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13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轮椅,属于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是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对伤残者的康复锻炼有重要的作用,轮椅是专门为伤残者、老年人、无行动能力的人所研发的,轮椅的出现为众多残疾人提供了方便,是他们能更好的生活下去。

但是现阶段的轮椅结构复杂、功能单一、舒适度不好、影响工作质量,并且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持,加大了制造的成本,虽然能达到辅助伤残者的目的,但是这样不仅占用家中大量的人力,而且操作起来十分笨重,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现阶段人们是用轮椅时的多种必要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轮椅,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轮椅,包括底座、车轮旋转轴、车轮、 挡板、枕垫、旋转轴、挡板扶手、伸缩支架、座垫板、减震弹簧、腿垫板、脚架、车架扶手、食物箱、工具箱和支撑架,所述车轮通过车轮旋转轴安装在底座下侧,所述挡板安装在底座上方,且挡板上侧设有枕垫,所述挡板扶手安装在挡板后侧上端,所述座垫板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挡板中间,且座垫板下方设有减震弹簧,所述腿垫板通过伸缩支架与座垫板相连,且腿垫板下方设有脚架,所述车架扶手安装在座垫板两侧,所述食物箱和工具箱通过支撑架分别安装在车架扶手左右两侧。该多功能轮椅设有旋转轴、工具箱、食物箱和减震弹簧,自动化程度较高,有效的解决了长时间一种坐姿问题,减少了震动,缓解了对身体的颠簸,使用更长久,舒适度更适宜,适应性强,使用方便,简单易操作,功能更强大,外观更加炫酷,所述座垫板的倾斜度可以自由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具箱的高度和车架扶手的高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支架可以调节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架是一种防滑且耐腐蚀脚架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轮椅设有旋转轴和减震弹簧,自动化程度较高,有效的解决了长时间一种坐姿问题,减少了震动,缓解了对身体的颠簸,使用更长久,适应性强,外观更加炫酷,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有效改善了现阶段使用时复杂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车轮旋转轴;3、车轮;4、挡板;5、枕垫;6、旋转轴;7、挡板扶手;8、伸缩支架;9、座垫板;10、减震弹簧;11、腿垫板;12、脚架;13、车架扶手;14、食物箱;15、工具箱;16、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轮椅,包括底座1、车轮旋转轴2、车轮3、挡板4、枕垫5、旋转轴6、挡板扶手7、伸缩支架8、座垫板9、减震弹簧10、腿垫板11、脚架12、车架扶手13、食物箱14、工具箱15和支撑架16,所述车轮3通过车轮旋转轴2安装在底座1下侧,所述挡板4安装在底座1上方,且挡板4上侧设有枕垫5,所述挡板扶手7安装在挡板4后侧上端,所述座垫板9通过旋转轴6安装在挡板4中间,且座垫板9下方设有减震弹簧10, 所述腿垫板11通过伸缩支架7与座垫板9相连,且腿垫板11下方设有脚架12,所述车架扶手13安装在座垫板9两侧,所述食物箱14和工具箱15通过支撑架16分别安装在车架扶手13左右两侧。

所述工具箱15的高度和车架扶手13的高度相同,增加了患者使用的舒适度;所述座垫板9的倾斜度可以自由调节,方便患者使用时灵活调节;所述伸缩支架8可以调节长度,患者可以根据腿部的长度自由调节;所述脚架12是一种防滑且耐腐蚀脚架板,增加了脚架板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轮椅,在使用该多功能轮椅时,病人可以通过旋转轴6调节挡板4与坐垫板9的角度,直到身体感觉适中即可,病人腿部可以弯曲踩在底座1上,也可以腿部伸直,使小腿放到腿垫板11上,从而脚放在脚架12上,若需要食用食物可以打开食物箱14取出食物即可,当病人感觉到累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伸缩支架7和旋转轴6使达到半躺或全躺的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