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压计用腕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769阅读:2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压计用腕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压计用腕带,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固定气囊的支架的血压计用腕带。该腕带可卷绕于人体被测部位,获取压力脉搏波信号,准确计算出被测人体的血压值。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度的提高,电子血压计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已经成为很多家庭中必备的一个产品。目前市场上的电子血压计主要可分为臂式和腕式两种。相比于臂式,腕式电子血压计更轻巧、方便携带,但由于结构等原因,其准确性也一直受到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应用。腕带是血压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常,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包括腕带袋体、气囊以及支架,气囊和支架内置于腕带袋体内。在测量血压时,将腕带卷绕在手腕上,通过加压和放气,使内部用于压迫动脉血流的气囊膨胀和收缩,从而检测出脉搏波,由此进行血压值的测定。

然而,由于本身结构问题,现有腕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在加压过程中,短时间内大量气体通过进气孔进入气囊,由于冲击作用,将会产生气压波动。其次,在加压或放气过程中,气囊会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可能会在袋体内产生移动。另外,因为气囊中气体量的变化,压迫下方支架,支架可能会与袋体发生摩擦产生微小的错动,进而导致气囊发生位移。这些因素均会影响信号的采集,如果信号受到干扰,将会影响信号的准确性,导致血压测量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腕带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血压计用腕带,主要包括腕带袋体、支架、气囊以及内衬。通过对腕带结构的改善,有效减小信号干扰,提高检测到的压力脉搏波信号的质量,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血压计用腕带,在被卷绕在被装戴部位上的装戴状态下成为环状的形态,包括:

气囊,用于压迫动脉血管,阻断血流;

支架,呈环状卷绕于气囊的外侧,用于保持腕带的形状,便于佩带;

袋体,内置气囊和支架,用于将气囊固定到手腕上。

内衬,在支架与袋体之间,减少支架与袋体之间的摩擦,进而减小支架形变对气囊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现有腕带问题,本发明对现有腕带做了以下结构改善:

首先,在进气孔与气囊之间增加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具有一定体积空间,采用柔性不透气材料制成,在其四周均匀设置有凸点,气体可由进气孔进入缓冲装置,通过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经由凸点中间的空隙均匀进入气囊中,避免气压波动。

其次,在腕带末端增加第一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为一定宽度的柔性材料,缝合于腕带袋体的末端,可固定住气囊末端,当内部气体体积变化时,气囊不会发生位移,而且第一固定装置

为柔性材料,自身不会发生形变对气囊产生影响。另外,在支架始端增加第二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为一定宽度的柔性材料,置于支架末端之上,两端缝合于腕带袋体内侧布料上,可以压住支架,防止支架形变对气囊造成影响。

再次,本发明在支架与袋体之间增加了内衬。内衬可采用无纺布、PVC等光滑材质。在加压过程中,随着气囊内部气体量的增加,气囊体积增大,压迫支架,导致其与腕带袋体外侧布料产生接触,增加内衬可减小摩擦,减少由摩擦引起的支架位置错动。通过对结构的改变,减少外部因素对信号的干扰,以确保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根据以上改善结构,本发明的气囊的密封性要好,不能出现漏气的情况;支架不能太硬,而且弹性要好,这样才能方便佩戴;腕带袋体的材料选择要选择耐磨材料,防止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磨损情况。内衬,易选择无纺布等具有一定光滑度的材料。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不改变原有腕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进气口处缓冲装置、气囊末端与支架始端的固定装置,以及内衬等组件,可有效降低外部因素对气囊的干扰,提高信号质量,保证血压测量值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腕带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腕带气囊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腕带的缓冲装置。

图4是本发明腕带展开从内侧观察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腕带的支架图。

图6是本发明腕带的卷绕效果图。

图7是本发明腕带的人体佩戴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血压计用腕带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腕带是为了减少信号干扰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而设计,如图1所示,它包括由内侧布料101和外侧布料102缝合而成的腕带袋体,用于将气囊103固定于被测者对应身体部位;气囊103,用于阻断动脉血流。支架104,用于保持腕带形状,方便佩带;无纺布或PVC材质的内衬105置于支架104与外侧布料102之间,减小摩擦。内衬105的材质并不限于无纺布或PVC。

气囊103通过进气孔203与图中未示的橡胶气管连接,橡胶气管与图中未示的血压计相连接。在测量过程中,通过血压计进行充气,气流由进气孔203,经过缓冲装置201的缓冲作用,经由凸点202中间空隙均匀进入气囊,使气囊膨胀,阻断动脉血流。

在气囊103的末端增加第一固定装置301,防止气囊位移;另外,在支架104的始端增加第二固定装置302,防止腕带佩带到身体部位后支架变形,影响内部气囊103。

支架104如图5所示,呈环状卷绕与气囊外侧,可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用于保持腕带形状,方便佩带。

腕带卷绕如图6所示,图7为人体佩戴图,本发明腕带佩戴方便,对有效脉搏信号的干扰较小,测量结果精确可靠。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自当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但同样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