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8914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



背景技术: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骨科运动医学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重建手术)也是骨科运动医学中常见的手术之一。在美国,2012年ACL重建的病例数约为25万。现国内常见方法有经胫骨隧道单束解剖重建ACL、过顶点技术重建ACL、经胫骨隧道双束解剖重建ACL、经胫骨隧道双束非解剖重建ACL。而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术中均需要使用前叉定位器,前叉定位器目前有两种,有指向孔部的前叉定位器和点对点的前叉定位器。其中,以指向孔部的前叉定位器多见。

现有前叉定位器往往先建立胫骨隧道后再建立股骨隧道。手术时间较长,失败率高;在建立胫骨隧道后如通过胫骨隧道无法建立股骨隧道时,往往需要增加前内侧操作通道的操作才能完成股骨隧道的建立,而且可能会损伤神经血管,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该术式学习曲线陡直,新手往往通过大量反复的临床实践才能获得相关的经验。而手术时间长主要原因源于胫骨隧道建立后股骨隧道调整并建立上的时间花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缩短手术时间的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包括:弓形定位器,在弓形定位器中设有供克氏针穿过以对其定向的克氏针导向通道,在弓形定位器的前端设有定位钩;激光装置,激光装置设置在弓形定位器的前端的前侧面上,并且激光装置的出光方向平行于克氏针导向通道的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激光装置环绕克氏针导向通道的环形出口边缘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激光装置的出光投射的光环的中心与克氏针导向通道的轴线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激光装置邻接或间隔地设置在克氏针导向通道的环形出口边缘的一侧;激光装置的出光投射的影像是空心环形或是实心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弓形定位器的前端设有第一导向孔,弓形定位器的后端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一导向孔的轴线与第二导向孔的轴线重合,以形成克氏针导向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弓形定位器的后端设有定位套筒,定位套筒限定出第二导向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定位套筒中可滑动地设置有克氏针套筒,克氏针套筒的后部构造为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能够抵靠在定位套筒的后端壁上,克氏针套筒的前端构造为锯齿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弓形定位器连接有把手,把手中设有电源,弓形定位器中设有电线,电线的一端连接于电源,另一端连接于激光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把手的顶部设有附加套管,附加套管的轴线平行于克氏针导向通道的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把手与弓形定位器可拆卸的连接,并且电源密封于把手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包括弓形定位器和激光装置,在弓形定位器中设有供克氏针穿过以对其定位的克氏针导向通道,在弓形定位器的前端设有定位钩,以在钻孔时更好的稳定骨隧道的方向。激光装置设置在弓形定位器的前端的前侧面上,激光装置的出光方向平行于克氏针导向通道的轴线。由此,能够先通过定位钩固定胫骨隧道的关节内位置,再通过激光装置在股骨预计点确立隧道方向,从而确定胫骨隧道外口的位置,使得胫骨隧道和股骨隧道同时建立,进而减少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神经损伤,并且能够提高手术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的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其中未示出克氏针套筒;

图2是图1中的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的右视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中穿设有克氏针的主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克氏针套筒;

图4和图5是使用图1中的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的原理参考图。

图中:

1:弓形定位器;2:克氏针;3:克氏针导向通道;4:激光装置;5:环形出口边缘;6:定位钩;7:第一导向孔;8:第二导向孔;9:定位套筒;10:前侧壁;11:把手;12:电源;13:电线;14:附加套管;15:克氏针套筒;16:限位结构;17:锯齿结构;A:克氏针导向通道的轴线;B:由后至前的方向;C:激光装置的出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文中所提到的“前”、“后”参图1和图3中以标号B标注的箭头的指向。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包括弓形定位器1和激光装置4。在弓形定位器1中设有克氏针导向通道3,该克氏针导向通道3供克氏针2穿过,并对克氏针2形成定位;在弓形定位器前端设有定位钩,在钻孔时更好的稳定骨隧道的方向。激光装置4设置在弓形定位器1的前端的前侧面上,激光装置4的出光方向平行于克氏针导向通道3的轴线(在图中以标记“A”示出)。

由此,能够先通过定位钩固定胫骨隧道的关节内位置,再通过激光装置在股骨预计点确立隧道方向,从而确定胫骨隧道外口的位置,使得胫骨隧道和股骨隧道同时建立,进而减少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神经损伤,并且能够提高手术精确度。其中,定位钩6方便把持软组织,起到定位及固定的作用,确定重建前叉韧带止点位置后,钩入韧带残端,使得克氏针导向通道的出口位置在重建韧带止点位置,从而确定克氏针2的出口位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弓形定位器1包括前自由端和后自由端,弓形定位器1的前端(即前自由端)设有第一导向孔7,弓形定位器1的后端(即后自由端)设有定位套筒9,定位套筒9限定出第二导向孔8,第一导向孔7的轴线与第二导向孔8的轴线重合,第一导向孔7和第二导向孔8形成了克氏针导向通道3。在上述结构中,克氏针2由后至前,先穿过第二导向孔8,再穿过第一导向孔7。

优选地,在定位套筒9中可滑动的设置有克氏针套筒15,克氏针套筒15固定骨隧道入口的软组织(如骨组织)。克氏针套筒15的后部构造为限位结构16,其能够抵靠在定位套筒9的后端壁上,以防止克氏针套筒15进入过深。克氏针套筒15的前端构造为锯齿结构17,用于固定胫骨隧道外口软组织,防止克氏针套筒15滑移。第二导向孔8能够供克氏针套筒15一起穿过。可理解,克氏针2穿过克氏针套筒15,第二导向孔8对克氏针套筒15的定位便是对克氏针2的定位。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激光装置4固定在弓形定位器1的前端的前侧壁10上。激光装置4环绕克氏针导向通道3的环形出口边缘5设置。其中,第一导向孔7的环形出口边缘即为克氏针导向通道3的环形出口边缘5,激光装置4环绕第一导向孔7的环形出口边缘设置。定位钩6设置在弓形定位器1的前端下方,也就是在克氏针导向通道3的出口下方,即第一导向孔7的下方,定位钩6朝向由前至后的方向(也就是从前端向后端)弯折伸出。

更加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向平行于克氏针导向通道3的轴线的平面投影内,激光装置4位于弓形定位器1的前端的前侧壁10上,并且与第一导向孔7前后错开;在向垂直于克氏针导向通道3的轴线的平面投影内,激光装置4环绕第一导向孔7的出口边缘。当然,此环绕设置可为邻接的或间隔的。

优选地,激光装置4的出光(在图4和图5中以标号“C”示出)投射的光环的中心与克氏针导向通道3的轴线重合。该光环为圆环。激光装置4为激光红外线发生器。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激光装置4可并非环绕克氏针导向通道3的环形出口设置,而是邻接或间隔的设置在克氏针导向通道3的环形出口边缘5的一侧,出光投射的影像可为空心环形(优选为圆环),也可以是实心形状(优选为圆形),只要保证激光装置4的出光方向平行于克氏针导向通道3的轴线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弓形定位器1连接有把手11,把手11中设有电源12(可为电池,优选地,电池可拆卸的设置在把手11中),弓形定位器1中设有电线13,电线13的一端延伸至电源12处并连接于电源12,另一端连接于激光装置4。其中,优选地,在把手11和弓形定位器1中埋设有放置电源12和电线13的通道。而弓形定位器1的包含前部的体部较细,以伸入关节腔内,当然,在不可能进入关节腔的部分可相对较粗,以方便抓取,图中仅表示结构而不表示尺寸。

进一步,把手11可与弓形定位器1可拆卸的连接,电源12密封在把手11中,即电源12在放入把手11之后就不能再从其中取出更换了,也就是,一个把手11仅适配一个电源12。例如,把手11设置有插头,插头与电源12连通。弓形定位器1上有与插头相匹配的插座。并且,插头插入插座时电路不接通,当把手11上旋时,插头在插座中转动,电路导通,激光装置4启动。这样设置,电源12和把手11每次装上去都是新的,电源及把手不容易带有细菌。

另外,把手11的顶部设有附加套管14,附加套管14的轴线平行于克氏针导向通道3的轴线。附加套管14可放置克氏针2,以便确定体内克氏针2的出针方向(如前叉韧带重建中,骨隧道方向为从内下至前上的,而在膝关节后部为神经血管束,如建立隧道时股骨隧道为外下象限,穿出股骨干的钻头很有可能损伤后部的血管神经,造成损伤,而附加套管14由于在体位与体内克氏针平行,确定克氏针穿出方向为外上象限),极大的避免了神经损伤,尤其是提供给初学者使用的时候。

如下描述上述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的操作过程(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重建):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驱血后麻醉下体格检查,确定后交叉韧带情况及有无合并其他损伤,常规建立前内侧及前外侧通路,初步清理后检查前交叉韧带情况,若确定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则取出关节镜,取自体半腱肌及股薄肌(自体肌腱效果好,其他方式不在此论述,)编织缝合置备韧带。

屈膝90°,从前内侧入路插入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定位于ACL胫骨隧道内口并用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的定位钩固定,打开激光装置开关,定位股骨隧道内口,确定后从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的后端装入克氏针套筒,确定皮肤开口,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直至骨面,用克氏针套筒抵住骨面(新手还需要装入14号的克氏针,确定出针方向位于股骨外上象限),再次确定屈膝角度为90°,再次确定胫骨隧道及股骨隧道的内口位置并调整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用克氏针套筒抵住骨面钻入克氏针,直至从股骨隧道中钻出。依据自体韧带的直径使用合适的钻头扩孔建立骨隧道,用Beneath针引导韧带进入隧道,固定后完成重建(固定的方式多种多样,韧带算法也各有不同,在此省略。)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定位导向器通过定位钩6和克氏针导向通道3确定胫骨隧道的关节内位置,再通过激光装置4在股骨预计建立隧道部位定位,从而确定胫骨开口的位置,同时可建立胫骨股骨隧道,在屈膝90°时建立前叉韧带隧道,避免了神经损伤、减少了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精确度,并且使得临床医师的手术操作更加的安全,简便。

当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相反方向置入克氏针,如先用定位钩6勾住股骨止点,用激光装置确定胫骨位置,从股骨端打入克氏针至胫骨端也可完成隧道的建立。

进一步地,此定位钩为反向指向股骨端的长定位钩,抵住股骨端,向下发射激光,定位胫骨位置,通过胫骨端打入克氏针亦可完成隧道的建立。

当然,无论定位钩的位于弓形定位器的哪个位置,无论定位器钩端是固定在股骨止点还是定位于胫骨的止点,无论克氏针是从股骨侧置入胫骨侧,还是从胫骨侧置入股骨侧,都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