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浮移垫专用外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867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医用浮移垫专用外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浮移垫专用外罩。



背景技术:

在医疗资源紧缺的今天,病人在术后或病中需要换洗或转换床铺时,需要大量医护人员参与病人的抬举转移,这项工作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一旦各组人员配合不佳,还容易给病人带来痛苦乃至伤害。由于病人的转移工作是医院经常发生的医务劳动,因此,申请人经过长期研发,设计出了一款浮移垫,专门用来转移病患。所述浮移垫是指在给气垫充气令其胀起,充气垫体下方设置出气孔,出气孔能够喷射气流,令病人躺在充气垫体上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充气垫体和下方支撑物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层,有效降低了摩擦系数,在转运普通体格病人时,只需一到两名医护人员即可独立完成操作,便捷省力。但浮移垫转运病人过程中难免沾染血污,清洗困难,卫生起见只能一次性使用。鉴于此,申请人设计了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浮移垫专用外罩,能够在不影响浮移垫正常使用的同时,套装保护浮移垫;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通过本装置,方便套装、换洗、移动或拖拽浮移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用浮移垫专用外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体,所述外罩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只有一侧缝合或粘合为一体,其余侧边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上表面为防渗透膜,下表面为PE、PP、PET或PU塑料膜,在下表面上开设透气孔;在外罩体上开设充气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在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未连接侧边上设置的绑带、拉链或摁扣,上、下表面的侧边通过绑带、拉链或摁扣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上表面上的固定块,以及设置在下表面上的包含两个支臂的“V”形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一侧支臂上设置锚固装置,固定夹能够包裹住固定块,而后两侧支臂通过锚固装置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铆接孔,以及两端开孔的销柱和“U”形插接装置;销柱能够插入两个铆接孔中,插接装置能够同时插入销柱的两端开孔中。

优选的,在外罩体上粘合或缝合纵向和/或横向的加强布带,所述加强布带连接拉绳;所述加强布带与拉绳为一体式连接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外罩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只有一侧缝合或粘合为一体,其余侧边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只需将浮移垫放置在下表面上,然后覆盖上表面,再通过连接件将上、下表面连接成袋体,将浮移垫保护在袋体中。浮移垫在使用时,血污不会污染浮移垫本体,重复使用只需更换新的外罩体即可,省时省力且便捷卫生。

2.上表面为防渗透膜,能防止血污渗透污染浮移垫。下表面为PE、PP、PET或PU塑料膜,耐磨且移动摩擦阻力小,防水耐用且只需简单擦拭即可清洁如新。在下表面上开设透气孔,透气孔对应浮移垫下方的出气孔,能够令气流顺利喷射,并在外罩体和地面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层,减小摩擦阻力;在外罩体上开设充气孔,所述充气孔正对应浮移垫的充气口,方便连接气泵及其充气管路。

3.加强布带能够提高外罩体的自身强度,拉绳的设置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拖拽施力。将加强布带和拉绳设计了一体式连接,令外罩体的抗拉耐用强度进一步提升。

4.连接件的设置令上下表面连接更加方便,医护人员更换外罩体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罩体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外罩体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罩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三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移垫;2、上表面;3、加强布带;4、拉绳;5、充气口;6.气泵;7、下表面;8、锚固装置;9、固定夹;10、固定块;11、铆接孔;12、销柱;13、插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罩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只有一侧缝合或粘合为一体,其余侧边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上表面为防渗透膜,下表面为PE、PP、PET或PU塑料膜,在下表面上开设透气孔;在外罩体上开设充气孔。

所述连接件包括在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未连接侧边上设置的绑带、拉链或摁扣,上、下表面的侧边通过绑带、拉链或摁扣固定在一起。

在外罩体上粘合或缝合纵向和/或横向的加强布带,所述加强布带连接拉绳;所述加强布带与拉绳为一体式连接设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浮移垫放置在下表面上,然后覆盖上表面,再通过连接件将上下表面连接成袋体,将浮移垫保护在袋体中。然后气泵通过气管连接浮移垫的充气口。由于在浮移垫的垫体下方设置出气孔,令病人躺在充气垫体上进行转移的过程中,浮移垫与外罩体和下方支撑物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层,有效降低了摩擦系数,在转运普通体格病人时,只需一到两名医护人员即可独立完成操作,便捷省力。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上表面上的固定块,以及设置在下表面上的包含两个支臂的“V”形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一侧支臂上设置锚固装置,如锚钩。使用时,固定夹能够包裹住固定块,而后两侧支臂通过锚固装置固定在一起,由此完成上、下表面侧边的连接。

其余结构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铆接孔,以及两端开孔的销柱和“U”形插接装置。使用时,销柱能够插入两个铆接孔中,插接装置能够同时插入销柱的两端开孔中,由此完成上、下表面的侧边连接。

其余结构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