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临床在中医内科进行针灸治疗后,需要消毒针体,现有的消毒设备结构简单,不能及时消毒医用针体,且消毒时不能分类消毒,混论摆放,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进行针灸消毒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消毒架和三角架,其特征是在消毒架下侧设有底座,底座下侧设有滚轮,底座右侧设有电源线,底座上侧设有消毒液桶、污水桶和清洗液桶,消毒液桶上侧设有消毒液抽吸泵,消毒液抽吸泵上侧设有消毒液管,消毒液抽吸泵左侧设有开关A,污水桶上侧设有主管,主管上侧设有消毒液排管和清洗液排管,清洗液桶上侧设有清洗液泵,清洗液泵上侧设有清洗液管,清洗液泵右侧设有清洗开关,消毒架上侧设有消毒盘,消毒盘上侧设有消毒浸泡盒、消毒盒和清洗盒,消毒浸泡盒后侧设有合页A,合页A后侧设有浸泡盒盖,浸泡盒盖前侧设有消毒液喷头,消毒液喷头下侧与消毒液管相连接,消毒浸泡盒内设有超声震荡装置,消毒浸泡盒下侧与消毒液排管相连接,消毒液排管上侧设有排液阀A,消毒盒后侧设有合页B,合页B后侧设有消毒盖,消毒盖前侧设有紫外线消毒灯,清洗盒后侧设有合页C,合页C后侧设有清洗盖,清洗盖前侧设有网状喷孔,网状喷孔下侧与清洗液管相连接,清洗盒下侧与清洗液排管相连接,清洗液排管上侧设有排液阀B,三角架左侧设有短针盒,短针盒右侧设有中针盒,中针盒后侧设有长针盒。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浸泡盒前侧设有透明观察窗。
作为优选,所述清洗盒前侧设有水位线。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盖后侧设有计时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在进行针灸消毒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给医务人员减轻了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角架的示意图。
图中,1、消毒架,2、三角架,3、底座,4、滚轮,5、电源线,6、消毒液桶,7、污水桶,8、清洗液桶,9、消毒液抽吸泵,10、消毒液管,11、开关A,12、主管,13、消毒液排管,14、清洗液排管,15、清洗液泵,16、清洗液管,17、清洗开关,18、消毒盘,19、消毒浸泡盒,20、消毒盒,21、清洗盒,22、合页A,23、浸泡盒盖,24、消毒液喷头,25、超声震荡装置,26、排液阀A,27、合页B,28、消毒盖,29、紫外线消毒灯,30、合页C,31、清洗盖,32、网状喷孔,33、排液阀B,34、短针盒,35、中针盒,36、长针盒,37、透明观察窗,38、水位线,39、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包括消毒架1和三角架2,其特征是在消毒架1下侧设有底座3,底座3下侧设有滚轮4,底座3右侧设有电源线5,底座3上侧设有消毒液桶6、污水桶7和清洗液桶8,消毒液桶6上侧设有消毒液抽吸泵9,消毒液抽吸泵9上侧设有消毒液管10,消毒液抽吸泵9左侧设有开关A11,污水桶7上侧设有主管12,主管12上侧设有消毒液排管13和清洗液排管14,清洗液桶8上侧设有清洗液泵15,清洗液泵15上侧设有清洗液管16,清洗液泵15右侧设有清洗开关17,消毒架1上侧设有消毒盘18,消毒盘18上侧设有消毒浸泡盒19、消毒盒20和清洗盒21,消毒浸泡盒19后侧设有合页A22,合页A22后侧设有浸泡盒盖23,浸泡盒盖23前侧设有消毒液喷头24,消毒液喷头24下侧与消毒液管10相连接,消毒浸泡盒19内设有超声震荡装置25,消毒浸泡盒19下侧与消毒液排管13相连接,消毒液排管13上侧设有排液阀A26,消毒盒20后侧设有合页B27,合页B27后侧设有消毒盖28,消毒盖28前侧设有紫外线消毒灯29,清洗盒21后侧设有合页C30,合页C30后侧设有清洗盖31,清洗盖31前侧设有网状喷孔32,网状喷孔32下侧与清洗液管16相连接,清洗盒21下侧与清洗液排管14相连接,清洗液排管14上侧设有排液阀B33,三角架2左侧设有短针盒34,短针盒34右侧设有中针盒35,中针盒35后侧设有长针盒36。在进行消毒时,连接电源线5,将所用针灸针根据分类分别摆放在短针盒34、中针盒35和长针盒36内,将三角架2放入消毒浸泡盒19内,打开消毒液抽吸泵9抽吸消毒液进入消毒浸泡盒19内进行浸泡消毒,同时打开超声震荡装置25进行震荡,浸泡消毒后将将三角架2放入清洗盒21内,打开清洗液泵15进行清洗,清洗后将三角架2放入放入消毒盒20内,打开紫外线消毒灯29消毒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浸泡盒19前侧设有透明观察窗37。这样设置,可以通过透明观察窗37观察消毒液。
作为优选,所述清洗盒21前侧设有水位线38。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水位线38观察清洗液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盖28后侧设有计时器39。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计时器39记录消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