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甲状腺外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状腺外科用引流装置引流衣。
背景技术:
甲状腺肿物是颈部常见的肿瘤,由于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2-3天,不同程度的限制患者的活动,加大了患者的焦虑情绪,为护理工作带来更多的隐患和难度。许多患者在术后引流管放置过程中会有不同的不适症状。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中术后切口内出血,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h内,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观察切口出血以及引流管引流出血液情况,做好引流管护理,及时发现患者不适症状,给予对症处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护理工作。
传统固定方法均是用卡子固定将引流球固定于患者衣服上,在患者下床活动期间,由于引流管未得到有效固定,切口引流易受体位影响,易发生无效引流,极易发生脱管事件,增加护理工作难度,已形成护理安全一大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固定方法均是用卡子固定将引流球固定于患者衣服上,在患者下床活动期间,由于引流管未得到有效固定,切口引流易受体位影响,易发生无效引流,极易发生脱管事件,增加护理工作难度,已形成护理安全一大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甲状腺外科用引流装置及引流衣,通过将引流装置和引流衣结合起来,使得病人在引流过程中可以移动,不会造成脱管现象;同时,引流装置具有防回流的作用,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甲状腺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袋;引流管前端活动连接有弹性卡环,弹性卡环两侧连接颈部固定带,颈部固定带的两端部通过魔术扣连接,方便在插管的时候先将固定带推后,避免固定带的存在影响插管,插管后再将固定带推前,通过魔术扣固定在患者颈部;引流管管口的管壁具有对称的两道竖直切口,切口长2-3cm,切口的管壁上设有若干辅引流口,切口的存在使得插管的时候,管口的内径可以压缩,方便插管,插管后,利用管自身的弹性,可以扩大管口的内径,引流效果更好;引流管内设有若干防回流瓣,防止引流液回流;外壁套接有若干挂环,挂环上设有支柱,组合成两排支柱的结构,支柱和引流衣内的弹簧勾接在一起,起到固定作用,挂环间通过铁丝连接,铁丝的末端与套接在引流管两端的旋转环相连,在连接引流管和引流衣时,将支柱旋至两排弹簧的空隙中安装,安装后,通过旋转旋转环,带动挂环旋转,从而使得支柱与弹簧勾接在一起固定;引流管末端连接引流袋,引流袋顶端还设有负压器连接口,负压器连接口连接气囊或其他负压吸附装置,进行负压引流。
进一步的,引流管上设有刻度线,方便控制插管深度。
进一步的,引流管与引流袋可拆卸连接,便于清洗和更换零部件。
进一步的,颈部固定带上设有吸液层,吸液层内置有棉纱,棉纱可更换,用于吸附切口的渗液。
进一步的,引流管后端连接流速调节器后连接引流袋,可以控制引流流速。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衣,引流衣为为前端开口的背心式设计,衣领下方设有口袋,在从衣领到口袋的位置设有管状的引流管路,引流管路内设有对称且垂直于引流管的方向两排弹簧,在病人移动时,弹簧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引流管折起而造成脱管或闭塞。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衣通过拉链连接两个衣袖,天气冷时,可以穿上衣袖,更加保暖。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确定引流位置,根据引流位置确定进管深度,然后将支柱旋至两排弹簧的空隙中安装,安装后,通过旋转旋转环,带动挂环旋转,从而使得支柱与弹簧勾接在一起固定,最后将颈部固定带与患者颈部固定,固定引流装置。然后,负压器连接口连接气囊或其他负压吸附装置,进行负压引流。引流结束后,将颈部固定带解开拆卸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引流装置与引流衣配套使用,引流衣内配有弹簧,在病人移动时,弹簧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引流管折起而造成闭塞。
2.通过颈部固定带将引流管与患者颈部固定,进一步加强引流装置的稳定性,防止脱管。
3.设有防回流瓣和流速调节器,能够防止引流液回流造成的感染和控制引流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回流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引流管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引流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引流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2-引流袋,3-颈部固定带,4-辅引流口,5-防回流瓣,6-挂环,7-支柱,8-旋转环,9-负压器连接口,10-流速调节器,11-引流衣,12-口袋,13-引流管路,14-弹簧,15-衣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甲状腺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引流袋2;引流管1前端活动连接有弹性卡环,弹性卡环两侧连接颈部固定带3,颈部固定带3的两端部通过魔术扣连接,方便在插管的时候先将固定带推后,避免固定带的存在影响插管,插管后再将固定带推前,通过魔术扣固定在患者颈部;引流管1管口的管壁具有对称的两道竖直切口,切口长2-3cm,切口的管壁上设有若干辅引流口4,切口的存在使得插管的时候,管口的内径可以压缩,方便插管,插管后,利用管自身的弹性,可以扩大管口的内径,引流效果更好;引流管2内设有若干防回流瓣5,防止引流液回流;外壁套接有若干挂环6,挂环上设有支柱7,组合成两排支柱的结构,支柱7和引流衣11内的弹簧14勾接在一起,起到固定作用,挂环6间通过铁丝连接,铁丝的末端与套接在引流管2两端的旋转环8相连,在连接引流管2和引流衣11时,将支柱7旋至两排弹簧的空隙中安装,安装后,通过旋转旋转环8,带动挂环旋转,从而使得支柱7与弹簧勾接在一起固定;引流管2末端连接引流袋2,引流袋2顶端还设有负压器连接口9,负压器连接口连接气囊或其他负压吸附装置,进行负压引流。
颈部固定带3上设有吸液层,吸液层内置有棉纱,棉纱可更换,用于吸附切口的渗液。
引流管1后端连接流速调节器10后连接引流袋2,可以控制引流流速。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衣,引流衣11为为前端开口的背心式设计,衣领下方设有口袋12,在从衣领到口袋12的位置设有管状的引流管路13,引流管路13内设有对称且垂直于引流管1的方向两排弹簧14,在病人移动时,弹簧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引流管折起而造成脱管或闭塞。
实施例2:
进一步的,引流管1上设有刻度线,方便控制插管深度。
进一步的,引流管1与引流袋2可拆卸连接,便于清洗和更换零部件。
所述引流衣11通过拉链连接两个衣袖15,天气冷时,可以穿上衣袖,更加保暖。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确定引流位置,根据引流位置确定进管深度,然后将支柱旋至两排弹簧的空隙中安装,安装后,通过旋转旋转环,带动挂环旋转,从而使得支柱与弹簧勾接在一起固定,最后将颈部固定带与患者颈部固定,固定引流装置。然后,负压器连接口连接气囊或其他负压吸附装置,进行负压引流。引流结束后,将颈部固定带解开拆卸即可。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1.引流装置与引流衣配套使用,引流衣内配有弹簧,在病人移动时,弹簧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引流管折起而造成闭塞。
2.通过颈部固定带将引流管与患者颈部固定,进一步加强引流装置的稳定性,防止脱管。
3.设有防回流瓣和流速调节器,能够防止引流液回流造成的感染和控制引流速度。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结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等行为皆属于侵权,其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