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7117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脑血管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缺血预适应训练仪。



背景技术:

目前,近年来有缺血预适应理论出现,并经临床实验验证。其原理是通过重复压迫肢体并阻断肢体血流的方式,激发集体组织细胞的抗缺血潜能,提高组织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发时对肌体的损伤,降低猝死和中风发生率。此种方法作为一种便携式缺血预适应训练仪无创训练,广泛适用于心脑缺血病患者和高危人群,也可作为一般人员的保健训练方法。

在此基础上,市场上有针对性的医疗器械缺血预适应仪出现,其结构大多包含气泵、可充气的臂带、电磁阀、控制电路板等。患者在肢体上佩戴臂带,然后控制电路板控制气泵对臂带进行充气,使臂带膨胀对肢体造成挤压,当臂带内压力到达一定值时,臂带可完全阻断血流,造成肢体末端缺血;持续一段时间后,再控制电磁阀等进行泄气,使臂带内压力降低,血流恢复。如此反复,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

由此表明,现有的缺血预适应仪的一个关键步骤是使气泵对臂带充气。目前该步骤的实现方法是在机壳内设置置气泵,气泵通过管路连接臂带,进而形成充气气道,且所述管路经常采用充气管来实现,由于充气管设置于机壳外部,患者使用时需要将机壳放置于桌面等固定平面,若患者需要起身活动,需要闲置的手臂握持住机壳,一方面,上述结构限制了患者自由,另一方面,充气管设置在机壳外部,存在充气管挂在桌面等固定面的尖部,进而影响缺血预适应训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缺血预适应训练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包括机壳组件和臂带,所述机壳组件固定设置于臂带上,所述机壳组件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气体泵、通断模块和控制电路板,所述压力传感器、气体泵和通断模块通过管路实现气体连通,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线路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气体泵、通断模块连接,所述臂带与气体泵通过管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臂带通过充气管与气体泵的管路连通,且所述充气管设置于机壳组件内部。通过上述设置,将充气管隐藏设置于机壳组件内部,不占用外部空间,进而不影响使用者对机壳组件进行操作。

优选的,所述机壳组件与臂带卡扣连接。通过将机壳组件和臂带卡扣连接,方便拆卸,当机壳组件或者臂带出现故障时,方便将故障部件拆卸维修。

优选的,所述机壳组件与臂带螺钉连接。通过将机壳组件和臂带螺钉连接,固定效果较好,即使使用者进行大幅度活动,机壳组件也不会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缺血预适应结构将机壳组件固定设置于臂带上,解放了双臂,不影响使用者的活动,更加便携;

2.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到臂带出现的泄压和增压的情况,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将充气管设置于机壳组件内部,避免充气管置于机壳外部造成与桌面尖部刮擦进而影响缺血预适应训练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壳组件与臂带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壳组件,2.臂带,3.控制电路板,4.通断模块,5.压力传感器,6.气体泵,7.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包括机壳组件1和臂带2,所述机壳组件1固定设置于臂带2上,如图2所示,所述机壳组件1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5、气体泵6、通断模块4和控制电路板3,所述压力传感器2、气体泵6和通断模块4通过管路实现气体连通,所述控制电路板3通过线路分别与压力传感器5、气体泵6、通断模块4连接,所述臂带2与气体泵6通过管路连通。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臂带2通过充气管7与气体泵6的管路连通,且所述充气管设置于机壳组件1内部。通过上述设置,充气管隐藏设置于机壳组件1内部,不占用外部空间,进而不影响使用者对机壳组件进行操作。

所述机壳组件1与臂带2卡扣连接。通过将机壳组件和臂带卡扣连接,方便拆卸,当机壳组件或者臂带出现故障时,方便将故障部件拆卸维修。

所述机壳组件1与臂带2螺钉连接。通过将机壳组件和臂带螺钉连接,固定效果较好,即使使用者进行大幅度活动,机壳组件也不会掉落。

使用时,使用者将臂带固定在手臂上,由于机壳组件固定于臂带上,使用者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时,不再受限于机壳组件的位置,可自由行走。

传统的缺血预适应仪将臂带和机壳组件是分离的,通过管路连接,且管路很长,使用时臂带佩戴使用者身体上,但机壳需固定放置,使用者不能移动。因此,与现有缺血预适应仪相比,本申请的缺血预适应仪使用更加灵活,更加便携,实用性较强。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