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针刺伤式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102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针刺伤式针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针刺伤式针头。



背景技术:

临床中,各种注射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患者治疗的常见途径。但因药物注射导致的针刺伤依然存在,护士是针刺伤的高危人群,存在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风险。虽然目前对针刺伤的防范研究较多,应对方式主要为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使用锐器盒、禁止医疗废物毁型、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等等。

目前,在临床中发现因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处置而裸露在外的针头使得针刺伤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要想从源头上解决针刺伤的问题,势必在注射针头处寻找解决答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针刺伤式针头,包括:针座、钢针和保护套;其中,所述保护套的一端与所述针座连接;所述钢针设置在所述保护套内;所述钢针和所述针座固定连接,两者的输液通道相互连通;所述保护套包括多个伸缩套,所述伸缩套依次套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针刺伤式针头中,所述保护套包括三个按直径大小依次套接的所述伸缩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针刺伤式针头中,所述针座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最里层的所述伸缩套连接;所述针座上设置有弹簧释放按钮,所述弹簧释放按钮与所述弹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针刺伤式针头中,所述弹簧释放按钮的两侧设置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针刺伤式针头中,所述针座上套设有针帽,所述针帽呈锥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针刺伤式针头中,所述弹簧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针刺伤式针头中,所述保护套采用医用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针刺伤式针头,通过在针座处改进装置,采用可弹式保护套,隔离了裸露在外的针头,有效避免了针刺伤的危险,杜绝了血液传染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针刺伤式针头中保护套拉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针刺伤式针头中保护套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条件、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针刺伤式针头,有效避免了针刺伤的危险,其包括:针座1、钢针2和保护套3。

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套3的一端与针座1固定连接,其内部设置钢针2,钢针2和针座1固定连接,两者的输液通道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套3包括多个伸缩套,伸缩套依次套接。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防针刺伤式针头包括:针座1、钢针2和保护套3。

本实施例中,保护套3为三个按直径大小依次套接的伸缩套,直径最大的伸缩套一端与针座1固定连接,其内部设置钢针2,钢针2与针座1连通。

本实施例中,针座1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与最里层直径最小的伸缩套连接;针座1侧边上设置有弹簧释放按钮4,弹簧释放按钮4与弹簧连接。

本实施例中,弹簧释放按钮4的两侧设置有凸起11,其用于防止针帽影响到弹簧释放按钮4。

本实施例中,针座1上套设有针帽5,针帽5呈锥形,锥形的设计也同样有利于针帽5不会影响到弹簧释放按钮4。

本实施例中,钢针2的长度为2.8厘米,也可调整为其他长度。

本实施例中,保护套3完全收拢时的长度为钢针2长度的0.4倍,实际中也可调整为其他长度,只要不妨碍钢针的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保护套3完全拉伸时的长度为钢针2长度的1.2倍,实际中也可调整为其他长度,只要完全包裹住针头。

本实施例中,弹簧为不锈钢材质,保护套为医用材料。

本实施例中,弹簧由弹簧释放按钮4压缩并卡合在针座1中,当按下弹簧释放按钮4,可释放弹簧,使弹簧复原并将最里层的伸缩套向外顶出,三个伸缩套依次套接完全拉伸开来,能包裹住钢针2使针头不外露。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背离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