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肱外固定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0489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肩肱外固定夹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护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肩肱外固定夹板。



背景技术: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肱骨近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在大小结节连线以下至胸大肌止点以上的部位,属关节外骨折。目前对肱骨外科颈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肱骨外科颈骨折大部分为稳定性骨折,传统治疗保守治疗为首选,特别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手术治疗有其限制性,采用保守治疗多数可取得满意疗效。

单纯肱骨外科颈骨折一般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对移位较大者可采用C臂X光机透视下复位。但因为解剖位置紧靠肩关节,肱骨外科颈骨折整复相对容易,但固定困难目前保守治疗临床上有夹板、U型石膏、牵引、单肩“8”字绷带固定等固定复位方法,

但是以上方法有固定操作繁琐、舒适性低、维持复位困难、骨折易移位、限制早期肩关节康复运动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操作简便、舒适性佳、维持复位可靠的肩肱外固定夹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肩肱外固定夹板,包括带体、若干夹板以及若干夹板绑带,所述带体包括上臂固定部,所述上臂固定部具有可紧固包绕于上臂外侧的上臂固定翼,所述夹板包括芯板和包覆在所述芯板表层的包层,所述芯板可手动弯折而发生塑性变形,所述夹板绑带可将各夹板并排沿手臂方向绑缚于已紧固包绕于上臂外侧的上臂固定翼的外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芯板为铝板,所述包层为棉垫,所述包层的外表面为可粘附粘扣的毛面,夹板在一侧包层的表面设有粘扣,所述夹板绑带为弹性带,夹板绑带的两端设有粘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带体还包括肩部固定部,所述肩部固定部具有可搭于肩部并分别由身前、后身后向对侧腋下伸出的肩部固定翼,两肩部固定翼的端部通过可绕过对侧腋下的固定翼绑带相连,所述上臂固定部的顶部收窄并形成与肩部固定部相连的过渡连接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臂固定翼包括可由前侧包绕于上臂外侧的前翼和可由后侧包绕于上臂外侧的后翼,所述前翼和后翼对称设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翼和/或后翼上设有可将上臂固定部紧固包绕于上臂外侧的绑带。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翼绑带上套装有减压套。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带体的外表面为可粘附粘扣的毛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可倾斜连接在上臂固定部和肩部固定部间的角度调节绑带,角度调节绑带的两端设有粘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肩部固定翼的端部设有连接固定翼绑带的日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带体上臂固定部的上臂固定翼紧固包绕于骨折位置的上臂外侧,形成衬底,对骨折位置初步固定,然后通过夹板绑带将各夹板并排沿手臂方向绑缚于上臂固定翼的外侧,在衬底的外侧形成夹板支护,完成对骨折位置的刚性再固定。本实用新型固定操作简便、舒适性佳、维持复位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体展开平铺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体对折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板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板结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板绑带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4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一种肩肱外固定夹板,包括带体1、若干夹板7以及若干夹板绑带8,所述带体1包括上臂固定部11,所述上臂固定部11具有可紧固包绕于上臂外侧的上臂固定翼13,所述夹板7包括芯板71和包覆在所述芯板71表层的包层72,包层72避免芯板71外露,所述芯板71可手动弯折而发生塑性变形,所述夹板7绑带可将各夹板7并排沿手臂方向绑缚于已紧固包绕于上臂外侧的上臂固定翼13的外侧。

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带体上臂固定部11的上臂固定翼13紧固包绕于骨折位置的上臂外侧,形成衬底,对骨折位置初步固定,然后将各夹板7根据上臂长度进行弯折,使夹板7发生塑性变形,再通过夹板绑带8将各夹板7并排沿手臂方向绑缚于上臂固定翼13的外侧,从而在衬底的外侧形成夹板支护,完成对骨折位置的刚性再固定。整个过程操作简便、舒适性佳、维持复位可靠。

其中,参见图3、图4,所述芯板71优选为铝板,铝板材质轻,塑性好,而且自身的强度能够满足维持复位的需要。所述包层72为棉垫,棉垫质地松软,可避免铝板划伤患者,所述包层72的外表面为可粘附粘扣的毛面,夹板7在一侧包层的表面设有粘扣。参见图5,所述夹板绑带8为弹性带,夹板绑带8的两端设有粘扣,夹板绑带8拉长后环绕绑紧在夹板7外侧,并通过两端的粘扣锁紧,从而依靠自身弹性保证夹板7紧固的持久性。

参见图1、图2,所述带体1还包括肩部固定部12,所述肩部固定部12具有可搭于肩部并分别由身前、后身后向对侧腋下伸出的肩部固定翼14,两肩部固定翼14的端部通过可绕过对侧腋下的固定翼绑带2相连,作为优选,所述肩部固定翼12的端部设有连接固定翼绑带2的日扣3,固定翼绑带2可通过日扣3灵活调整长度,从而适合不同体型的患者。所述固定翼绑带2上套装有减压套4,减压套4具有比固定翼绑带2带体更宽的尺寸,从而可保证固定翼绑带2绕过对侧腋下时,能够减轻对于腋下皮肤的压力。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肩部固定部12搭于肩部,肩部固定翼14分别由身前、后身后斜向对侧腋下伸出,并通过绕过对侧腋下的固定翼绑带2绑紧相连,而上臂固定部11的上臂固定翼13则紧固包绕于上臂外侧,至此完成整个带体1在肩肱外侧的绑扎固定。

其中,所述上臂固定部11的顶部收窄并形成与肩部固定部12相连的过渡连接部15,过渡连接部15可适应上臂固定部11和肩部固定部12间的摆角调整。

所述上臂固定翼13包括可由前侧包绕于上臂外侧的前翼和可由后侧包绕于上臂外侧的后翼,所述前翼和后翼对称设置,使其能够满足左右两侧肱骨近端骨折的使用要求。所述前翼和/或后翼上设有可将上臂固定部紧固包绕于上臂外侧的绑带5,绑带5并排设置两根,绑带5的端部设有粘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带体1的外表面为可粘附粘扣的毛面,带体1的边缘设置包边,该毛面可供多种具有粘扣的肱骨固定部件直接贴附于其上,固定方便快捷。

还包括可倾斜连接在上臂固定部11和肩部固定部12间的角度调节绑带6,角度调节绑带6的两端设有粘扣,角度调节绑带在上臂固定部11和肩部固定部12间倾斜设置,可以对上臂固定部11的张角进行限位固定,避免肱骨移位。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