进行远中移动磨牙,这些远中移动磨牙方式的共同特点是治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的配合度;在解决拥挤问题、获得足够的牙列间隙时需要花费较长的疗程和精力。

相比较而言,利用微种植支抗钉辅助磨牙远移对患者的配合度要求不高,还能够防止支抗牙移位。基于此原理,学者们设计出许多类型的磨牙远移装置,这些装置如,利用颊侧种植钉辅助弓丝推磨牙远移,或者,联合应用腭侧种植钉与改良钟摆式矫治器,或者,联合应用腭侧种植钉与磨牙远移腭托等。

然而,这些装置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制作复杂。以钟摆式矫正器为例,其需要制作多个带环,弓丝弯制复杂,对弯制技巧要求高;远移磨牙腭托需要铺蜡,铸造,打磨,抛光等流程,步骤繁多,对技师和铸造设备均要求较高。第二,操作繁琐,治疗期间工作量较大。Park等在牙弓完全排齐整平后,于上颌颊侧5、6之间植入微种植支抗钉,但因为微种植钉阻挡远移牙根,远移受到限制,需重新在移动牙远中植入支抗钉继续移动。第三,被推磨牙易产生远中倾斜和颊舌向旋转。例如,钟摆式矫治器和磨牙远移腭托推磨牙后移时,其施力点位于磨牙阻抗中心的合方和舌侧,导致被推磨牙发生了远中倾斜和舌向旋转。第四,基于“楔形效应”,在远移过程中无法进行磨牙的垂直向控制,造成磨牙伸长,近中颊尖下垂,后面高升高,进而使得骨性II类高角型患者的下颌骨发生顺时针旋转,治疗后面型无法得到改善。

综上,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矫治方便的配合微种植支抗钉的磨牙远移矫治器,其可以有效且整体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在使其达到中性关系的同时,能对磨牙进行垂直向控制,防止其伸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牙齿矫治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制作及操作简单,对技师的技术要求不高;无需考虑种植钉位置对远移磨牙牙根的阻挡,能有效降低治疗期间的工作量;不会产生远中倾斜和舌向旋转,达到改善咬合关系和治疗后面型的效果。

牙齿矫治器,包括:上颌第一和二磨牙带环、微种植支抗钉、镍钛拉簧、正畸结扎丝;还包括:磨牙远移腭杆、带环连接杆。其中,磨牙远移腭杆包括:主腭杆垂直部、水平部和两个牵引钩,磨牙远移腭杆焊接于上颌第一、二磨牙带环上,使用正畸结扎丝将镍钛拉簧拉开一倍长度,使镍钛拉簧一端与微种植支抗钉头部结扎连接,另一端与磨牙远移腭杆上的两个牵引钩连接。

连接于微种植支抗钉和磨牙远移腭杆之间的镍钛拉簧,可使上颌磨牙远中整体移动,从而获得正常的咬合关系。由于磨牙远移腭杆制作方便,镍钛拉簧加力时操作简易,且在治疗过程中无需考虑微种植钉植入位置对远移磨牙牙根的阻挡,解决了传统牙齿矫治器制作复杂、操作繁琐的问题。

进一步地,主腭杆垂直部的牙合龈距离与上颌磨牙根分歧高度的一致,水平部牵引钩之间的宽度和微种植支抗钉之间宽度一致。在加力远移上颌磨牙时,使微种植支抗钉的施力点和上颌磨牙阻抗中心高度一致,能防止磨牙远移时牙冠产生远中倾斜,舌向旋转,压低,伸长等负效应,缩短了疗程,实现了对上颌磨牙远移的有效控制。上颌第一和二磨牙带环焊有MBT颊面管,在早期上颌牙列未排齐整平和上颌牙列完全排齐整平后,均可进行上颌磨牙整体远中移动。

进一步地,在对上颌磨牙进行垂直向控制时,使用正畸结扎丝将镍钛拉簧一端和微种植支抗钉的头部结扎连接,另一端使用正畸结扎丝引导绕过两侧上颌磨牙的带环连接杆后,再次结扎于微种植支抗钉上,可压低两侧上颌磨牙,使合平面逆时针旋转,从而能有效防止上颌磨牙向牙合方伸长,改善了骨性II类高角型患者的侧貌,进而改善了治疗后面型。

进一步地,两个牵引钩均位于磨牙远移腭杆的水平部,牵引钩的尖端及开口相对。

进一步地,微种植支抗钉为绝对支抗钉,从而能为第一、二上颌磨牙的远中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抗,防止前牙受力而产生不必要的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磨牙远移腭杆由直径1.0mm的不锈钢圆丝弯制而成,牵引钩由直径0.8mm的不锈钢丝弯制而成。

进一步地,磨牙带环由0.3mm厚度的不锈钢片制成。

进一步地,带环连接杆由直径0.8mm的不锈钢丝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牙齿矫治器,将磨牙远移腭杆与微种植支抗钉联合应用,并利用镍钛拉簧的弹性形变远移上颌磨牙,结构简单,体积小,粘固于患者口腔内,异物感很小,其作用的发挥无需依赖患者的配合,且效果稳定;制作相对简单,整套装置成本低,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牙齿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牙齿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牙齿矫治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治疗前的上颌磨牙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采用牙齿矫治器治疗后的上颌磨牙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内容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精神与范围。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牙齿矫治器的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牙齿矫治器10,包括:上颌第一和二磨牙带环11、12,微种植支抗钉13、镍钛拉簧14、正畸结扎丝15;还包括:磨牙远移腭杆16、带环连接杆17。其中,磨牙远移腭杆包括牵引钩161。

其工作方式如下所示:患者初次就诊时将磨牙远移腭杆用玻璃离子粘固粉粘接于上颌第一、二磨牙牙冠上;使用正畸结扎丝将镍钛拉簧拉开一倍长度,一端与微种植支抗钉头部结扎连接,另一端与磨牙远移腭杆上的牵引钩连接,使上颌磨牙远中整体移动,从而达到正常的咬合关系。在进行磨牙垂直向控制时,使用正畸结扎丝将镍钛拉簧一端和种植钉头部结扎连接,另一端使用结扎丝引导绕过两侧磨牙带环连接杆后,再次结扎于种植钉上,以压低两侧磨牙。

根据本牙齿矫治器,其制作及操作简单,对技师的技术要求不高;无需考虑种植钉位置对磨牙远移的空间限制,能有效降低治疗期间的工作量,改善了治疗后面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牙齿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牙齿矫治器20,包括:上颌第一和二磨牙带环21、22,微种植支抗钉23,镍钛拉簧24,正畸结扎丝25;还包括:磨牙远移腭杆26,带环连接杆27。其中,磨牙远移腭杆包括:主腭杆垂直部261、水平部262和两个牵引钩263、264,两个牵引钩均位于磨牙远移腭杆水平部,尖端相对。磨牙远移腭杆焊接于上颌第一、二磨牙带环上,使用正畸结扎丝将镍钛拉簧拉开一倍长度,使镍钛拉簧一端与微种植支抗钉头部结扎连接,另一端与磨牙远移腭杆上的两个牵引钩连接。

其中,主腭杆垂直部的牙合龈距离与上颌磨牙根分歧高度的一致,水平部牵引钩之间的宽度和微种植支抗钉之间宽度一致。在加力远移上颌磨牙时,使微种植支抗钉的施力点和上颌磨牙阻抗中心高度一致,颌第一和二磨牙带环焊有MBT颊面管,在早期上颌牙列未排齐整平和上颌牙列完全排齐整平后,均可进行上颌磨牙整体远中移动。

另外,在对磨牙进行垂直向控制时,使用正畸结扎丝将镍钛拉簧一端和种植钉头部结扎连接,另一端使用结扎丝引导绕过两侧磨牙带环连接杆后,再次结扎于种植钉上。

优选地,微种植支抗钉为绝对支抗,从而为第一、二磨牙的远中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抗,防止前牙受力而产生不必要的往复移动。

优选地,磨牙远移腭杆由直径1.0mm的不锈钢圆丝弯制而成,牵引钩由直径0.8mm的不锈钢丝弯制而成;磨牙带环由0.3mm厚度的不锈钢片制成,将MBT颊面管焊接于带环颊面适当位置;带环连接杆由直径0.8mm的不锈钢丝制成,其焊接于两带环之间的腭侧。

使用时,在患者上颌腭侧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连线与腭中缝交点两侧3mm腭粘膜处各植入一颗微种植支抗钉(直径2mm,长度10mm,Ormco钛合金钉)。具体植入位置通过患者上颌骨CT来确定,应避开上颌第一磨牙腭根。

将磨牙远移腭杆和上颌第一和二磨牙带环在口内试戴,调整磨牙远移腭杆,使其与腭粘膜距离1.5mm,上颌第一和二磨牙带环边缘与磨牙外形吻合,使用正畸结扎丝将镍钛拉簧拉开一倍长度,一端与微种植支抗钉结扎连接,另一端与磨牙远移腭杆上的牵引钩连接,使上颌磨牙远中整体移动。磨牙垂直向控制时,使用正畸结扎丝将镍钛拉簧一端和微种植支抗钉头部结扎连接,另一端使用正畸结扎丝引导绕过两侧上颌磨牙的带环连接杆后,再次结扎于磨牙远移腭杆上。

磨牙远移腭杆与粘膜之间的距离可用于上颌磨牙垂直向控制,用于骨性II类高角患者的上颌磨牙压低,合平面逆时针旋转以改善侧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牙齿矫治器的使用示意图,如图3所示,配合微种植支抗钉进行磨牙远移及垂直向控制的矫治器包括:磨牙远移腭杆1、2、3,上颌第一和二磨牙带环及MBT颊面管4、5,带环连接杆6,微种植支抗钉7,镍钛拉簧8。磨牙远移腭杆包括:主腭杆垂直部1、水平部2和牵引钩3;两牵引钩位于腭杆前方,尖端及开口相对。

在植入微种植支抗钉2周后,制作上颌第一、二磨牙带环,颊侧焊接MBT颊面管,再制取上颌功能性印模,在上颌工作模型上制作磨牙远移腭杆。腭杆与粘膜之间距离1.5mm,从上颌第二磨牙带环延伸至腭侧,向前磨牙方向转折,磨牙远移腭杆距离牙齿腭侧龈缘3mm,至尖牙、前磨牙交界处后,向对侧转折为水平部,延伸至尖牙、前磨牙交界处,再转向对侧第二磨牙腭侧带环;使牵引钩位于微种植支抗钉连线的垂线与磨牙远移腭杆交点处,两个牵引钩的尖端相对。

使磨牙远移腭杆的主腭杆垂直部牙合龈距离与磨牙根分歧高度一致;且使水平部与牵引钩之间的宽度和水平部与微种植支抗钉之间的宽度一致,在加力远移时,上颌磨牙将能保持远中整体移动。

图4、5分别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牙齿矫治器治疗前后的上颌磨牙的示意图。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牙齿矫治器,将磨牙远移腭杆与微种植支抗钉联合应用,并利用镍钛拉簧的弹性形变远移上颌磨牙,其制作及操作简单,对技师的技术要求不高;无需考虑种植钉位置对远移磨牙牙根的阻挡,能有效降低治疗期间的工作量;不会产生远中倾斜和舌向旋转,达到改善咬合关系和治疗后面型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