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交叠式粘扣的收腹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041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交叠式粘扣的收腹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美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塑形收腹带。



背景技术:

在市面上,现有的塑身收腹带多采用粘扣进行紧固,粘扣的设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体粘扣设计,此类型的魔术粘扣设置在收腹带的一端,使用时可以将腹部整体包覆在收腹带里,紧固效果好,但由于是整体粘贴,无法针对性地对具体部位加强收紧力。另一种是独立粘扣设计,其采用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粘贴耳,每个粘贴耳均可以进行紧固粘贴,可以方便调节不同位置的松紧力。但由于平行设置的粘贴耳之间存有缝隙,因此收紧时相邻粘贴耳之间的缝隙会有赘肉鼓,既不美观,也会影响收腹效果。

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种不易产生形变,使用灵活,可针对特定位置加强紧固的收腹带,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交叠式粘扣的收腹带,包括腰位部、侧位部和若干粘贴耳,腰位部分别通过弹性连接部与侧位部和若干粘贴耳缝合在一起,其中,最上方粘贴耳和最下方粘贴耳分别交叠设置在中间粘贴耳之上,并处于收腹带的最外侧。

优选地,收腹带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粘贴耳、第二粘贴耳和第三粘贴耳,其中第一粘贴耳和第三粘贴耳分别交叠设置在第二粘贴耳之上,并处于收腹带的最外侧。

优选地,收腹带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粘贴耳、第二粘贴耳、第三粘贴耳和第四粘贴耳,其中第三粘贴耳位于收腹带最内侧,第二粘贴耳和第四粘贴耳交叠设置在第三粘贴耳之上,第一粘贴耳交叠设置在第二粘贴耳之上,且第一粘贴耳和第四粘贴耳处于收腹带的最外侧。

优选地,收腹带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粘贴耳、第二粘贴耳、第三粘贴耳、第四粘贴耳和第五粘贴耳,其中第四粘贴耳位于收腹带最内侧,第三粘贴耳交叠设置在第四粘贴耳之上,第二粘贴耳交叠设置在第三粘贴耳之上,第一粘贴耳交叠设置在第二粘贴耳之上,第五粘贴耳交叠设置在第三粘贴耳和第四粘贴耳之上,且第一粘贴耳和第五粘贴耳处于收腹带的最外侧。

优选地,每个粘贴耳的宽度为10-18cm,相邻两个粘贴耳交叠部分的宽度为2-15cm;所述粘贴耳所在的收腹带前片高度为26-32cm。

优选地,收腹带还包括一加强带,加强带的两端分别缝制在弹性连接部上。

优选地,所述侧位部、腰位部和粘贴耳包括如下结构:棉纱布/棉纱布/的确良布/棉纱布/棉纱布,其中相邻两层棉纱布缝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部包括中间层的弹性网状材料和缝设于所述弹性网状材料上、下面的棉纱布。

优选地,所述弹性网状材料为一整体结构,其厚度为0.08cm-0.13cm,所述弹性网状材料上具有若干个网孔,孔径为0.3cm-0.6cm,相邻网孔的中心间距为0.3cm-0.5cm。

优选地,所述弹性网状材料为松紧带或弹力网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交叠式粘扣的收腹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交叠设置的粘贴耳,能有效的对收紧部位进行定位,对特殊位置进行加强收紧,可以针对胃部和腹部分别调紧收紧粘贴耳,收腹效果明显。

2、收腹带后片下摆采用弧度设计,符合人体臀部曲线,避免由于臀围宽于腹围影响收紧而导致收腹带上下移动。

3、利用95%以上棉纱布制作成收腹带的面料,具有健康、透气、吸汗的优点,在纱布面料中间夹装一层的确良布,达到优异的定型效果,并具有使用寿命长、缩水率小的优点。

4、弹性连接部采用棉纱布夹装整体弹性网状材料的特殊设计,在保证弹力效果的同时,增加了透气性,增强了体感舒适度,保证了弹性连接部长期使用而不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粘扣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粘扣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中粘扣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腰位部,2-侧位部,3-粘扣部,4-弹性连接部,5-加强带,31-第一粘贴耳,32-第二粘贴耳,33-第三粘贴耳,34-第四粘贴耳,35-第五粘贴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2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塑形收腹带,包括腰位部1、侧位部2和粘扣部3,腰位部1分别通过弹性连接部4与侧位部2和粘扣部3缝合在一起,所述侧位部2、腰位部1和粘扣部3包括如下结构:棉纱布/棉纱布/的确良布/棉纱布/棉纱布,其中相邻两层棉纱布缝合在一起。的确良布7具有良好的成型效果,能够保证收腹带长期使用不易变形。加强带5的两端分别缝制在弹性连接部4上,起到加强收紧的作用。

图2具体显示了粘扣部3的主要结构,其中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粘贴耳31、第二粘贴耳32、第三粘贴耳33和第四粘贴耳34,其中第三粘贴耳33位于收腹带最内侧,用于定位收腹带在腹部的相应位置。第二粘贴耳32和第四粘贴耳34交叠设置在第三粘贴耳33之上,第二粘贴耳32起到定位和收紧胃部的作用,第四粘贴耳34起到加强收紧腹部的作用。第一粘贴耳31交叠设置在第二粘贴耳32之上,起到加强收紧胃部的作用。第一粘贴耳31和第四粘贴耳34处于收腹带的最外侧。

使用时,首先粘紧第三粘贴耳33,然后再粘紧第二粘贴耳32,然后依次粘紧第四粘贴耳34和第一粘贴耳31,这样可以保证对整个腹部进行有效的收紧,特别是交叠部分得到了加强收紧,并且不会出现有赘肉从收腹带的缝隙中鼓出,整体穿戴美观。此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不同粘贴耳的收紧强度,对不同位置的包覆做针对性的调整。

收腹带的前片高30cm,每个粘贴耳的最宽处宽度为15,交叠部分的宽度为5-8cm。

为符合人体臀部曲线设计,避免臀围宽于腹围影响收紧和收腹带上下窜动,收腹带后片下摆采用弧度设计。

弹性连接部包括中间层的弹性网状材料和缝设于所述弹性网状材料上下面的棉纱布。所述弹性网状材料为一整体结构,其上具有若干个网孔。所述弹性网状材料优选为松紧带或弹力网纱,厚度为0.08cm-0.13cm,相邻网孔的中心间距为0.3cm-0.5cm。网孔可以为任意形状,优选为椭圆形或圆形,当为圆形时,网孔的孔径为0.3cm-0.6cm。由于选用一整体的松紧带或弹力网纱,在具有良好弹性的同时能够保证长期拉伸过程中不变形,使收腹带整体完整。同时弹性网状材料上具有网孔,保证了穿着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同时还减轻了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收腹带两侧与身体接触的部位全部采用棉纱布,提升了佩戴的舒适度。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粘结部3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粘贴耳31、第二粘贴耳32和第三粘贴耳33,其中第二粘贴耳32位于收腹带最内侧,用于定位和收腹。第一粘贴耳31和第三粘贴耳33交叠设置在第二粘贴耳32之上,第一粘贴耳31起到收紧胃部的作用,第三粘贴耳33起到收紧腹部的作用。第一粘贴耳31和第三粘贴耳33处于收腹带的最外侧。

使用时,首先粘紧第二粘贴耳32,然后再粘紧第三粘贴耳33,然后粘紧第一粘贴耳31,这样可以保证对整个腹部进行有效的收紧,特别是交叠部分得到了加强收紧,并且不会出现有赘肉从收腹带的缝隙中鼓出,整体穿戴美观。此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不同粘贴耳的收紧强度,对不同位置的包覆做针对性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收腹带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粘结部3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粘贴耳31、第二粘贴耳32、第三粘贴耳33、第四粘贴耳34和第五粘贴耳35,其中第四粘贴耳34位于收腹带最内侧,用于定位。第三粘贴耳33交叠设置在第四粘贴耳34之上,第三粘贴耳33起到定位和加强收紧腹部的作用。第二粘贴耳32交叠设置在第三粘贴耳33之上,第二粘贴耳32起到收紧胃部的作用。第一粘贴耳31交叠设置在第二粘贴耳32之上,起到加强收紧胃部的作用。第五粘贴耳35交叠设置在第四粘贴耳34和第三粘贴耳33之上,起到加强收紧腹部的作用。第一粘贴耳31和第五粘贴耳35处于收腹带的最外侧。

使用时,首先粘紧第四粘贴耳34,然后依次粘紧第三粘贴耳33,第二粘贴耳32、第五粘贴耳35和第一粘贴耳31,这样可以保证对整个腹部进行有效的收紧,特别是交叠部分得到了加强收紧,并且不会出现有赘肉从收腹带的缝隙中鼓出,整体穿戴美观。此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不同粘贴耳的收紧强度,对不同位置的包覆做针对性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收腹带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当然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