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指纹识别的电子血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773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指纹识别的电子血压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指纹识别的电子血压仪。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血压计作为家庭 常用的医疗检测设备越来越普及,让人们实现了随时测量血压的需求。通过血压的测量可 以了解自身的血压情况,对起居,饮食,用药,保健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血压的测量 数据至关重要。而现有的血压计功能比较单一,只能提供基本的血压测量功能,当出现多用户共用一台血压计时,不能很好的进行用户管理,即使有些血压计有多用户模式,也需要每次测量切换用户,非常不便,同时也有操作失误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指纹识别的电子血压仪,可识别多为用户的身份,便于分别存储检测数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指纹识别的电子血压仪,包括主机、臂带和导气管;在所述主机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指纹传感器,所述主机侧面还设置有打印出纸口和SIM卡插槽;所述主机内设置有主电路板、微型气泵、三通接头、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出风管,所述三通接头的三端分别与导气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气泵与第一单向阀连接,以将空气输送到臂带内;所述出风管与第二单向阀连接,并且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出风口,以使臂带内空气从出风口流出;所述出风管设置在主电路板的一侧,对主电路板进行通风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指纹识别的电子血压仪能够识别用户身份,便于对多位用户的数据进行分别存储,避免数据存储混乱。本实用新型具有打印功能,能够将测量数据进行打印,便于查看。检测结束后排气过程中,空气会从主电路板表面流过,以对主电路板进行降温,延长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指纹识别的电子血压仪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机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指纹识别的电子血压仪,包括主机1、臂带2和导气管3,所述导气管3的一端与主机1连接,另一端与臂带2连接。

在所述主机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4和指纹传感器5,指纹传感器5能够起到开关和身份识别的作用。当按压试指纹传感器5时,首先对使用者身份进行识别,这样可以对多位用户的检测数据进行分别存储,在查找之前的数据时会更为方便。

如图2所示,所述指纹传感器5上设置有保护罩6,其铰接在主题1上。使用时将保护罩6向上翻转,使指纹传感器5露出,不使用时将保护罩6向下翻转,将指纹传感器5罩住以对其进行保护。在主机1的侧面设置有打印出纸口7和SIM卡插槽8。检测的数据可以进行打印并从打印出纸口7输出印有检测结果的打印纸。在SIM卡插槽8内安装有SIM卡,检测数据可以通过SIM的网络数据进行传输,比如重症高血压患者的检测数据能够及时上传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医护人员进行长期的监控,对重症高血压患者进行特殊的保护,并且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老年人的检测数据也可以传输给子女。

如图3所示,在主机1内设置有主电路板9、微型气泵10、三通接头11、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和出风管14。其中,三通接头11的三端分别与导气管3、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连接。微型气泵10与第一单向阀12连接,当进行加压时气泵工作同时第一单向阀12开启,将空气经导气管3输送到臂带2内。

所述出风管14与第二单向阀13连接,并且所述出风管14上设置有出风口15,当排气时,第二单向阀13开启,臂带2内的空气从出风口15流出。所述出风管14设置在主电路板9的一侧,从出风口15流出的空气能够对主电路板9进行降温,以延长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