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喂食管,尤其涉及了一种小儿喂食管。
背景技术:
喂食管是用于给不能自主进食的病人喂食用的管子,喂食管插入到病人胃部,然后喂食者将流态食物注入喂食管中,食物从喂食管底部的出口直接进入病人胃部。但是新生小儿消化道较为柔弱,喂食管简单粗暴的喂食方式极有可能损害小儿的消化道黏膜,特别是喂食管底部端口,可能戳破小儿内部黏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喂食管可能对新生儿造成损伤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小儿喂食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小儿安全喂食管,包括头部和与头部相连的管体,管体上设有第一出食孔、第二出食孔和第三出食孔,管体远离头部的一端固定设有气囊,所述的气囊呈半圆环形状,头部上连接有塞子,塞子插入头部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出食孔的轴线与第二出食孔的轴线之间夹角为90度,第二出食孔的轴线和第三出食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75度。
作为优选,第三出食孔的孔径为第二出食孔孔径的1.6倍。有利于食物从第二出食孔流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喂食管底部设有气囊,不会对小儿消化道内部黏膜造成硬刺伤,十分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体的尾端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管体的尾端的外部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管体、2—塞子、3—头部、4—第二出食孔、5—第一出食孔、6—气囊、7—第三出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小儿安全喂食管,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头部3和与头部3相连的管体1,管体1上设有第一出食孔5、第二出食孔4和第三出食孔7,管体1远离头部3的一端固定设有气囊6,所述的气囊6呈半圆环形状。
所述的第一出食孔5的轴线与第二出食孔4的轴线之间夹角为90度,第二出食孔4的轴线和第三出食孔7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75度。
第三出食孔7的孔径为第二出食孔4孔径的1.6倍。
还包括与头部3相连的塞子2。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