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
背景技术:
颈椎前路接骨钢板用于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盘突出病,颈椎前路接骨板的安全、有效性,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主要组成的部件为颈椎前路接骨板和螺钉。其中,由于与颈椎前路接骨板安装的颈椎椎体的前面有食道等人体器官,因此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需要有一个防止螺钉脱出的机构,避免螺钉脱出对其它组织造成损伤。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接骨板上设置螺塞,其装配过程为,在接骨板上上完螺钉后,旋转螺塞防止螺钉脱出,发明人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发现以下缺陷:其一、上述结构要求接骨板需要较宽的板宽和较大的厚度;其二、螺塞旋转装配时存在剪切力,而由于螺塞本身的高度有限,使得螺塞上的十字槽或三角槽的深度有限,改锥在手术过程中容易打滑,不利于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该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能够较佳的防止螺钉脱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包括接骨板和螺钉,所述接骨板开设有用于接纳螺钉的至少一个螺钉孔,所述接骨板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靠近所述螺钉孔,所述滑轨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螺钉孔的一侧延伸;所述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还包括滑块和锁紧机构,所述滑块具有滑动部和用于卡紧所述螺钉的卡紧部,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于一组所述滑轨中,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滑块和所述接骨板之间;当所述螺钉位于所述螺钉孔中且所述滑块滑动至所述滑轨靠近螺钉孔的一端时,所述锁紧机构将所述滑块锁定在所述滑轨靠近螺钉孔的一端,所述卡紧部卡紧所述螺钉。
其中,所述接骨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长边、和相对设置的一对短边,所述一对短边分别连接于所述一对长边之间,所述螺钉孔设置于所述接骨板的长边和短边连接的两个端部;所述滑轨包括相连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均沿所述长边的长度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一端靠近位于其中一端部的螺钉孔,所述第二滑轨的第二端靠近位于另一端部的螺钉孔,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二端与第二滑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滑块包括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的第一滑块和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的第二滑块,当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至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一端和/或当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至所述第二滑轨的第二端时,所述第一滑块和/或第二滑块的卡紧部分别卡紧对应的所述螺钉。
其中,所述接骨板带有容纳槽,所述滑块收容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螺钉孔的侧壁形成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缺口;当所述滑块滑动至所述滑轨靠近所述螺钉孔的一端时,所述滑块的卡紧部伸入所述缺口且卡紧所述螺钉。
其中,所述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接骨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当所述滑块滑动至所述滑轨远离所述螺钉孔的一端时,所述滑块抵靠于所述限位件上。
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凸起和第一凹槽,所述凸起凸设于所述接骨板上,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滑块上,当所述滑块滑行至所述卡紧部卡紧所述螺钉时,所述凸起嵌设于所述滑块的第一凹槽中。
其中,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滑块上,当所述滑块滑行至所述卡紧部与所述螺钉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凸起嵌设于所述滑块的第二凹槽中。
其中,所述滑轨包括一体连接的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位于所述接骨板上,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其中,所述卡紧部具有一个圆弧侧面,所述圆弧侧面伸入所述螺钉孔中,且所述圆弧面卡紧所述螺钉。
其中,所述滑块开设第一加压孔,所述第一加压孔与所述螺钉孔的中心轴平行。
其中,所述接骨板开设避空孔,所述避空孔与所述滑块的第一加压孔至少部分连通。
其中,所述接骨板开设第二加压孔,所述第二加压孔靠近所述接骨板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通过在接骨板上设置滑块和锁紧机构,使得滑块滑行至靠近螺钉孔的一端后,卡紧部能卡紧螺钉孔内安装的螺钉,而锁紧机构能维持卡紧部与螺钉之间的相对位置,锁定滑块的同时实现螺钉的防脱,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较佳防止螺钉出的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处于防脱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颈椎前路钢的接骨板与滑块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包括接骨板1和螺钉2,所述接骨板1开设至少一个螺钉孔12a,接骨板系统100组装完成后所述螺钉2位于所述接骨板1上的螺钉孔12a中,该接骨板系统100还包括滑块3,滑块3具有用于卡紧螺钉孔12a内螺钉2的卡紧部,滑块3滑动连接于接骨板1上,锁紧机构设置于滑块3与接骨板1之间,以维持滑块3与接骨板1(同时也维持其与接骨板1上螺钉2)的相对位置,通过在接骨板1上设置滑块3和锁紧机构,使得滑块3滑行至滑块3的卡紧部卡紧于螺钉2后,能够通过锁紧机构维持卡紧部与螺钉2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螺钉2的防脱,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较佳防止螺钉2脱出的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3,接骨板1基本为长条形设计,且可设计 为呈骨头状,其具有相背设置的安装面11和操作面12、四个圆弧的边角、一对相对设置的长边L和一对相对设置的短边S。安装面11用于与人体的颈椎接触,操作面12通常为医生进行操作所接触的承载面。接骨板1开设用于接纳螺钉2的螺钉孔12a,螺钉孔12a的数量与螺钉2的数量一一对应。可以理解的,螺钉孔12a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螺钉孔12a分别靠近接骨板1的边角即长边L和短边的交界处,对应的,螺钉2的数量亦为四个,每个螺钉2装配于一个螺钉孔12a中。每两个螺钉孔12a分别靠近一条短边S,将该两个螺钉孔12a定义为一组螺钉孔12a。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螺钉孔12a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三个、六个、八个或十个等。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接骨板1之螺钉孔12a所在的侧壁设置一个缺口12b,该缺口12b便于滑块3伸入螺钉孔12a中,以卡紧螺钉2。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接骨板1的操作面12上设置容纳槽,该容纳槽位于两组螺钉孔12a之间,即该容纳槽位于接骨板1的中间位置。容纳槽包括沿着接骨板1的长边L依次连通的第一槽121、第二槽122和第三槽123,所述第一槽121和第三槽123的结构相同,此处以第一槽121为例,第一槽121包括沿着接骨板1的短边S的延伸方向相背设置的两个槽壁和连接于两个槽壁之间的底部,槽壁与底部之间形成与长边L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的滑轨,以供滑块3于接骨板1上滑行。第二槽122为矩形槽,即第二槽122将第一槽121和第三槽123隔开形成两段滑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槽121还可以与第三槽123连通形成完整的一段滑轨,即第二槽122的槽壁与其底部亦形成滑轨。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第一槽121的槽壁即滑轨的侧壁121b,第一槽121的底部即滑轨的底壁121a,侧壁121b与底壁121a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形成V型的滑轨,使得滑块3于滑轨中滑行更为方便、顺畅。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滑轨还可以为T型槽、半圆形槽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滑块3对应滑轨设置为两个。滑块3的侧面包括相背设置的圆弧段31和直线段33、分别连接于圆弧段31和直线段33之间的楔形段32。其中,圆弧段31靠近一组螺钉孔12a,一个滑块3的直线段33靠近另一个滑块3的直线段33,两个楔形段32分别配合两个滑轨。实质上,两个楔形段32为滑块3的滑动部,而为了使得滑块3于滑轨中滑行更为方便、顺畅, 楔形段32的形状与滑轨的形状相匹配,即楔形段32实质为与滑轨对应的v型凸起。
一个滑块3具有至少一个卡紧部。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由于两组螺钉孔12a分别设置于滑轨的两端,卡紧部的数量与靠近的螺钉孔12a的数量对应,即卡紧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两个卡紧部实质为两个圆弧侧面31a连接形成一个圆弧段31,当螺钉2位于螺钉孔12a中且滑块3滑动至滑轨靠近螺钉孔12a的一端时,滑块3卡紧于螺钉2,此时圆弧段31上的与一组螺钉孔12a中的两个缺口12b对应的圆弧侧面31a伸进螺钉孔12a中,进而抵靠于螺钉2的侧面上,从而卡紧螺钉2,防止螺钉2脱出。可以理解的,两个圆弧侧面31a之间还可以连接一段直线。卡紧部为光滑的圆弧侧面31a,使得卡紧部在卡紧螺钉2时,不会对螺钉2本身造成损伤。上述结构的滑块3能够通过一个滑块3对应卡紧两个螺钉2,即当滑块3滑动至滑轨靠近相邻的两个螺钉孔12a的一端时,滑块3的两个卡紧部能够同时分别卡紧相邻的两个螺钉2,进一步优化了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的结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卡紧部还可以为其它形状,比如柱形凸起等。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锁紧机构设置于滑块3与接骨板1之间,当滑块3滑行至卡紧部卡紧螺钉2时,锁紧机构将滑块3相对于接骨板1锁紧(称为防脱状态),使得螺钉2无法从螺钉孔12a中脱出,即卡紧部的圆弧侧面31a只能够紧紧抵靠于螺钉2上而无法动弹。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凸起41和第一凹槽42,所述凸起41凸设于所述接骨板1上,所述第一凹槽42开设于所述滑块3上,当所述滑块3滑行至所述卡紧部卡紧所述螺钉2时,所述凸起41嵌设于所述滑块3的第一凹槽42中。具体的,凸起41为半球形凸起41,凸起41凸设于第一槽121和第三槽123中。对应的,第一凹槽42为半球形凹槽。当滑块3滑行至卡紧部卡紧螺钉2时,凸起41嵌设于第一凹槽42中,使得滑块3无法继续滑动,而处于防脱状态。该锁紧机构使得滑块3能够较佳的卡紧螺钉2。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接骨板1之一组螺钉孔12a中间的部位,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两个圆弧侧面31a之间,当所述滑块3滑行至所述卡紧部卡紧所述螺钉2时,所述第二磁性件磁性吸合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锁紧 机构还可以包括齿条和轮齿,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接骨板1上,所述齿条具有多个齿形槽,所述齿条与所述滑轨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所述轮齿凸设于所述滑块3上,轮齿啮合连接于所述齿条中,当滑块3需要相对于接骨板1在某个位置固定时,只需要将滑块3的轮齿移动至齿条对应的齿形槽且啮合连接即可。可以理解的,齿条还可以设置于滑块3上,对应的轮齿设置于接骨板1上。上述锁紧机构由于齿条具有多个齿形槽,因此可以将滑块3相对于接骨板1固定在不同的位置。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和图3,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第二凹槽43,所述第二凹槽43开设于所述滑块3上,当所述滑块3滑行至所述卡紧部与所述螺钉2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凸起41嵌设于所述滑块3的第二凹槽43中。具体的,第二凹槽43与第一凹槽42沿着滑块3的滑行方向设置,当凸起41嵌设于第二凹槽43时,滑块3的卡紧部与螺钉2分离(称为解锁状态)。可以理解的,当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需要从防脱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时,只需医生在滑块3上加压,使滑块3轻微往竖直方向移动,即可使凸起41从第一凹槽42中脱离,接着水平滑动滑块3,直至凸起41嵌设于第二凹槽43中,即可将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切换为解锁状态,螺钉2此时可以自由进出。第二凹槽43与凸起41的配合使得滑块3与螺钉2之间的不同状态皆可以锁定,进一步优化了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的结构。可以理解的,为了便于滑块3在水平滑行的同时在竖直方向亦能够轻微移动,滑动部即两个楔形段32与滑轨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以便于医生在手术操作时,能够轻微抬起滑块3。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还包括限位件5,所述限位件5设置于所述接骨板1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滑块3之间。具体的,限位件5为销钉,限位件5容置于第二槽122的限位孔中,医生在移动滑块3至一定距离时,限位件5能够挡住滑块3的直线段33,使得医生不会在移动滑块3时因用力过猛而让滑块3脱离接骨板1,进一步优化了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的结构。销钉结构的限位件5便于限位件5随时取出,利于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的使用。而限位件5设置于两个滑块3的中间,则能够对两个滑块3皆起到限位作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限位件5还可以为凸设于第二槽122的底部的凸起。
优选的,请参照图3,为了便于医生对滑块3加压,移动滑块3,滑块3开 设第一加压孔34,第一加压孔34与所述螺钉孔12a的中心轴平行。具体的,当医生需要移动滑块3时,只需将钳子对应滑块3的第一加压孔34加压,即可实现滑块3的移动。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3,为了使得医生对滑块3的加压更为便利,所述接骨板1开设避空孔12c,所述避空孔12c与所述滑块3的第一加压孔34至少部分连通。具体的,当滑块3处于解锁状态时,避空孔12c与第一加压孔34基本完全连通,当滑块3处于防脱状态时,避空孔12c与第一加压孔34部分连通,上述两种连通状态,钳子都能够伸入避空孔12c中,为钳子提供更深的深度来对滑块3加压,以更稳妥的移动滑块3。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3,所述接骨板1开设第二加压孔12d,所述第二加压孔12d靠近所述接骨板1的边缘。具体的,一组螺钉孔12a之间开设第二加压孔12d,即第二加压孔12d的数量为两个。医生能够利用钳子同时对第一加压孔34和第二加压孔12d加压而移动滑块3,便于医生更佳便利的移动滑块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开始使用时,首先需要滑动两个滑块3,使两个滑块3分别处于解锁状态,便于螺钉2容置于螺钉孔12a中;接着轻微抬起两个滑块3,使得凸起41脱离第二凹槽43,滑动滑块3,直至凸起41嵌设于第一凹槽42中,使得滑块3处于防脱状态,即滑块3的卡紧部此时卡紧螺钉2,螺钉2无法从螺钉孔12a中脱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通过在接骨板1上设置滑块3和锁紧机构,使得滑块3滑行至滑块3的卡紧部卡紧于螺钉2后,能够通过锁紧机构维持卡紧部与螺钉2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螺钉2的防脱,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较佳防止螺钉2出的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还通过将卡紧部设置为光滑的圆弧侧面31a,使得卡紧部在卡紧螺钉2时,不会对螺钉2本身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还通过卡扣结构的锁紧机构使得滑块3能够较佳的卡紧螺钉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还通过第二凹槽43与凸起41的配合使得滑块3与螺钉2之间的不同状态皆可以锁定,进一步优化了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还通过限位件5挡住滑块3段, 使得医生不会在移动滑块3时因用力过猛而让滑块3脱离接骨板1,进一步优化了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100的结构。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