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饲管中转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82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鼻饲管中转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下,一些重病病人如食道烧伤,需要手术后,回家疗养一段时间,但是病人需要一直携带鼻饲管,在进行打奶时,由于不能取出鼻饲管,这就很容易造成鼻饲管滑落或折断,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疗养,所以设计出一种克服以上问题的护理装置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饲管中转护理装置,有效防止鼻饲管折断,掉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鼻饲管中转护理装置,它包含鼻饲管、单向瓣膜A、连接器A、中转器、连接器B、注射管、单项瓣膜B、注射座、手环、手推座,所述鼻饲管右侧管内壁设置有单向瓣膜A,所述鼻饲管右侧安装在连接器A上,所述连接器A设置在中转器一端,所述中转器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器B,所述连接器B连接注射管,所述注射管与连接器B连接的一端管内壁设置有单向瓣膜B,所述注射管的另一端连接注射座,所述注射座外侧设置有手环,所述注射管右侧设置有手推座,所述中转器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注射座上设置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非常方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中转器采用柔性材料,可反折,可有效避免与鼻饲管直接接触,造成鼻饲管折断,中转器与注射管也便于更换,且添加了单向瓣膜A与单向瓣膜B,有效的防止了注射后液体回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鼻饲管、2-单向瓣膜A、3-连接器A、4-中转器、5-连接器B、6-注射管、7-单项瓣膜B、8-注射座、9-手环、10-手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鼻饲管中转护理装置,它包含鼻饲管1、单向瓣膜A2、连接器A3、中转器4、连接器B5、注射管6、单项瓣膜B7、注射座8、手环9、手推座10,所述鼻饲管1右侧管内壁设置有单向瓣膜A2,所述鼻饲管1右侧安装在连接器A3上,所述连接器A3设置在中转器4一端,所述中转器4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器B5,所述连接器B5连接注射管6,所述注射管6与连接器B5连接的一端管内壁设置有单向瓣膜B7,所述注射管6的另一端连接注射座8,所述注射座8外侧设置有手环9,所述注射座8右侧设置有手推座10;所述中转器4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注射座8上设置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鼻饲管1出口端加装中转器4,即中转器4一端连接鼻饲管1出口端另一端连接注射管6,需要喂食时只需从注射管6直接注入中转器4,再由中转器4进入鼻饲管1,中转器4采用柔性材料,可反折,可有效避免与鼻饲管1直接接触,造成鼻饲管1折断,中转器4与注射管6也便于更换,且添加了单向瓣膜A2与单向瓣膜B7,有效的防止了注射后液体回流。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非常方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中转器4采用柔性材料,可反折,可有效避免与鼻饲管1直接接触,造成鼻饲管1折断,中转器4与注射管6也便于更换,且添加了单向瓣膜A2与单向瓣膜B7,有效的防止了注射后液体回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