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牙刷。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的牙刷,是在刷头上设有一束尼龙材质的刷毛,刷毛覆盖面小,很难清理全口牙齿,也不能彻底刷净,且现有牙刷功能单一,使用功效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3D智能多功能牙刷,方便刷牙,可快速清理全口牙齿,同时获得保健功效及侦测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D智能多功能牙刷,该牙刷具有:
纳米抗菌刷头,该纳米抗菌刷头的一端为弓形咬合部,而纳米抗菌刷头的另一端具有外凸连接部,在弓形咬合部的上下侧设有符合正常解剖结构标准的牙槽,牙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刷毛及喷口;
手把,该手把一端与纳米抗菌刷头的外凸连接部连接,手把内具有囊腔,囊腔内灌装有洗牙液或生物盐,囊腔连通弓形咬合部上的喷口。
所述手把是3D超声波震动手把,实现牙刷自己通过3D(三维)超声波震动刷牙。
所述手把内还设有侦测装置,侦测装置设有取得使用者生理机能讯息的光电组件与汇整光电组件所取得的生理机能讯息并输出的控制模块;侦测装置通过蓝牙或无线网络连接智能手机或行动装置。
所述手把内有两个囊腔,两个囊腔内分别灌装有洗牙液和生物盐。
所述刷毛为与纳米抗菌刷头一体成型的软胶体,或者为植尼龙刷毛。
所述刷毛的分布随牙冠的萌出位置、数量而分布,且软度亦不同;刷毛的方向向清洁目的的方向排列,刷毛满足同时对牙合、颊、腭侧牙面工作。
所述手把上还设有充电连接端口、洗牙液补充端口、生物盐补充端口和气管连结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牙刷,刷头基于纳米抗菌材质制作,具有除菌、防菌功效,且提供有弓形咬合部及其上下侧设有符合正常解剖结构标准的牙槽,牙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刷毛及喷口,实现咬合刷牙,方便刷牙,喷口定量喷出洗牙液或生物盐,清洗无死角,可快速清理全口牙齿。
本实用新型再一优点是配有3D超声波震动手把,实现牙刷自己通过3D(三维)超声波震动刷牙,且手把内设有侦测装置,侦测装置设有取得使用者生理机能讯息的光电组件与汇整光电组件所取得的生理机能讯息并输出的控制模块;侦测装置通过蓝牙或无线网络连接智能手机或行动装置,藉此可以进行对使用者口腔的各种生理机能监测,把监测到的信号透过蓝牙或无线网络传到智能手机或行动装置,透过这些讯息可以随时得知现在的基本的生理状态,检测刷牙情况、口腔病变等,以便预防及治疗。智能手机或行动装置在iOS或Android操作系统上利用现有技术的侦测数据分析的App,透过这组App可以让使用者可能直接判读或得到警示当前的生理状态,并可以记录所有信息上传至云端,构建信息数据库。
本实用新型又一优点是弓形咬合部的上下侧的牙槽稍微前后错位,满足上牙咬合于下牙外侧,以及弓形咬合部的内端头设有U形舌位引导部,有效引导舌位,避免Ⅱ类骨型功能畸形,具有矫正、保健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参阅图1所示,系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3D智能多功能牙刷,该牙刷具有纳米抗菌刷头1和手把2,该纳米抗菌刷头1的一端为弓形咬合部11,而纳米抗菌刷头1的另一端具有外凸连接部12,在弓形咬合部11的上下侧设有符合正常解剖结构标准的牙槽111,牙槽111的内侧壁上设有刷毛112及喷口113,喷口113为微孔形式。手把2一端与纳米抗菌刷头1的外凸连接部12连接,手把2内具有囊腔21,囊腔21内灌装有洗牙液或生物盐,囊腔21连通弓形咬合部11上的喷口113,喷口113通过挤压或自动定量喷出洗牙液或生物盐,可快速清理全口牙齿,清洗无死角。本实施例中,手把2内有两个囊腔21,两个囊腔21内分别灌装有洗牙液和生物盐,方便选择使用。手把2是3D超声波震动手把,可发出三维超声波震动刷牙,手把2提供超声的频率、振幅的大小与方向,模式转化改变振动的三个不同方向,方便选用,推荐一次刷牙必须三个模式都全面使用。
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把2内还设有侦测装置3,侦测装置3设有取得使用者生理机能讯息的光电组件与汇整光电组件所取得的生理机能讯息并输出的控制模块;侦测装置3通过蓝牙或无线网络连接智能手机或行动装置。该技术基于现有的人体生理机能监测技术开发,结合到牙刷上,可以进行对使用者口腔的各种生理机能监测,把监测到的信号透过蓝牙或无线网络传到智能手机或行动装置,透过这些讯息可以随时得知现在的基本的生理状态,检测刷牙情况、口腔病变等,以便预防及治疗。智能手机或行动装置在iOS或Android操作系统上利用现有技术的侦测数据分析的App,透过这组App可以让使用者可能直接判读或得到警示当前的生理状态,并可以记录所有信息上传至云端,构建信息数据库。
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刷毛112可以是与纳米抗菌刷头1一体成型的软胶体,或者为植尼龙刷毛。刷毛112的分布随牙冠的萌出位置、数量而分布,且软度亦不同;刷毛的方向向清洁目的的方向排列,刷毛满足同时对牙合、颊、腭侧牙面工作。刷毛112长度:4~12mm;密度:相互间距:0.4~0.6mm;直径:0.5~0.8mm;刷毛近端直径:0.5mm。该结构方便制作,且符合刷牙设计,进一步提升刷牙效果。使用时,通过咬合弓形咬合部11,牙槽111内侧壁上的刷毛112即可对牙齿刷牙清洁,一次性全口牙实现清洁,刷牙相当方便,且可快速清理全口牙齿;同时,该牙刷基于纳米抗菌材质制作,具有良好除菌、防菌功效,符合成人及儿童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弓形咬合部11的上下侧的牙槽111稍微前后错位,满足上牙咬合于下牙外侧,以及在所述弓形咬合部11的内端头设有U形舌位引导部114。该结构有效引导上下额及舌位,避免Ⅱ类骨型功能畸形,具有矫正、保健作用。
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把2上还设有充电连接端口22、洗牙液补充端口23、生物盐补充端口24和气管连结口25,由此通过充电连接端口22给予手把2内置的电池充电,而洗牙液补充端口23和生物盐补充端口24可分别对外连接洗牙液补充站4和生物盐补充站,气管连结口25通过气管连接打气泵6或储气罐5。为方便使用,洗牙液补充站4、生物盐补充站以及打气泵6或储气罐5可与充电座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以致本实用新型的手把2插上即可自动接驳好,具体实施结构在此不再另作图赘述。生物盐是粉末形式,通过高压、高速气流夹带冲击牙面细沟、窝洞菌斑,高压、高速气流则是通过打气泵6或储气罐5经过气管、气管连结口25输入手把2内并带走生物盐,用于清洁牙齿,每周一、两次,不定期清洁,有利于口腔健康。当然,刷头1和手把2之间连接处也可单独连接生物盐喷头,专门用于清洁食物嵌塞与牙面,零间隙死角。
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