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620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脑血管疾病患者逐年增高,据统计居民现患脑血管病600万,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130万人、死亡近100万人,致残率86.5%,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足下垂是脑血管科和骨科的常见合并症,一旦遗留足下垂后遗症,将造成永久性残疾,护理此类患者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足下垂发生。因此,防止足下垂是临床或家庭护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发病率高为54%,一旦发生,护理难度大,康复困难,足下垂的原因在于坐骨神经麻痹或者腓总神经麻痹,表现为足趾不能背屈,多见于脑中风后遗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除此以外,还可见于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等,常规的康复治疗装置是将患者的下肢与脚部之间连接固定绳,以此来拉动患者的脚部,防止患者足下垂的现象发生,但该装置结构简单,对于脚部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患者脚部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降低患者的康复进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防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的足下垂康复锻炼装置结构单一,降低了患者康复进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包括脚垫、第一连接带、固定套、第二连接带、第一手环、第三连接带、第二手环、发热垫、第一绑带、第二绑带,所述的第一连接带位于脚垫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带与脚垫缝合相连,所述的固定套位于第一连接带顶部,所述的固定套与第一连接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带位于脚垫顶部中端,所述的第二连接带与脚垫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手环位于第二连接带顶部,所述的第一手环与第二连接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连接带位于脚垫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三连接带与脚垫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手环位于第三连接带顶部,所述的第二手环与第三连接带缝合相连,所述的发热垫位于脚垫内部下端,所述的发热垫与脚垫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绑带位于脚垫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绑带与脚垫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绑带位于脚垫左侧中端,所述的第二绑带与脚垫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发热垫右侧前端还设有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透气孔内部还设有海绵,所述的海绵与透气孔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脚垫左侧下端还设有遮布,所述的遮布与脚垫粘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脚垫顶部,固定套、第一手环和第二手环内壁还均设有纱布,所述的纱布分别与脚垫、固定套、第一手环以及第二手环粘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左侧前端还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的第一魔术贴分别与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脚垫右侧还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脚垫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第三连接带中端还贯穿有日字扣,所述的日字扣分别与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第三连接带活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防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手握固定套并将固定套套入患者的下肢部位即套入患者的小腿位置处,所述的固定套为聚氨酯材质且具有弹性功能,可根据患者下肢粗细的不同自行调节松紧度,医护人员再将患者的脚部放在脚垫上,并将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分别缠绕于患者的脚趾部位和脚背部位,医护人员再将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相互粘贴,使得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将患者脚部与脚垫连接牢固,医护人员再调节第一连接带处的日字扣,使得患者下肢拉动第一连接带将患者的脚部足下垂的状态处于水平的状态,即让患者脚部与下肢处于90°直角状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的情况性,医护人员或患者可手握第一手环,并拉动第一手环,在拉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手环带动第二连接带联动患者整体脚部做上下来回运动,同步,医护人员或患者可手握第二手环,并拉动第二手环,在拉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手环带动第三连接带联动患者脚趾部位做上下来回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患者可使用日字扣对第二连接带和第三连接带的长度进行调节,将长度调节至适合自己锻炼的位置即可,通过以上运动模式使得患者脚部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在锻炼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或患者可用手将遮布撕开,使得透气孔暴露于外界,其目的是为了将发热垫内的还原铁粉与空气相接触,所述的还原铁粉与空气接触后会产生自热,通过发热垫内的还原铁粉与空气接触后可产生自热的功能使得患者脚部位置得到有效保温,提高了患者使用该装置的舒适性,该防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不仅能避免患者足下垂的现象发生,还能对患者脚部进行有效的锻炼,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进度,同时,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可将纱布撕除,并更换新的纱布,确保了该装置的清洁性,海绵是为了防止加热垫内的还原铁粉由透气孔洒出,确保了发热垫发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防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脚垫的内部局部剖视图;

图3是脚垫的局部俯视图。

脚垫1、第一连接带2、固定套3、第二连接带4、第一手环5、第三连接带6、第二手环7、发热垫8、第一绑带9、第二绑带10、遮布101、纱布102、第二魔术贴103、日字扣201、透气孔801、海绵802、第一魔术贴9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防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包括脚垫1、第一连接带2、固定套3、第二连接带4、第一手环5、第三连接带6、第二手环7、发热垫8、第一绑带9、第二绑带10,所述的第一连接带2位于脚垫1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带2与脚垫1缝合相连,所述的固定套3位于第一连接带2顶部,所述的固定套3与第一连接带2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带4位于脚垫1顶部中端,所述的第二连接带4与脚垫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手环5位于第二连接带4顶部,所述的第一手环5与第二连接带4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连接带6位于脚垫1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三连接带6与脚垫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手环7位于第三连接带6顶部,所述的第二手环7与第三连接带6缝合相连,所述的发热垫8位于脚垫1内部下端,所述的发热垫8与脚垫1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绑带9位于脚垫1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绑带9与脚垫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绑带10位于脚垫1左侧中端,所述的第二绑带10与脚垫1缝合相连,所述的发热垫8右侧前端还设有透气孔801,所述的透气孔801为圆形通孔,所述的透气孔801内部还设有海绵802,所述的海绵802与透气孔801活动相连,所述的脚垫1左侧下端还设有遮布101,所述的遮布101与脚垫1粘贴相连,所述的脚垫1顶部,固定套3、第一手环5和第二手环7内壁还均设有纱布102,所述的纱布102分别与脚垫1、固定套3、第一手环5以及第二手环7粘贴相连,所述的第一绑带9和第二绑带10左侧前端还设有第一魔术贴901,所述的第一魔术贴901分别与第一绑带9和第二绑带10缝合相连,所述的脚垫1右侧还设有第二魔术贴103,所述的第二魔术贴103与脚垫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4和第三连接带6中端还贯穿有日字扣201,所述的日字扣201分别与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4和第三连接带6活动相连。

该防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手握固定套3并将固定套3套入患者的下肢部位即套入患者的小腿位置处,所述的固定套3为聚氨酯材质且具有弹性功能,可根据患者下肢粗细的不同自行调节松紧度,医护人员再将患者的脚部放在脚垫上,并将第一绑带9和第二绑带10分别缠绕于患者的脚趾部位和脚背部位,医护人员再将第一魔术贴901和第二魔术贴103相互粘贴,使得第一绑带9和第二绑带10将患者脚部与脚垫连接牢固,医护人员再调节第一连接带2处的日字扣201,使得患者下肢拉动第一连接带2将患者的脚部足下垂的状态处于水平的状态,即让患者脚部与下肢处于90°直角状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的情况性,医护人员或患者可手握第一手环5,并拉动第一手环5,在拉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手环5带动第二连接带4联动患者整体脚部做上下来回运动,同步,医护人员或患者可手握第二手环7,并拉动第二手环7,在拉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手环7带动第三连接带6联动患者脚趾部位做上下来回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患者可使用日字扣201对第二连接带4和第三连接带6的长度进行调节,将长度调节至适合自己锻炼的位置即可,通过以上运动模式使得患者脚部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在锻炼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或患者可用手将遮布101撕开,使得透气孔801暴露于外界,其目的是为了将发热垫8内的还原铁粉与空气相接触,所述的还原铁粉与空气接触后会产生自热,通过发热垫8内的还原铁粉与空气接触后可产生自热的功能使得患者脚部位置得到有效保温,提高了患者使用该装置的舒适性,同时,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可将纱布102撕除,并更换新的纱布102,确保了该装置的清洁性,海绵802是为了防止加热垫8内的还原铁粉由透气孔801洒出,确保了发热垫8发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