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无线充电的无线掌上彩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321阅读:9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诊疗设备,具体是可无线充电的无线掌上彩超。



背景技术:

超声诊断则主要应用超声的良好指向性和与光相似的反射、散射、衰减及多普勒效应等物理特性,利用其不同的物理参数,使用不同类型的超声诊断仪器,采用各种扫查方法,将超声发射到人体内,并在组织中传播,当正常组织或病理组织的声阻抗有一定差异时,它们组成的界面就会发生反射和散射,再将此回声信号接收,加以检波等处理后,显示为波形、曲线或图像等。

B超作为超声诊断的一种,在临床应用方面,可以清晰地显示各脏器及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由于图像富于实体感,接近于解剖的真实结构,所以应用超声可以早期明确诊断。例如:眼科诊断非金属异物时,在玻璃体混浊的情况下,可显示视网膜及球后病变。对心脏的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粘液病的非浸入探测有特异性,可代替大部分心导管检查。它亦可用于小血管的通断、血流方向、速度的测定可广泛应用。早期发现肝占位性病变的检出已达到1厘米水平。还可清楚地显示胆囊总胆管、肝管、肝外胆管、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等等。B超检查能检出有否占位性病变,尤其对积液与囊肿的物理定性和数量、体积等相当准确。对各种管腔内结石的检出率高出传统的检查法。对产科更解决了过去许多难以检出的疑难问题。如既能对胎盘定位、羊水测量,又能对单胎多胎、胎儿发育情况及有否畸形和葡萄胎等做出早期诊断。

由于超声诊断地普及,彩超的发展也朝着微型化,便携化方向发展,但无线掌上彩超的快速发展也对无线掌上彩超的续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还没有一种可反复充电,可以大幅提高无线掌上彩超的续航能力的可无线充电的无线掌上彩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反复充电,可以大幅提高无线掌上彩超的续航能力的可无线充电的无线掌上彩超。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可无线充电的无线掌上彩超,包括充电模块、充电座、彩超本体、电量指示、充电指示,其特征在于彩超本体尾端设置有充电模块、充电模块上设置有多个电量指示和充电指示,充电座可通过插座连接外接电源。充电座与充电模块之间通过近场电磁耦合原理进行充电。充电座与充电模块之间通过非辐射无线能量传输进行充电。充电座内设置有多个可产生磁场的线圈阵列,充电模块内设置有相应的接收线圈。电量指示为四个,分别代表25%、50%、75%、100%电量。彩超本体内分别有二维模式、彩色模式、脉冲多普勒模式、连续多普勒模式可供选择。

本实用新型通过充电模块与充电座之间的近距离充电或者接触充电,在无线掌上彩超不使用的时候,将无线掌上彩超放在充电座上,即可对无线掌上彩超进行充电,由于无线掌上彩超的使用频率,通常在对两个待测试患者进行测试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利用这一时间间隔进行充电,可以完全满足无线掌上彩超的超长续航要求,而且充电指示与电量指示对充电状态进行实时显示,可以方便地观察无线掌上彩超的充电及电量情况。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形小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充电模块,2—充电座,3—彩超本体,4—电量指示,5—充电指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可无线充电的无线掌上彩超,包括充电模块1、充电座2、彩超本体3、电量指示4、充电指示5,其特征在于彩超本体3尾端设置有充电模块1、充电模块1上设置有多个电量指示4和充电指示5,充电座2可通过插座连接外接电源。充电座2与充电模块1之间通过近场电磁耦合原理进行充电。充电座2与充电模块1之间通过非辐射无线能量传输进行充电。充电座2内设置有多个可产生磁场的线圈阵列,充电模块1内设置有相应的接收线圈。电量指示4为四个,分别代表25%、50%、75%、100%电量。彩超本体3内分别有二维模式、彩色模式、脉冲多普勒模式、连续多普勒模式可供选择。

本实用新型通过充电模块1与充电座2之间的近距离充电或者接触充电,在无线掌上彩超不使用的时候,将无线掌上彩超放在充电座2上,即可对无线掌上彩超进行充电,由于无线掌上彩超的使用频率,通常在对两个待测试患者进行测试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利用这一时间间隔进行充电,可以完全满足无线掌上彩超的超长续航要求,而且充电指示5与电量指示4对充电状态进行实时显示,可以方便地观察无线掌上彩超的充电及电量情况。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