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集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04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集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疗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式集尿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需要检测尿标本的患者比较多,尤其是肾内科(尿蛋白等)和内分泌科(尿-17酮类固醇等),这些化验结果常是某些疾病及治疗结果的重要判断因素。

相关技术中,采用了一种由硬塑料或者不锈钢制成的集尿器用来收集尿液。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为了防止多次采集的尿液相互污染,在每次采集完尿液后需要对集尿器进行消毒、清洗处理;或者将集尿器一次性使用,用完则丢弃。

无论是一次性使用还是使用完后消毒清洗,由硬塑料或者不锈钢制成的集尿器都会带来较高的成本。并且,硬塑料或者不锈钢制成的集尿器会占用较大的摆放空间,非常不利于存储、运输或者携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集尿器不便于携带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集尿器,以至少解决集尿器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式集尿器,包括:集尿囊和注尿管,其中,所述集尿囊由软塑料或者防水布制成;所述注尿管贯穿所述集尿囊的顶部;所述注尿管上端向所述集尿囊外延伸形成与集尿袋的导尿管相匹配的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折叠式集尿器还包括:出尿管,其中,所述出尿管设在所述集尿囊的顶部,或者所述出尿管设在所述集尿囊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折叠式集尿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塞或者第一密封阀,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塞或者第一密封阀密封设置在所述出尿管的开口处。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为锥面,锥面上设有多层台状阶梯或者锥面上未设台状阶梯;或者,所述连接部的内侧壁为锥面,锥面上设有多层台状阶梯或者锥面上未设台状阶梯。

可选地,所述折叠式集尿器还包括:第二密封塞或者第二密封阀,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塞或者第二密封阀密封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可选地,所述折叠式集尿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尿管内的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集尿囊由非透明材料制成,和/或,在所述集尿囊的外表面敷有非透明涂层。

可选地,所述集尿囊顶部设有用于将所述折叠式集尿器挂载至支架上的至少两个挂圈或者挂钩。

可选地,所述折叠式集尿器还包括:用于挂载所述集尿囊的支架。

可选地,所述集尿囊的外表面设有容积刻度线。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折叠式集尿器包括:集尿囊和注尿管,其中,所述集尿囊由软塑料或者防水布制成;所述注尿管贯穿所述集尿囊的顶部;所述注尿管上端向所述集尿囊外延伸形成与集尿袋的导尿管相匹配的连接部。解决了集尿器不便于携带的问题,降低了集尿器存储、运输的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集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集尿器的可选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尿管3的可选透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尿管3的可选透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集尿器的可选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集尿器的可选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集尿囊——1;注尿管——3;连接部——31;出尿管——5;第一密封塞——6;第二密封塞——7;挂圈——8;容积刻度线——9;第一密封阀——10;支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集尿器,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集尿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折叠式集尿器包括:集尿囊1和注尿管3;其中,集尿囊1采用软塑料吹塑、注塑或者热合成型,或者由防水布等其他可以折叠的柔性防水材料缝制而成;注尿管3贯穿集尿囊1的顶部,注尿管3上端向集尿囊1外延伸形成与集尿袋的导尿管相匹配的连接部31。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仅示出了一种可能的折叠结构,其中的虚线表示折叠线。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折叠方式。

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集尿囊1采用软塑料或者防水布制成,易于折叠;在集尿器中没有储存尿液的情况下,可以将集尿器折叠起来;在需要储存尿液时只需要将集尿器展开,并通过注尿管3向集尿囊1中导入尿液。可见,采用上述的结构,解决了集尿器不便于携带的问题,减少了集尿器储存的空间,降低了集尿器存储、运输的成本。

集尿囊1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立方体、柱状、圆台状或者其他形状;其中,为了能够使得集尿器能够折叠整齐,可以在集尿囊1上预先压制出折叠线;在折叠集尿器时,沿着折叠线的指示折叠,从而达到整齐、标准的折叠效果。

集尿囊1可以采用伸缩式的折叠设计,即折叠线相互之间平行,并由上至下分布在集尿囊1侧壁上,形成高度可以伸缩的集尿囊1。

由于集尿囊1采用软塑料或者防水布制成,其形状不易保持,在集尿囊1中储存有尿液的情况下,由于尿液的自重,或者集尿囊受到的外部压力,都有可能将其中储存的尿液从注尿管3中挤压出来。

为了避免尿液的反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注尿管3中设置单向阀4,。该单向阀4仅允许液体或气体从集尿囊1外向集尿囊1内流动,而回阻止液体或气体从集尿囊1内向集尿囊1外流动。由于单向阀4的存在,尿液可以通过导尿管从注尿管3导入集尿器的集尿囊1内。单向阀4具有防止尿液反流的作用,使得自集尿囊1内向集尿囊1外的方向互相隔绝,避免了集尿囊1内的尿液或者气体跑出。其中,单向阀4又称为止回阀或逆止阀,可以采用已知的任一单向阀形式。

为了在储存尿液后能够便于移动集尿器,在集尿囊1的顶部还可以设置一个提手。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集尿器的可选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选地,为了便于排出集尿器中的尿液,集尿器还可以包括出尿管5,其中,出尿管5可以设在集尿囊1顶部,或者出尿管5可以设在集尿囊1的侧壁上。较优地,出尿管5设置在集尿囊1侧壁且靠近集尿囊底部的位置。出尿管5在储存尿液的情况下被密封,以避免尿液和气体溢出集尿囊1。

密封出尿管5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出尿管5采用软塑料制成的情况下,可以将出尿管5直接做成塑封,在需要将集尿囊1内尿液排出时,剪去出尿管5的塑封即可将尿液排出。采用直接塑封的方式一旦塑封剪去则集尿器失去密封性,适用于一次性使用的集尿器。

可选地,出尿管5密封可以采用或者结合第一密封塞6或者第一密封阀密封,即出尿管5在出尿管5的开口处与第一密封塞6或者第一密封阀密封连接。在需要排出集尿囊1中的尿液时,取下第一密封塞6或者打开第一密封阀即可。第一密封塞6采用防丢设计,例如,第一密封塞6通过细线与出尿管5连接,防止第一密封塞6遗失。

注尿管3的连接部31采用与集尿袋上用于排尿的导尿管末端相匹配的结构。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尿管3的可选透视结构示意图一,如图3所示,例如,注尿管3上的连接部31的外侧壁为锥面,锥面上设有多层台状阶梯,或者锥面上未设台状阶梯。在连接部31采用上述的结构时,导尿管末端可以为中空软管,将中空软管套接在连接部31上。多层台状阶梯一方面可以加强套接契合的效果防止液体滴漏,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大连接部31与中空软管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脱落。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尿管3的可选透视结构示意图二,如图4所示,又例如,注尿管3上的连接部31的内侧壁为锥面,锥面上设有多层台状阶梯,或者锥面上未设台状阶梯。在连接部31采用上述的结构时,导尿管末端的外侧壁可以为锥面,锥面上设有多层台状阶梯,或者锥面上未设台状阶梯。导尿管末端可以插入连接部31中实现套接并契合。同时,连接部31包裹在导尿管末端外,在注尿完毕后拔出导尿管之后残留的尿液被收容在连接部31的内侧,进一步防止了尿液洒漏在连接部31外。

需要说明的时,连接部31的内侧壁或者外侧壁为锥面仅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限连接部31的内侧壁或者外侧壁为其他的非锥面结构,例如,也可以为柱面。

可选地,折叠式集尿器还包括第二密封塞7或者第二密封阀,其中,注尿管3在连接部31处与第二密封塞7或者第二密封阀密封连接。第二密封塞7采用防丢设计,例如,第二密封塞7通过细线与注尿管3连接,防止第二密封塞7遗失。

可选地,第二密封塞7可以由密封胶制成。在使用密封胶制成第二密封塞7之后,集尿袋下端的导尿管末端可以由硬质中空尖管制成;在需要向集尿器中导入尿液时,可以实用硬质中空尖管扎透第二密封塞7的塞帽。在尿液导入完毕之后,从密封胶制成的第二密封塞7中拔出硬质中空尖管;由于第二密封塞7由密封胶制成,在拔出硬质中空尖管后,第二密封塞7的塞帽自动恢复为闭合状态。通过该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

可选地,注尿管3的主体部分为柔性塑料软管。注尿管3上端向腔体1外延伸的长度可以根据配合使用的集尿袋的结构来确定。例如,在配合使用的集尿袋的导尿管长度为0.5米至1.5米的情况下,注尿管3上端向腔体1外延伸的长度可以较短,例如2厘米至5厘米。例如,在配合使用的集尿袋的导尿管长度较短(例如2厘米至5厘米)的情况下,注尿管3上端向腔体1外延伸的长度可以适当延长,例如为0.5米至1.5米。

可选地,集尿囊1采用非透明材料制成,和/或在集尿囊1的外表面敷有非透明涂层。采用非透明材料或者在外表面敷设非透明涂层的目的在于保护病人的隐私,例如,血尿患者可能并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尿液的颜色。非透明材料或者非透明涂层可选为黑色材料或者涂层;也可以为添加深色燃料的材料或者涂层。

可选地,在集尿囊1顶部设有用于将折叠式集尿器挂载至支架上的至少两个挂圈或者挂钩。这些至少两个挂圈或者挂钩相互距离一定距离相对均匀地分布在集尿囊1顶部。通过这些挂圈或者挂钩,将折叠式集尿器挂在支架上,可以避免软塑料或者防水布制成的集尿器受压易变形,不便于直接放置在地面的问题。

其中,虽然折叠式集尿器可以是一次性使用的,但是该支架可以重复利用,不需要每次使用完之后就丢弃。

为了配合集尿囊1上设置的挂圈或者挂钩,在支架上相应设置有挂钩、挂杆或者挂钩。

可选地,集尿囊1的外表面设有容积刻度线9,容积刻度线9用于指示集尿囊1中已储存的尿液的容积。由于集尿器(集尿囊)的外形难以保持,且受压容易变形。为了使得容积刻度线9的容积能够正确指示,可以将集尿器先挂载在支架上之后,再进行容积读数。由于在集尿器在按照既定的方式悬挂在支架上之后,集尿器在不同尿液容积下的受力情况是确定的,因此,在受力情况确定的情况下,容积刻度线9也能够准确指示处于悬挂状态的集尿器中尿液的容积。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尿器的可选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集尿器包括:集尿囊1;注尿管3;连接部31;出尿管5;第一密封阀10;第二密封塞7。其中,集尿囊1采用伸缩式的折叠设计。上述结构的介绍及优点在上文中已经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尿器的可选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集尿器包括:集尿囊1;注尿管3;连接部31;出尿管5;第一密封阀10;第二密封塞7;挂圈8;容积刻度线9;支架11。上述结构的介绍及优点在上文中已经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