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我手指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1843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我手指康复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提供一种自我手指康复仪。



背景技术:

脑血栓、脑出血、小儿脑瘫、帕金森等心脑血管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肢体不能活动自如,尤其表现为手指不灵活,患者手指始终并拢在一起(鸡爪形)造成生活无法自理。为了消除此症状,一般需要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不断的将并拢的手指掰开进行康复,其康复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靠这种方法治疗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物力。现有的手指康复仪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现有的手指康复仪器一般为机械式或者纯手动式的,控制幅度大小不可调节,易对患者手部造成额外的损伤,且纯手动式的手指康复仪器仍需家人帮助操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性能优良的手指康复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我手指康复仪,可有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我手指康复仪,包括:弹性气囊1,所述弹性气囊1为圆扁球形;所述弹性气囊1表面设有手指固定带2和手腕固定带3,所述弹性气囊1上设有气孔Ⅰ4,所述气孔Ⅰ4安装有导气管Ⅰ5,所述导气管Ⅰ5另一端连接有自动充放气控制装置6,所述自动充放气控制装置6上设有充气幅度控制旋钮7和充放气时间间隔控制旋钮8。

优选的,所述弹性气囊1上还设有气孔Ⅱ9,所述气孔Ⅱ9安装有导气管Ⅱ10,所述导气管Ⅱ10另一端连接有手动充气球11。

优选的,所述弹性气囊1为硅胶气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医院及家庭使用,可根据患者使用需要电控或手控,随病情可调节控制手指训练的幅度及充放气间隔时间,以及康复活动时间,提高康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1、弹性气囊;2、手指固定带;3、手腕固定带;4、气孔Ⅰ;5、导气管Ⅰ;6、自动充放气控制装置;7、充气幅度控制旋钮;8、充放气时间间隔控制旋钮;9、气孔Ⅱ;10、导气管Ⅱ;11、手动充气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自我手指康复仪,分为电控和手控两种方式,包括:圆扁球形的弹性气囊1,可选用硅胶气囊;弹性气囊1表面设有手指固定带2和手腕固定带3,用于固定患者的手指及腕部;弹性气囊1上设有气孔Ⅰ4和气孔Ⅱ9,气孔Ⅰ4和气孔Ⅱ9各安装有导气管Ⅰ5和导气管Ⅱ10,导气管Ⅰ5和导气管Ⅱ10另一端连接有自动充放气控制装置6和手动充气球11,分别实现电控及手控;自动充放气控制装置6上设有充气幅度控制旋钮7和充放气时间间隔控制旋钮8,可调节控制训练的幅度及充放气间隔时间,充放气时间间隔具体由定时器控制。

使用时,患者手部通过手指固定带2和手腕固定带3固定于弹性气囊1上,手掌及手背两面都可贴合弹性气囊1,实现手掌及手背两面的训练。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