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压疮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782阅读:10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应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压疮垫。



背景技术:

压疮在治疗、护理及康复过程中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征。压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多见于意识不清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多发于骶骨等骨隆凸处,早期预防比压疮形成更重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医用防压疮垫。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护理康复过程中压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压疮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压疮垫,其包括:下注水层、上注水层、注气层、突出部、下注水层充水管、上注水层充水管和注气层充气管,所述下注水层和上注水层注水后为圆柱结构,并连接在一起,连接处中间中空,用于放置注气层,且上注水层上存在和突出部形状一致的孔洞,所述突出部和注气层为一体结构,穿过上注水层,并高于上注水层上表面,所述下注水层充水管和上注水层充水管分别和下注水层及上注水层相连,并位于防压疮垫的同一侧,充水管方向相反,所述注气层充气管与注气层相连,位于防压疮垫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为圆形中间开长槽结构,长槽的一端位于圆形内,且通过圆心位置,保证人的骶尾部位于突出部的圆心长槽内,另一端位于圆形外,其充气充满后和上注水层呈梯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压疮垫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所述防压疮垫的结构组成和工作方式,利用水和气体的流动性,能够有效的防止压疮的出现,缓解行动不便患者的痛苦,该防压疮垫结构简单,牢固稳定,操作灵活,安全可靠,消毒后可多次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防压疮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下注水层;2-上注水层;3-注气层;4-突出部;5-下注水层充水管;6-上注水层充水管;7-注气层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依照这些详细的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各个不同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获得新的实施方式,或者替代某些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获得其它优选的实施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一种防压疮垫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防压疮垫的结构示意图,其由多个部分组成。所述防压疮垫包括:下注水层1、上注水层2、注气层3、突出部4、下注水层充水管5、上注水层充水管6和注气层充气管7,所述下注水层1和上注水层2注水后为圆柱结构,并粘结在一起,粘结处中间中空,用于放置注气层3,下注水层1和上注水层2采用透气不透水材质,且上注水层2上存在和突出部4形状一致的孔洞,所述突出部4为圆形中间开长槽结构,长槽的一端位于圆形内,且通过圆心位置,保证人的骶尾部位于突出部4的圆心长槽内,另一端位于圆形外,表层覆盖棉质材料,并和注气层3为一体结构,采用不透气材质,突出部4穿过上注水层2孔洞,并高于上注水层2上表面,其充气充满后和上注水层2呈梯形结构,所述下注水层充水管5和上注水层充水管6分别和下注水层1及上注水层2相连,并位于防压疮垫的同一侧,充水管方向相反,所述注气层充气管7与注气层3相连,位于防压疮垫的另一侧。

尽管在上文中参考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原理和范围内,可以针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配置和细节做出许多修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确定,并且权利要求意在涵盖权利要求中技术特征的等同物文字意义或范围所包含的全部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