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艾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64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艾灸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盒,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艾灸盒。



背景技术:

艾灸盒疗法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利用艾绒在燃烧中产生艾火的穿透力和辐射作用对穴位进行湿热刺激,由于艾叶中有种特殊的药物成分,熏灼经络时透过药物渗透,增强免疫功能,对患者的经终穴位灸烤,有湿补脾肾、通经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对风湿引起的手足疼痛、麻痹,关节痛,痛经疾病,按穴位施灸,效果明显,使用艾灸盒湿灸时更安全,湿灸更稳定,相同的艾条使用时间更持久,防治高血压,而且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现有的艾灸盒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用时,医护人员需先将艾灸棒点燃,再将点燃的艾灸棒放入艾灸盒内,在放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部皮肤易被艾灸棒烫伤,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艾灸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艾灸盒,来解决目前传统的艾灸盒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艾灸盒,包括盒体、支架、第一隔板、导向槽、卡套、导向孔、导向杆、推板、弹簧、连杆、过滤网、排风扇、收纳盒、第一盒盖、第一锁扣、第二盒盖、第二锁扣、绑带、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所述的支架位于盒体内部上端,所述的支架与盒体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隔板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隔板位于支架顶部,所述的第一隔板与支架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槽位于第一隔板中端两侧,所述的卡套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卡套位于支架顶部,所述的卡套与导向槽滑动相连,所述的导向孔位于第一隔板内部上下端,所述的导向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导向杆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导向杆贯穿盒体前端上侧,所述的导向杆与导向孔滑动相连,所述的推板位于导向杆前端,所述的推板与导向杆螺纹相连,所述的弹簧位于推板背部下端,所述的弹簧一端与推板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弹簧另一端与第一隔板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杆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连杆位于推板背部底端,所述的连杆一端与推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杆另一端与卡套螺纹相连,所述的过滤网位于盒体内部下端,所述的过滤网与盒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排风扇位于盒体内部两侧下端,所述的排风扇与盒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收纳盒位于盒体两侧下端,所述的收纳盒与盒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盒盖位于收纳盒外壁,所述的第一盒盖与收纳盒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锁扣位于收纳盒顶部,所述的第一锁扣与收纳盒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盒盖位于盒体顶部,所述的第二盒盖与盒体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锁扣位于盒体右侧上端,所述的第二锁扣与盒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绑带位于盒体两侧下端,所述的绑带与盒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位于绑带外壁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绑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位于绑带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绑带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盒体前端下侧还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隔板与盒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隔板前端左侧还设有第一定时器,所述的第一定时器与第二隔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隔板前端中侧还设有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与第二隔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隔板前端右侧还设有第二定时器,所述的第二定时器与第二隔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隔板前端下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第二隔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盒体内部中端两侧还设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与盒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盒体背部上端还设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与盒体转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两端还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的第一磁铁与盖板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盒体背部上侧两端还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的第二磁铁与盒体胶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艾灸盒,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解开第二锁扣,再手握第二盒盖,并将第二盒盖打开,医护人员再将剪裁好的艾灸棒依次放入卡套内,在第一隔板的作用下,使得放入盒体内的艾灸棒摆放整齐,当艾灸棒摆放好后,医护人员再手握盖板,将盖板打开,此时医护人员可用手推动推板,使推板带动连杆推动卡套连同艾灸棒做由内向外移动,当艾灸棒的一端从盒体内移出后,医护人员再点燃所移出盒体一端的艾灸棒,当艾灸棒点燃后,医护人员手放推板,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推板带动连杆拉动卡套连同艾灸棒复位即艾灸棒整体移至盒体内,医护人员再将盖板盖上,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使得盖板与盒体连接稳固,同时,医护人员将第二盒盖关闭并锁上第二锁扣,使得第二盒盖和盒体连接稳固,通过以上方式,最终使得艾灸棒处于被点燃的状态并放置于盒体内,根据实际艾灸情况,若患者需要背部艾灸治疗,此时医护人员将绑带缠绕于患者背部,使盒体底部与患者背部相接触,再将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相互粘贴,在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相互粘贴的作用下,使得患者所需艾灸的部位与该装置连接牢固,提高了患者随身携带的便捷性,此时燃烧的艾灸棒所挥发的气体透过过滤网对患者所需治疗的部位进行艾灸,在艾灸过程中,医护人员打开第一定时器,当患者艾灸的时间达到第一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值时,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其目的是为了提示患者或医护人员艾灸治疗时间已到,需将该装置取下,同时,在艾灸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打开第二定时器,通过第二定时器,使得排风扇被间断性的开启,排风扇有效的将艾灸棒燃烧后的粉末即灰烬排入收纳盒内,防止灰烬将过滤网堵塞而影响了患者的正常艾灸治疗,提高了患者艾灸治疗的效率,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只需解开第一锁扣再打开第一盒盖,再将收纳盒内的灰烬倒入指定区域即可,该多功能艾灸盒,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医护人员可先将艾灸棒放入艾灸盒内,再点燃艾灸棒,防止了艾灸棒烫伤医护人员手部皮肤的现象发生,对医护人员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导向孔和导向杆是为了提高了推板运动的稳定性,蓄电池是为了给第一定时器、报警器和第二定时器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第二隔板是为了防止第一定时器、报警器、第二定时器和蓄电池因艾灸棒燃烧的温度而受到使用影响,对第一定时器、报警器、第二定时器和蓄电池起到保护作用,限位块是为了限制支架在盒体内摆放的位置,对支架起到限位和定位作用,导向槽是为了提高卡套移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艾灸盒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多功能艾灸盒的局部后视图;

图3是多功能艾灸盒的局部前视图;

图4是支架、第一隔板和卡套的剖视图;

图5是导向杆和导向孔的连接剖视图;

图6是导向槽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盒体 1 支架 2

第一隔板 3 导向槽 4

卡套 5 导向孔 6

导向杆 7 推板 8

弹簧 9 连杆 10

过滤网 11 排风扇 12

收纳盒 13 第一盒盖 14

第一锁扣 15 第二盒盖 16

第二锁扣 17 绑带 18

第一魔术贴 19 第二魔术贴 20

第二隔板 101 第一定时器 102

报警器 103 第二定时器 104

蓄电池 105 限位块 106

盖板 107 第一磁铁 108

第二磁铁 109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多功能艾灸盒,包括盒体1、支架2、第一隔板3、导向槽4、卡套5、导向孔6、导向杆7、推板8、弹簧9、连杆10、过滤网11、排风扇12、收纳盒13、第一盒盖14、第一锁扣15、第二盒盖16、第二锁扣17、绑带18、第一魔术贴19、第二魔术贴20,所述的支架2位于盒体1内部上端,所述的支架2与盒体1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隔板3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隔板3位于支架2顶部,所述的第一隔板3与支架2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槽4位于第一隔板3中端两侧,所述的卡套5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卡套5位于支架2顶部,所述的卡套5与导向槽4滑动相连,所述的导向孔6位于第一隔板3内部上下端,所述的导向孔6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导向杆7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导向杆7贯穿盒体1前端上侧,所述的导向杆7与导向孔6滑动相连,所述的推板8位于导向杆7前端,所述的推板8与导向杆7螺纹相连,所述的弹簧9位于推板8背部下端,所述的弹簧9一端与推板8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弹簧9另一端与第一隔板3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杆10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连杆10位于推板8背部底端,所述的连杆10一端与推板8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杆10另一端与卡套5螺纹相连,所述的过滤网11位于盒体1内部下端,所述的过滤网11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排风扇12位于盒体1内部两侧下端,所述的排风扇12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收纳盒13位于盒体1两侧下端,所述的收纳盒13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盒盖14位于收纳盒13外壁,所述的第一盒盖14与收纳盒13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锁扣15位于收纳盒13顶部,所述的第一锁扣15与收纳盒1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盒盖16位于盒体1顶部,所述的第二盒盖16与盒体1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锁扣17位于盒体1右侧上端,所述的第二锁扣17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绑带18位于盒体1两侧下端,所述的绑带18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魔术贴19位于绑带18外壁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一魔术贴19与绑带18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20位于绑带18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二魔术贴20与绑带18缝合相连,所述的盒体1前端下侧还设有第二隔板101,所述的第二隔板101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隔板101前端左侧还设有第一定时器102,所述的第一定时器102与第二隔板10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隔板101前端中侧还设有报警器103,所述的报警器103与第二隔板10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隔板101前端右侧还设有第二定时器104,所述的第二定时器104与第二隔板10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隔板101前端下侧还设有蓄电池105,所述的蓄电池105与第二隔板101螺纹相连,所述的盒体1内部中端两侧还设有限位块106,所述的限位块106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盒体1背部上端还设有盖板107,所述的盖板107与盒体1转动相连,所述的盖板107两端还设有第一磁铁108,所述的第一磁铁108与盖板107胶水相连,所述的盒体1背部上侧两端还设有第二磁铁109,所述的第二磁铁109与盒体1胶水相连。

该多功能艾灸盒,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解开第二锁扣17,再手握第二盒盖16,并将第二盒盖16打开,医护人员再将剪裁好的艾灸棒依次放入卡套5内,在第一隔板3的作用下,使得放入盒体1内的艾灸棒摆放整齐,当艾灸棒摆放好后,医护人员再手握盖板107,将盖板107打开,此时医护人员可用手推动推板8,使推板8带动连杆10推动卡套5连同艾灸棒做由内向外移动,当艾灸棒的一端从盒体1内移出后,医护人员再点燃所移出盒体1一端的艾灸棒,当艾灸棒点燃后,医护人员手放推板8,在弹簧9的作用下,使得推板8带动连杆10拉动卡套5连同艾灸棒复位即艾灸棒整体移至盒体1内,医护人员再将盖板107盖上,通过第一磁铁108和第二磁铁109使得盖板107与盒体1连接稳固,同时,医护人员将第二盒盖16关闭并锁上第二锁扣17,使得第二盒盖16和盒体1连接稳固,通过以上方式,最终使得艾灸棒处于被点燃的状态并放置于盒体1内,根据实际艾灸情况,若患者需要背部艾灸治疗,此时医护人员将绑带18缠绕于患者背部,使盒体1底部与患者背部相接触,再将第一魔术贴19和第二魔术贴20相互粘贴,在第一魔术贴19和第二魔术贴20相互粘贴的作用下,使得患者所需艾灸的部位与该装置连接牢固,提高了患者随身携带的便捷性,此时燃烧的艾灸棒所挥发的气体透过过滤网11对患者所需治疗的部位进行艾灸,在艾灸过程中,医护人员打开第一定时器102,当患者艾灸的时间达到第一定时器102所设定的时间值时,报警器103发出报警声,其目的是为了提示患者或医护人员艾灸治疗时间已到,需将该装置取下,同时,在艾灸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打开第二定时器104,通过第二定时器104,使得排风扇12被间断性的开启,排风扇12有效的将艾灸棒燃烧后的粉末即灰烬排入收纳盒13内,防止灰烬将过滤网11堵塞而影响了患者的正常艾灸治疗,提高了患者艾灸治疗的效率,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只需解开第一锁扣15再打开第一盒盖14,再将收纳盒13内的灰烬倒入指定区域即可,同时,导向孔6和导向杆7是为了提高了推板8运动的稳定性,蓄电池105是为了给第一定时器102、报警器103和第二定时器104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第二隔板101是为了防止第一定时器102、报警器103、第二定时器104和蓄电池105因艾灸棒燃烧的温度而受到使用影响,对第一定时器102、报警器103、第二定时器104和蓄电池105起到保护作用,限位块106是为了限制支架2在盒体1内摆放的位置,对支架2起到限位和定位作用,导向槽4是为了提高卡套5移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