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其中,食道是消化内科中常需要进行治疗的人体器官之一,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通道,连接咽喉到胃,食道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消化作用,其主要功能只是帮助运输食物进入胃部,由于人体食道特殊的组织结构,使得在上药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食道上药装置,但是现有的食道上药器结构功能简单单一,医生的治疗过程需要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只是根据经验进行插管的插设上药,治疗效果差,上药位置不合理,有时还由于患者的不配合使得插管发生脱离,导致治疗失败,冰凉的药液直接灌入患者食道内,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上药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包括食道插管,所述食道插管的管体后端通过输液管连接至药液供给箱,所述药液供给箱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刻度量线,所述药液供给箱的顶侧壁上设置有粉末药量添加斗和液体药剂添加管,所述药液供给箱的两侧内侧壁上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输液管的管体上设置有小型抽液泵,所述食道插管的管体中部外侧设置有挤压气囊,所述挤压气囊的囊体侧壁通过气体输送管连接至供气压缩器,所述气体输送管的管体上倾斜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管体上安装有第二通气阀,所述食道插管的前端部设置有上药喷头,所述上药喷头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喷药小孔,所述上药喷头的端头位置处还安装有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通过数据导线连接至外部的图像显示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液供给箱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加热板连接至外部的供能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体输送管的管体上安装有第一通气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图像采集器自带照明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挤压气囊和相关的充气结构使得在进行食道插管治疗之前,首先通过开启第二通气阀将挤压气囊内部的气体充分放出,进而医生手持食道插管插入病灶部位,通过供气压缩器给挤压气囊进行充气操作,待挤压气囊紧密卡紧组织后停止,通过上述操作大大保证了治疗过程中整个插管的稳定性,避免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乱动而导致的脱离现象的发生,利于更好的治疗;并且通过增设图像采集器和与之相连接的图像显示器,使得医生在外侧通过实时观看显示图像而能够细致性的了解病灶情况及上药治疗情况,很好的解决了传统食道上药过程的盲目操作的弊端,提高了治疗准确性,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此外,通过将药液供给箱设为透明的结构且增设刻度量线使得医生能够更好的对内部药液容量进行实时观察,以保证上药过程能够得到连续的进行,保障治疗安全;通过增设粉末药量添加斗使得整个治疗过程能够提供单种药液的添加或者多种药剂的混合式添加,能够对不同的食道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增强治疗效果;通过增设电加热板和与其连接的供能单元使得内部的冰凉药剂能够得到合理的加热升温处理,以保证贴合人体的温度进行上药,避免由于冰凉药液而导致患者不良感觉的排异反应,增强了治疗舒适度,满足更高的治疗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包括食道插管1,所述食道插管1的管体后端通过输液管2连接至药液供给箱4,所述药液供给箱4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且其前侧壁上设置有刻度量线5,通过设为透明的结构且增设刻度量线5使得医生能够更好的对内部药液容量进行实时观察,以保证上药过程能够得到连续的进行,保障治疗安全;所述药液供给箱4的顶侧壁上设置有粉末药量添加斗8和液体药剂添加管9,通过增设粉末药量添加斗8使得整个治疗过程能够提供单种药液的添加或者多种药剂的混合式添加,能够对不同的食道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增强治疗效果;所述药液供给箱4的两侧内侧壁上设置有电加热板6,所述电加热板6连接至外部的供能单元7,所述输液管2的管体上还设置有小型抽液泵3,通过增设电加热板6和与其连接的供能单元7使得内部的冰凉药剂能够得到合理的加热升温处理,以保证贴合人体的温度进行上药,避免由于冰凉药液而导致患者不良感觉的排异反应,增强了治疗舒适度。
所述食道插管1的管体中部外侧设置有挤压气囊10,所述挤压气囊10的囊体侧壁通过气体输送管12连接至供气压缩器11,所述气体输送管12的管体上安装有第一通气阀,所述气体输送管12的管体上倾斜连通有导气管13,所述导气管13的管体上还安装有第二通气阀,通过增设挤压气囊10和相关的充气结构使得在进行食道插管治疗之前,首先通过开启第二通气阀将挤压气囊10内部的气体充分放出,进而医生手持食道插管1插入病灶部位,通过供气压缩器11给挤压气囊10进行充气操作,待挤压气囊10紧密卡紧组织后停止,通过上述操作大大保证了治疗过程中整个插管的稳定性,避免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乱动而导致的脱离现象的发生,利于更好的治疗;所述食道插管1的前端部设置有上药喷头14,所述上药喷头14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喷药小孔15,所述上药喷头14的端头位置处还安装有自带照明机构的图像采集器16,所述图像采集器16通过数据导线连接至外部的图像显示器18,这样通过增设图像采集器16和与之相连接的图像显示器18,使得医生在外侧通过实时观看显示图像而能够细致性的了解病灶情况及上药治疗情况,很好的解决了传统食道上药过程的盲目操作的弊端,提高了治疗准确性,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满足更高的治疗要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