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设定及自适应的天轨提升移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235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可设定及自适应的天轨提升移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设定及自适应的天轨提升移位机。



背景技术:

天轨步态训练平台是一种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可广泛应用于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小儿脑瘫、外周神经损伤、痉挛状态、迟缓性瘫痪、废用性肌萎缩、疼痛综合征、关节活动受限、假肢功能训练、神经功能性障碍(如紧张症等)、尿失禁等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型障碍、痉挛、脑循环问题、各种骨骼肌肉慢性疾病与骨关节术后的功能康复训练、专项功能性训练与运动损伤后的恢复性康复训练。

现有的天轨步态训练平台通常包括设于高处的轨道(天轨)、与天轨滑动连接的吊带、以及悬挂在吊带上用于康复病人穿戴的马甲。上述现有的天轨步态训练平台的功能较为单一,一方面康复病人只能在平面内进行康复训练,当设置障碍物让康复病人逾越时,需要康复病人付出更大的肢体力量,增加了恢复训练的难度,部分康复病人甚至难以做到;另一方面,医生也不能根据康复病人的实际恢复情况调整吊带拉力,导致康复训练不够科学、系统,康复训练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天轨与吊带实现滑动连接的同时,可设定及自适应的天轨提升移位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设定及自适应的天轨提升移位机,由包括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由充电电池供电,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涡杆与涡轮传动连接,所述涡轮的涡轮轴设有卷绕轮,所述卷绕轮上卷绕有吊带,所述吊带的抽头挂接在滑轮组上用于与天轨步态训练平台的训练马甲连接;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吊带所受拉力的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变送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直流电机电连接,用于根据吊带所受拉力的变化,调整电机转动,所述控制单元还电连接有显示单元,用于拉力结果的显示。

优选的,所述滑轮组包括至少一个动滑轮,所述动滑轮设于滑动轴上,所述滑动轴两端分别位于导向杆的滑槽中,且所述滑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压缩弹簧的一端,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

优选的,所述吊带的抽头一端设有第一到位开关,所述第一到位开关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防止吊带收起时将训练马甲卷入。

优选的,所述行走轮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到位开关,所述第二到位开关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行走轮行走到天轨步态训练平台的天轨端点时自动停止。

优选的,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编码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检测吊带收放的长度。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行走轮行走方向和速度的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二编码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走轮两端分别设有导向轮,以根据天轨的轨迹自行调整行走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设定及自适应的天轨提升移位机可根据康复病人的恢复状况,设定吊带的拉力并予以显示,根据康复病人做出不同姿态时吊带所受的拉力,调整吊带的收放长度,使康复病人方便的实现逾越障碍物,丰富康复训练的内容,使康复训练更加科学、系统,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消隐部分零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系统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消隐部分零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情境模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可设定及自适应的天轨提升移位机,由基板1和悬挂板2构成整体机架,基板1和悬挂板2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连接头两端分别设有防护支架135,天轨提升移位机还包括安装于基板1上的直流电机3,所述直流电机3由充电电池4供电,直流电机3通过电机支架31安装于基板1侧方,直流电机3还设有一拉线开关32,充电电池4的充电电刷41外置于基板1上以方便的进行充电,所述直流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机,该减速机为涡轮减速机5,其减速箱部分51位于基板1的一侧,输出轴位于基板1另一侧以稳定安装在基板1上,所述减速机5的输出端通过涡杆51与涡轮52传动连接,所述涡轮52的涡轮轴设有卷绕轮6,所述卷绕轮6上卷绕有吊带8,所述吊带8的抽头挂接在滑轮组上用于与天轨步态训练平台的训练马甲200连接;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吊带8所受拉力的拉力传感器9,拉力传感器9也固定于基板1上,所述拉力传感器9通过传感器变送器91与控制单元11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1与所述直流电机3电连接,用于根据吊带8所受拉力的变化,调整直流电机3转动,当康复病人100逾越障碍物300时做出的不同姿态,使吊带8的拉力也相应变化,如康复病人100肢体向上运动时,吊带8所受的拉力减小,需要康复病人100付出更大的肢体力量导致训练难度增加,控制单元11根据拉力传感器9检测到的吊带8所受拉力变化,通过控制直流电机3将吊带8收起,康复病人100提升,使康复病人100不需要付出额外的肢体力量即可完成康复训练。医生也可以根据康复病人的恢复状况,设定吊带的拉力,以不超过康复病人自身重量的40%为宜。

悬挂板2用于安装行走轮,行走轮用于在天轨中行走,所述直流电机3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离合器12,该离合器12也安装在基板1上,所述离合器12的输出端为一驱动齿轮121,该驱动齿轮121通过传动齿轮122与行走轮中主动行走轮131轮轴上的齿轮啮合,且所述离合器12与所述控制单元11电连接,当离合器12结合时,驱动齿轮121带动主动行走轮131在天轨上行走,实现康复病人100在天轨步态训练平台上的被动训练,当离合器12分离时,直流电机3仅驱动减速机5,此时由康复病人100进行主动训练。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滑轮组包括至少一个动滑轮71,本实施例中动滑轮71有两个,两个所述动滑轮71分别设于两根滑动轴72上,所述滑动轴72两端分别位于导向杆73的竖向滑槽中,且所述滑动轴7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压缩弹簧74的一端,所述压缩弹簧74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1,使吊带8在收放时具有一个缓冲行程。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吊带8的抽头一端设有第一到位开关81,第一到位开关81设于基板1上,所述第一到位开关81与所述控制单元11电连接,当吊带8的抽头接近全部收起时,连接在吊带8抽头上的训练马甲200等训练装置触发第一到位开关81,用于防止吊带8收起时将训练马甲200卷入。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行走轮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到位开关132,所述第二到位开关132与所述控制单元11电连接,用于行走轮行走到天轨步态训练平台的天轨端点时自动停止。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行走轮两端分别设有导向轮134,以根据天轨的轨迹自行调整行走方向。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减速机5的输出端设有第一编码器,该第一编码器53为增量式编码器,所述第一编码器53与所述控制单元11电连接,用于检测吊带8收放的长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行走轮行走方向和速度的第二编码器134,该第二编码器134为绝对值编码器,所述第二编码器134与所述控制单元11电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