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悬腿器。
背景技术: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特别是下肢手术前需要进行全腿的消毒,这时候往往需要一名医务人员将患者的腿抬起,再由另一名医务人员进行消毒,但全腿消毒时间较长,而且腿部重量较大,人为的将腿部抬起工作量过于繁重和劳累。一些医院针对上述不便专门订做了托腿架,托腿架需要摆放在床尾,而医务人员对腿部的消毒操作也是在床尾进行,此时托腿架对医务人员的具体操作造成阻挡,不便于消毒的进行。在铺设无菌手术巾时仍需移开托腿架,人工抬起腿部,铺设完毕后再放下腿部。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悬腿器,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抬起而进行消毒等操作的方便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悬腿器,包括主杆、悬吊杆和套腿结构,所述悬吊杆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杆的一端,所述套腿结构连接于所述悬吊杆的一端,所述主杆设有固定所述悬腿器的第一锁紧结构,所述悬吊杆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所述悬吊杆的第二锁紧结构。优选地,该悬腿器还包括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所述主杆一端设有卡槽,所述悬吊杆部分容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悬吊杆与所述卡槽通过所述第一插销转动连接,所述卡槽的槽壁还设有导槽,所述悬吊杆还设有相应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插销穿过所述导槽并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孔内。优选地,该悬腿器还包括第三插销,所述悬吊杆包括挂杆和套杆,所述挂杆部分套接于所述套杆内,所述套杆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杆的一端,所述挂杆设有第二插孔,所述套杆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插孔相匹配的第三插孔,所述第三插销插接于所述第二插孔和任一相应的所述第三插孔,所述套腿结构设于所述挂杆远离所述套杆的一端,所述第二锁紧结构设于所述套杆远离所述挂杆的一端。优选地,所述套腿结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悬挂部,及与两所述悬挂部端部相连的承重部,所述挂杆远离所述套杆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悬挂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优选地,所述承重部为弧形板,所述悬挂部为两段等长的第一锁链,所述连接件为双向挂钩,所述双向挂钩固定连接于所述挂杆,所述第一锁链一端连接弧形板另一端连接双向挂钩。优选地,所述第二锁紧结构为第二锁链,所述第一锁紧结构设有挂钩,所述第二锁链锁挂于所述挂钩。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结构包括锁定块和锁紧螺栓,所述锁定块连接所述主杆,所述锁定块设有与所述锁紧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栓孔。优选地,所述锁定块设有通孔及与所述通孔垂直设置的卡持槽,所述主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螺栓孔与所述通孔垂直设置,所述螺栓孔和所述卡持槽也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主杆与悬吊杆的转动连接可将悬腿器整体连接于医务人员的医疗操作范围之外,对操作过程无影响,方便医务人员对下肢消毒、铺设消毒巾等操作。医务人员可以简单的转动悬吊杆并固定来对腿部进行抬起,悬腿器上的套腿结构还可以单独拆卸下来进行灭菌,方便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悬腿器整体结构简单,安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悬腿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悬腿器的主杆与悬吊杆的悬挂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悬腿器的悬吊杆逆时针转过60°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悬腿器的套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悬腿器的第一锁紧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主杆4第一锁紧结构11卡槽41锁定块111导槽411通孔2悬吊杆412卡持槽21挂杆42锁紧螺栓211连接件421旋柄22套杆5第二锁紧结构221第一插孔6第一插销222第三插孔7第二插销3套腿结构8第三插销31悬挂部9床体32承重部10床沿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悬腿器。请参照图1至图6,该悬腿器包括主杆1、悬吊杆2和套腿结构3,悬吊杆2转动连接于主杆1的一端,套腿结构3连接于悬吊杆2的一端,主杆1设有固定悬腿器的第一锁紧结构4,悬吊杆2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悬吊杆2的第二锁紧结构5。本实施例中,悬吊杆2转动连接于主杆1,悬吊杆2可相对于主杆1转动,从而实现悬吊杆2的角度调节;套腿结构3连接于悬吊杆2的一端,用来承重患者的腿部;主杆1通过第一锁紧结构4将该悬腿器整体固定连接于需要安装的地方,本实施例中需要将该悬腿固定于病床的床沿10,如此一来该第一锁紧结构4固定连接主杆1和床沿10。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评估,将主杆1通过第一锁紧结构4固定于床沿10的任意位置,为了不对医务人员的操作带来影响,具体固定在人体上半部所处的一侧,然后将悬吊杆2连接于主杆1的一端,根据需要调整悬吊杆2的高度或角度,通过第二锁紧结构5对悬吊杆2进行位置的固定,最后将患者的腿部抬起并置于套腿结构3中,即可对患者腿部进行所需处理,消毒或治疗等操作。本实施例中主杆1长度为100cm,主杆及悬吊杆均为高强度不锈钢制造,安全性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主杆1和悬吊杆2的连接,悬吊杆2上设有对其本身进行锁紧的第二锁紧结构5,并利用主杆1作为连接固定的主体,可以将悬腿器整个装置的连接固定位置置于医务人员的医疗操作范围之外,通过简单的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悬腿装置所处位置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操作所带来的阻碍,便于在患者腿下铺设消毒巾,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更高效和高质量的对患者患处进行处理。优选地,悬吊杆2与主杆1转动连接,利用杠杆原理达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目的,具体可以为转轴连接或者插销连接,医务人员在对悬吊杆2的高度进行选择性调节的时候,仅需转动悬吊杆2,并通过第二锁紧结构5对选择后的角度进行锁紧。除了该连接方式以外,悬吊杆2还可以是与主杆1滑动连接,具体为在主杆1上设有滑轨,在悬吊杆2相应位置设有沿滑轨运动的滑块,悬吊杆2可以沿着主杆1上下滑动,根据需要确定任意高度,再通过悬吊杆2上的第二锁紧结构5对悬吊杆2的高度进行固定。相较于滑动连接方式或其他连接方式来说,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转动连接方式在操作方面更加简单便捷,医务人员无需接触悬吊杆2的最高位置,仅对悬吊杆2的低位一端进行操作即可达到调节的作用,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该悬腿器还包括第一插销6和第二插销7,主杆1一端设有卡槽11(参见图4),悬吊杆2部分容置于卡槽11处,悬吊杆2与卡槽11由第一插销6转动连接,卡槽11的槽壁还设有导槽111(参见图2),悬吊杆2还设有与第二插销7相配合的第一插孔221,第二插销7穿过导槽111并一端插设于第一插孔221内。具体的,导槽111为长度方向为弧形的槽体,其角度范围为0°到60°,可以限制悬吊杆2与水平面成0°到60°的角度范围内转动。参见图4,悬吊杆2和主杆1通过第一插销6转动连接于卡槽11处,悬吊杆2和卡槽11相应位置设有供第一插销6穿过的插销孔(未标示)。图2为悬吊杆2于水平位置夹角为0°的状态,第二插销7连接导槽111和第一插孔221使悬吊杆2相对于主杆1在图示位置不能逆时针转动,此时与悬吊杆2相连的套腿结构3处于最低位(未标示);参见图3,为悬吊杆2于水平位置夹角为60°的状态,即为图2中悬吊杆2以第一插销6为转轴顺时针旋转60°后的状态,第二插销7连接导槽111和第一插孔221使悬吊杆2相对于主杆1在图示位置不能顺时针转动,此时与悬吊杆2相连接的套腿结构3处于最高位(未标示)。在上述描述中可以知道第二插销7连接导槽111和第一插孔221使悬吊杆2相对于主杆1的旋转处于两个极限位置,即悬吊杆2相对于水平面夹角为0°到60°的情况。主杆1和悬吊杆2在第一插销6的连接下可相对旋转,在第二插销7的连接下可使悬吊杆2达到两个极限位置,使得悬吊杆2不会在主杆1上无限制的旋转,以免过度灵活对操作带来负面影响,悬吊杆2于水平面夹角为0°到60°之间即可满足该悬腿器在任意情况下的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地,参见图1,该悬腿器还包括第三插销8,悬吊杆2包括挂杆21和套杆22,挂杆21部分套接于套杆22内,套杆22转动连接于主杆1的一端,挂杆21设有第二插孔(未标示),套杆22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插孔相匹配的第三插孔222,第三插销8插接于第二插孔和任一相应的第三插孔222,套腿结构3设于挂杆21远离套杆22的一端,第二锁紧结构5设于套杆22远离挂杆21的一端。该实施例中,在固定了主杆1的位置后,可直接对挂杆21的位置进行调整,来配合调节套腿结构3位置。将第三插销8从相配合的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222中取出,根据具体位置的需要,手动调整挂杆21在套杆22中伸入的距离,使第二插孔和所需的第三插孔222相对应,将第三插销8插入第二插孔和调整后相配合的第三插孔222,固定挂杆21与套杆22,通过第二锁紧结构5将套杆22进行固定,接着将患者腿部抬起并挂入套腿结构3中。在无需重新拆装第一锁紧结构4的情况下可直接通过对挂杆21的伸缩来对套腿结构3的位置进行调整,具体为取下第三插销8将挂杆21的抽出或推入所需长度,再将第三插销8插入重新匹配的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222达到对挂杆21的伸缩,还可以结合第二锁紧结构5对套腿结构3位置进一步调整,操作过程方便快捷。具体地,参见图5,套腿结构3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悬挂部31,及与两悬挂部31端部相连的承重部32,挂杆21远离套杆22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连接件211(参见图1),所述悬挂部31连接相应的连接件211。套腿结构3通过悬挂部31和相应的连接件211即可实现连接和取下的作用,使用方便快捷,便于收纳。当设置有多个连接件211是为了在进一步的调整中,若需调整的范围不大,可将套腿结构3上的悬挂部31从相应的连接件211上取下,挂接到另一连接件211上即可,无需拆装其余部件,进一步方便了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连接件211为等间隔的三个。具体地,如图1所示,承重部32为弧形板,悬挂部31为两段等长的第一锁链,连接件211为双向挂钩,双向挂钩固定连接于挂杆21,两段第一锁链均一端连接弧形板另一端连接双向挂钩。两段等长的第一锁链一端连接弧形板另一端连接双向挂钩,弧形板上还有垫软垫(未标示)。医务人员将患者的脚踝放置于弧形板的软垫上,然后将两段第一锁链分别钩挂于双向挂钩的两个钩子上,接着医务人员可对患者腿部进行消毒和后续处理。由于本悬腿的悬挂部31为中部设有挂钩的可拆卸式第一锁链结构,承重部32与悬挂部31之间也为可拆卸连接,则在使用本悬腿器进行患者腿部悬挂消毒操作之前,可将悬挂部31以及承重部32一起由悬吊杆2上拆卸下来,并分别或者整体对悬挂部31和承重部32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悬挂部31以及承重部32的可拆卸设计,使得本悬腿器满足医院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上述承重部32还可以为除弧形板以外其他结构,如厚帆布或硬质海绵等。可以理解的,套腿结构3还可以简化为柔软的弹性绷带直接系于挂杆21一端,挂杆21相应位置设有凹槽便于固定套腿结构。双向挂钩为直接焊接于挂杆上。第一锁链与双向挂钩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无需特殊训练即可完成各项操作。具体地,参见图1,第二锁紧结构5为第二锁链,第一锁紧结构4设有相应的挂钩(未标示),第二锁链钩5锁挂于挂钩(未标示)。在本悬腿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根据所需而调整套杆22相对主杆1转动的角度,将连接于套杆22远离挂杆21一端的第二锁链钩挂于第一锁紧结构4上设有的挂钩进行固定。第二锁紧结构5也可以是除第二锁链以外的其他结构,如麻绳等。同样,采用第二锁链与挂钩的连接方式能够达到简化结构、操作方便的目的。具体地,参见图1,第一锁紧结构4包括锁定块41和锁紧螺栓42,锁定块41连接主杆1,锁定块41设有与锁紧螺栓42螺纹连接的螺栓孔(未标示)。本实施例将锁定快41连接在病床的床沿10,通过拧紧锁紧螺栓42将主杆1固定锁紧。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繁琐的操作。具体地,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6,锁定块41设有通孔411及与通孔411垂直设置的卡持槽412,主杆1穿设于通孔411,螺栓孔与通孔411垂直设置,螺栓孔和卡持槽412也垂直设置。本实施例将锁定块41的卡持槽412从侧面卡持在床沿10所需部位,再将主杆1穿过通孔411,接着在螺栓孔中拧入锁紧螺栓42,锁紧螺栓42上还设有方便人员操作的旋柄421,卡持槽412夹持的两个侧面均设有挡壁,与螺栓孔所在面相对的侧面挡为开口结构,在锁紧螺栓42与通孔411拧紧的过程中,挡壁和锁紧螺栓42将主杆1和床沿10进行夹紧。可选地,锁定块41可以设为固定于主杆1上的结构,即锁定块41连接主杆1的位置不可调,可以进一步简化安装整体装置的过程。该锁定块41的结构既具有定位主杆1和床沿10的作用,由具有锁紧的作用,操作一个部件达到两种效果,进一步简化结构。当然锁定块4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即上述具有开口结构的挡壁也可以为不开口的挡壁,则锁定块41需要沿着床沿10的一端滑动式装入,效果没有上述为开口结构的挡壁操作方便,但仍为可选方案之一。上述优选方案操作更为灵活方便。本实施例中悬腿器使用时的具体操作步骤为:评估患者身长,选择该悬腿器的固定点,将锁定块41的卡持槽412卡持于床10沿上,主杆1穿过通孔411,由螺栓孔处装入锁紧螺栓42,手动旋转旋柄421,将主杆1固定于床沿10上;将悬吊杆2的套杆22装入主杆1一端的卡槽11处,装上第一插销6,使悬吊杆2相对主杆1可转动,再用插销7连接第一插孔221和导槽111;调节挂杆21相对套杆22伸出的长度,用第三插销8连接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222,锁定挂杆21伸出套杆22的长度;转动套杆22确定所需旋转角度,将第二锁紧结构5即第二锁链钩挂于第一锁紧结构4的挂钩上,检查稳固性;最后将患者脚踝套入套腿结构3中,具体为弧形板上设有的软垫上,将弧形板钩挂于两段第一锁链的一端,并将两段第一锁链的另一端钩挂于挂杆21的双向挂钩上,完成整个悬腿器的安装和使用过程,接着医务人员可对患者腿部进行相应的消毒等操作。灭菌使用时,应拆除软垫灭菌,与皮肤接触面部份器械护士可包裹无菌棉垫。本实用新型的悬腿器可适用于各种手术床,图1中示出本悬腿器与手术床的一种安装方式,悬腿器通过第一锁紧结构4固定连接于手术床床体9边缘的床沿10上。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悬腿器与手术床的结合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悬腿器可根据手术床结构的不同,而对第一锁紧结构4进行相应结构调整,使之与手术床实现牢固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