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计时器的拔罐装置。
背景技术: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它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师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疗法。
玻璃火罐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清晰透明,便于观察,是一种常用的拔罐装置,但是玻璃火罐上未设置计时器,无法计量拔罐时间,必须另行准备计时装置计量拔罐时间,当拔罐室内未准备计时装置时,非常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非常方便的具有计时器的拔罐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计时器的拔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罐体、计时器、螺栓、保护罩,所述玻璃罐体的一端设置有罐口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罐底,所述罐底向玻璃罐体的外部延伸形成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所述计时器夹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之间,所述第二夹板上设置有内螺纹通孔,所述螺栓穿过内螺纹通孔并且其螺杆端将计时器顶紧;所述罐底向玻璃罐体的外部延伸形成罐底支撑板,所述罐底支撑板环绕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的外部,所述保护罩设置于所述罐底支撑板的外部。
所述罐底支撑板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保护罩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罐底支撑板、保护罩通过外螺纹、内螺纹的配合作用连接。
所述保护罩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柱、挂绳,所述固定柱固定于保护罩上,所述挂绳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柱内。
所述计时器为电子计时器。
所述罐底支撑板为环形。
所述保护罩为透明玻璃罩。
还包括第一弹性垫、第二弹性垫,所述第一弹性垫垫于罐底、计时器之间,所述第二弹性垫垫于第一夹板、计时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玻璃罐体的罐底上自带有计时器,在拔罐过程中,利用计时器计量拔罐时间,无需另行准备计时装置计量拔罐时间,使用非常方便;
2、计时器夹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之间并利用螺栓顶紧,计时器不易晃动,旋松第二夹板上的螺栓时,即可取出计时器,安装计时器时,拧紧螺栓即可,计时器安装、拆卸非常方便;
3、罐底支撑板的设置,当罐底朝下放置时,一方面,罐底支撑板对计时器形成保护作用,防止计时器受到挤压而损坏,另一方面形成,罐底支撑板形成支撑结构,不影响罐体的放置;
4、当本装置闲置时,保护罩对计时器形成保护作用,防止计时器沾染灰尘,当本装置使用时,取下保护罩即可;
5、罐底支撑板、保护罩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拆卸简便;
6、拔罐装置闲置时,利用挂绳悬挂拔罐装置,储存方式更加多样;
7、计时器为电子计时器,使用方便;
8、罐底支撑板为环形,外形美观;
9、保护罩为透明玻璃罩,便于观察内部情况;
10、第一弹性垫、第二弹性垫的设置,计时器不易因受压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玻璃罐体,2-计时器,3-螺栓,4-保护罩,5-罐口,6-罐底,7-第一夹板,8-第二夹板,9-内螺纹通孔,10-罐底支撑板,11-外螺纹,12-内螺纹,13-固定柱,14-挂绳,15-第一弹性垫,16-第二弹性垫。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计时器的拔罐装置,包括玻璃罐体1、计时器2、螺栓3、保护罩4,玻璃罐体1的一端设置有罐口5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罐底6,罐底6向玻璃罐体1的外部延伸形成第一夹板7、第二夹板8,计时器2夹于第一夹板7、第二夹板8之间,第二夹板8上设置有内螺纹通孔9,螺栓3穿过内螺纹通孔9并且其螺杆端将计时器2顶紧;罐底6向玻璃罐体1的外部延伸形成罐底支撑板10,罐底支撑板10环绕于第一夹板7、第二夹板8的外部,保护罩4设置于罐底支撑板10的外部。
罐底支撑板10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11,保护罩4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12,罐底支撑板10、保护罩4通过外螺纹11、内螺纹12的配合作用连接。
保护罩4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柱13、挂绳14,固定柱13固定于保护罩4上,挂绳14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柱13内。
计时器2为电子计时器。
罐底支撑板10为环形。
保护罩4为透明玻璃罩。
还包括第一弹性垫15、第二弹性垫16,第一弹性垫15垫于罐底6、计时器2之间,第二弹性垫16垫于第一夹板7、计时器2之间。
利用本实用新型在拔罐时,首先取下保护罩4,按照通常拔罐方法拔火罐,玻璃罐体1在人体上放置完毕后,开启计时器2计时,到达拔罐时间后,取下拔罐装置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