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显影鼻腔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9204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显影鼻腔支架。



背景技术:

鼻腔粘连是鼻腔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鼻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为了防止此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在鼻腔内反复多次放置凡士林油纱条以分隔鼻腔粘膜。缺点:其一是造成鼻通气障碍,通过鼻肺反射,致肺功能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病人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咽干,并影响进食和睡眠。其二是鼻腔引流障碍,容易引起感染,造成粘膜愈合延缓;因此设计出了鼻腔支架。但是有一些患者,特别是儿童会把鼻腔支架吞入口中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使用舒服且还能协助定位的鼻腔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显影鼻腔支架,包括支撑主体和纱布层,所述支撑主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撑主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撑主体两端面的通气孔;所述支撑主体外侧面上覆盖有所述纱布层;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能在X光下显影的显影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支撑主体上设置能在X光下显影的显影线,在手术中能协助定位,在微创科手术能在穿刺初始及穿刺进行中全程对穿刺方向的错误进行判断并调节纠错,适应范围广,成本低,安全可靠;而且一但被儿童等吞咽后,能通过X光照射找到,便于救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所述显影线沿所述支撑主体轴线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显影线埋设在所述支撑主体内。

优选的,所述显影线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显影线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内表面。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线,所述支撑主体为两个,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撑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主体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支撑主体通过一根连接线连接,能够防止鼻腔支架插入鼻孔内过深,而且在将鼻腔支架取出时,可以通过拖拽连接线来完成。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支撑主体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主体的长度为15~30mm。

优选的,所述支撑主体的外径为5~10mm。

优选的,所述纱布层通过粘合剂粘连在所述支撑主体外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主体由硅胶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显影鼻腔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撑主体,2、通气孔,3、纱布层,4、连接线,5、显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可显影鼻腔支架,包括两个支撑主体1和连接线4, 支撑主体1为圆柱形结构。支撑主体1内设置有贯穿支撑主体1两端面的通气孔2;在实际应用时,通气孔2的中心轴线与支撑主体1的中心轴线重合。支撑主体1外侧面上覆盖有纱布层3;在实际应用时,纱布层3通过粘合剂粘连在支撑主体1外侧面上。连接线4的一端与一个支撑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线4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主体1固定连接。

在支撑主体1上、沿支撑主体1轴线方向设置有显影线5;在实际应用中,显影线可以埋设在支撑主体1内,也可以设置在支撑主体1的外表面,或者也可以设置在支撑主体1的内表面。

在实际应用中,支撑主体1由硅胶一体成型支撑。

在实际应用中,支撑主体1的长度为15~30mm;支撑主体1的外径为5~1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