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421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用穿刺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穿刺针,属于医疗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疾病的治疗,药物服用、人体输液和手术治疗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其中在进行人体输液时,需要用到穿刺针进行人体穿刺,穿刺针是一次性医疗用品,但是在使用结束后,由于各种原因,仍然会出现穿刺针被再次使用的可能,导致了交叉感染等的发生,对病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另外,在穿刺针拔针过程中,需要手动进行拔针,可能会出现拔针时方向等错误造成穿刺针断针,对病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在拔针过程中或者拔针结束后,都可能会出现针体再次穿刺人体的危险,不利于治疗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医疗用穿刺针,具有无需手动拔针、拔针时为直线运动、防止拔针时出现的失误、避免了拔针时出现的危险、防止了穿刺针的再次使用和避免了交叉感染发生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用穿刺针,包括针套,所述针套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沿针套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一凹槽垂直设置,第一凹槽的上口与针套的上口平齐;

所述第一凹槽的下方联通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呈圆形,第二凹槽水平设置在针套的内壁上;

所述第二凹槽的上方联通有两个第三凹槽,两个第三凹槽沿针套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三凹槽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凹槽的上方联通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

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槽宽相等;

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槽深相等,第二凹槽的槽深为第一凹槽槽深的1.5倍,第四凹槽的槽深为第一凹槽槽深的2倍。

以下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针套内设有针体,针体可沿针套上下移动,针体位于针套内的部分设有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沿针体的轴线对称设置,定位杆水平设置。

所述定位杆包括外杆体,外杆体的一端与针体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有内杆体,外杆体与内杆体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内杆体可沿外杆体水平运动;

所述内杆体的形状为圆柱体,内杆体的底面圆半径等于第一凹槽的槽宽。

所述内杆体可分别插入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中,当内杆体位于第四凹槽中时,针体的下端位于针套的内部。

所述针套的上方外部套设有固定套,针套与固定套螺纹连接;

所述针体的上方固定有压板,针体位于压板的下方联通有软管,针体与固定套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设在针体的外部,第二弹簧固定在针体的部分位于软管的下方。

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装置无需手动拔针,拔针时为直线运动,防止了人工拔针时可能出现的失误,避免了拔针时出现的危险;本实用新型装置为一次性装置,防止了穿刺针的再次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等的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3是针套的剖视图;

附图4是针套的另一方向剖视图;

图中,

1-针套,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第三凹槽,14-第四凹槽,2-针体,3-定位杆,31-外杆体,32-内杆体,33-第一弹簧,4-固定套,5-压板,6-第二弹簧,7-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一种医疗用穿刺针,包括针套1,针套1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凹槽11,两个第一凹槽11沿针套1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一凹槽11垂直设置,第一凹槽11的上口与针套1的上口平齐;

第一凹槽11的下方联通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呈圆形,第二凹槽12水平设置在针套1的内壁上;

第二凹槽12的上方联通有两个第三凹槽13,两个第三凹槽13沿针套1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三凹槽13垂直设置;

第三凹槽13的上方联通有第四凹槽14,第四凹槽14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

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三凹槽13和第四凹槽14的槽宽相等;

第二凹槽12和第三凹槽13的槽深相等,第二凹槽12的槽深为第一凹槽11槽深的1.5倍,第四凹槽14的槽深为第一凹槽11槽深的2倍。

针套1内设有针体2,针体2可沿针套1上下移动,针体2位于针套1内的部分设有两个定位杆3,两个定位杆3沿针体2的轴线对称设置,定位杆3水平设置。

定位杆3包括外杆体31,外杆体31的一端与针体2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有内杆体32,外杆体31与内杆体3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3,内杆体32可沿外杆体31水平运动;

内杆体32的形状为圆柱体,内杆体32的底面圆半径等于第一凹槽11的槽宽。

内杆体32可分别插入到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三凹槽13和第四凹槽14中,当内杆体32位于第四凹槽14中时,针体2的下端位于针套1的内部。

针套1的上方外部套设有固定套4,针套1与固定套4螺纹连接。

针体2的上方固定有压板5,针体2位于压板5的下方联通有软管7,针体2与固定套4之间设有第二弹簧6,第二弹簧6套设在针体2的外部,第二弹簧6固定在针体2的部分位于软管7的下方。

第一弹簧33和第二弹簧6均为压缩弹簧。

安装时,先将针体2插入到针套1中,插入过程中,将内杆体32插入到第一凹槽11中,然后将第一弹簧6固定在针体2与固定套4上,当第一弹簧6静止不动时,针体2的下端位于针套1中。

使用时,手持固定套4推动压板5,将针体2从针套1中推出并插入到人体中,当内杆体32运动到第二凹槽12中时,内杆体32固定在第二凹槽12中,此时通过软管7向人体输液,输液完毕后,手持固定套4并转动针套1,使内杆体32位于第三凹槽13的下方,此时停止转动针套1,在第二弹簧6的作用下,针体2向上运动从人体中拔出,当内杆体32进入到第四凹槽14中时,针体2的下端进入到针套1中,此时针体2处于无法移动状态,防止了穿刺针的再次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等的发生。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