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器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944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血器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血器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采血化验是一种医疗技术手段,通过对患者的血液的采集,不仅可以帮助诊断疾病,而且还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治疗效果。因为人体的血管就像四通八达的河流,分布于人体全身,血液就是河流中的河水。血液中含有像蛋白质、酶、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的多种物质,这些成分也各有各自的作用。当人体出现疾病时,某些成分在质量和数量上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医生则可以通过对患者血液的采集化验,来诊断患者疾病。

在传统的采血化验过程中,对于采血器的标签则是由检测人员将标签信息手动记录并贴于采血器上。这种方式显然存在很多弊端:

1.人工手动完成,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血液检查不仅是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而且帮助人们清楚自身身体状况,所以血液检查在疾病诊断观察中应用广泛。因此,频繁的血液检查也相应的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若不留神易产生失误,对检测人员形成困扰。

2.人工手动完成,不能满足快速检验化验的要求。人工完成毕竟在速度上是有限的,检测人员也是有一定的承受极限的。所以面对繁多的血液检查,人工检验效率相对低是不可避免的。

3.如果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会对检测人员自身造成危害。检测人员必须接触采血器才可完成采血器贴签提取;所以,即使采血器在恶劣的环境中,检测人员也许置身于此环境中手动完成贴签提取。这对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不能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器提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提取采血器时存在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效率低下、失误率高的问题,或容易给检测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血器提取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提取模块、存储模块和支座;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提取模块和存储模块电连接;所述提取模块和存储模块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提取装置设置于所述存储模块的上方;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所述采血器的坐标位置驱动所述提取装置提取所述采血器,并存放至所述存储模块。

进一步,所述提取装置包括上下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和左右移动装置;所述上下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左右移动装置上,所述左右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前后移动装置上。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一方面,左右、前后与上下的移动方向保证了提取装置的运动灵活性和摄取范围广;另一方面,左右、前后和上下移动装置依次连接,保证了运动的递进和整体性。

进一步,所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第二滑块、驱动装置、推杆和机械手夹具;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推杆上下运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推杆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固定于所述左右移动装置;所述机械手夹具设置于所述推杆的下端,用于提取目标位置的所述采血器,并将所述采血器移送至所述存储装置。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二滑块的设置保证了上下移动装置水平左右的移动;驱动装置产生动力,驱动推杆上下移动,带动机械手夹具拾取目标位置的采血器;推杆结构简单,可随意伸缩,且使用寿命长,维护量小;机械手夹具安全可靠,节省人工,降低操作人员的疲劳性。

进一步,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支座;所述第一滑块套接于所述第一丝杆上,且能够沿所述第一丝杆前后往复滑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丝杆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且精度高、速度快;滑块安装与拆卸方便,且运动平稳,对微小的进送量掌控质量高;通过丝杆与支座的连接,将整个前后移动装置固定于支座上;丝杆与滑块的配合使移动更精准快速。

进一步,所述前后移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光轴组;所述第一光轴组沿与所述第一丝杆平行地安装于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一滑块套接所述第一光轴组,且沿能够所述第一光轴组做前后往复运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光轴组给予滑块支撑力,保证了滑块的垂直度,防止了滑块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侧翻。

进一步,所述前后移动装置还包括滑轮和滑槽;所述滑轮安装于所述左右移动装置的侧面下端,且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支座上,且为U形槽,所述滑轮沿所述U形槽滚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滑轮的滚动减小了摩擦力,且运动方便,容易控制;U形滑槽起导向作用,保证了滑轮滚动方向不发生偏移。

进一步,所述左右移动装置包括第二丝杆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丝杆连接所述支座;所述第二滑块套接于所述第二丝杆上,且能够沿所述第二丝杆左右往复滑动;所述左右移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上表面,且随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前后移动;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和所述左右移动装置为一个整体。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丝杆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且精度高、速度快;滑块安装与拆卸方便,且运动平稳,对微小的进送量掌控质量高;通过丝杆与支座的连接,将整个左右移动装置固定于支座上;丝杆与滑块的配合使移动更精准快速。

进一步,所述左右移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光轴组;所述第二光轴组沿所述第二丝杆的方向安装于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二滑块套接所述第二光轴组,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光轴组做前后往复运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光轴组给予滑块支撑力,保证了滑块的垂直度,防止了滑块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侧翻。

进一步,所述存储模块包括主动轮、从动轮、环形输送带和卡槽;所述环形输送带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所述环形输送带上设置多个所述卡槽。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带传动具有弹性,可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同时带传动运转平稳,无噪声,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维护方便;与采血器高度相差较小的存储卡槽,在存储采血器的同时保证了采血器存储的安全性。

进一步,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和/或所述上下移动装置。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电机所提供的功率范围广,使用控制非常简便,工作效率高,运行可靠的同时价格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央控制单元将目标位置的采血器的位置坐标信息转化成电信号,通过电信号控制驱动安装在支座上的提取模块,以提取目标位置的采血器,提取到的采血器再由提取模块传送至安装于支座上的存储模块。整个机构智能方便,代替了人工操作,实现了操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失误性,同时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受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血器提取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血器提取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血器提取装置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血器提取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支座; 2-上下移动装置 3-前后移动装置;

4-左右移动装置; 5-主动轮; 6-从动轮;

7-环形输送带; 8-卡槽; 9-电机;

21-第二滑块; 22-驱动装置; 23-推杆;

24-机械手夹具;

31-第一丝杆; 32-第一滑块; 33-第一光轴组;

34-滑轮; 35-滑槽;

41-第二丝杆; 42-第二光轴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掉跟隐形袜,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血器提取装置的轴测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血器提取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血器提取装置的右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血器提取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4所示,采血器提取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未标注)、提取模块、存储模块和支座1。具体地,中央控制单元与提取模块和存储模块电连接;提取模块和存储模块设置在支座1上;提取装置设置于存储模块的上方;中央控制单元根据采血器的坐标位置驱动提取装置提取采血器并存放至存储模块。

在现有采血器提取装置技术中,一般都是人工操作来完成验血时采血器的提取;而面对病人数量、疾病类型以及血检项目种类的不断增多,对于操作人员和医护人员来说,其工作量也会增大,进而引起效率降低;有时,还可能会在繁重的任务中产生不必要的失误,致使工作质量降低。

本实施例的采血器提取装置,中央控制单元将目标位置的采血器的位置坐标信息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信号控制驱动安装在支座1上的提取模块,以提取目标位置的采血器,提取到的采血器再由提取模块传送至安装于支座上的存储模块。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提取装置包括左上下移动装置2、前后移动装置3和左右移动装置4;上下移动装置2设置于左右移动装置4上,左右移动装置4设置于前后移动装置3上。具体的,左右移动装置4固定安装于前后移动装置3上,且左右移动装置4随前后移动装置3一起移动;上下移动装置2固定设置于左右移动装置4上,且随左右移动装置4和前后移动装置3一起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左右、前后与上下的移动方向确定了整个机构是一个空间结构,有三个移动方向,保证了提取装置的运动灵活性和摄取范围广;另一方面,左右、前后和上下移动装置依次连接,左右移动装置4置于前后移动装置3之上,且固定于前后移动装置3,因此,前后移动装置3与左右移动装置4成为一个整体,左右移动装置4跟随前后移动装置3做前后运动;同时上下移动装置2固定连接于左右移动装置4,随左右移动装置4一起左右移动;如此,左右、前后和上下移动装置依次连接,保证了运动的递进和整体性。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上下移动装置2包括第二滑块21、驱动装置22、推杆23和机械手夹具24;驱动装置22固定安装于第二滑块21;推杆23设置于驱动装置22的下端,由驱动装置22驱动推杆23上下运动;驱动装置22和推杆23通过第二滑块21固定于左右移动装置4;机械手夹具24设置于推杆23的下端,用于提取目标位置的采血器,并将该采血器送至存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22为气动推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块21的设置保证了上下移动装置2水平左右的移动;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实现了远距离控制、集中控制或自动控制,且气动推杆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精密,且使用方便,使用性能稳定;气动推杆通过向气缸内注入和排出空气的活塞运动,以作为推杆运动的动力;机械手夹具安全可靠,节省人工,降低了操作人员的疲劳性。

类似地,驱动装置为电动推动。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电动推杆可依据不同的应用场合的负载,来设计不同推力的电动推杆;另一方面,电动推杆不需要成套复杂的系统支持,没有油污的污染,可以节约空间,保持洁净的工作环境;另外,电动推杆维护简单,噪音低,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前后移动装置3包括第一丝杆31和第一滑块32;第一丝杆31连接支座1;第一滑块32套接于第一丝杆31上,且能够沿第一丝杆31前后往复滑动。具体的,第一丝杆滑块组沿水平面做前后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丝杆一方面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且精度高、速度快;另一方面,丝杆的摩擦阻力小,动静摩擦力相差也小,保证了运动的平稳性,不易产生低速爬行的现象,且磨损小,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同时,丝杆又有良好的往复运动性;滑块体积小重量轻,安装与拆卸方便,且运动平稳,对微小的进送量掌控质量高;丝杆与滑块的良好配合增加了运动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第一丝杆滑块组3还包括第一光轴组33;第一光轴组33沿第一丝杆31平行地安装于支座1上;第一滑块32套接第一光轴组33,且能够沿第一光轴组33做前后往复运动。具体的,第一光轴组33沿第一丝杆31水平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光轴组起到支撑作用;当滑块沿丝杆运动时,滑块高度相较丝杆直径大,在滑块滑动过程中,滑块很容易发生倾斜,光轴组的设置为滑块提供了支撑,光轴组与丝杆两点的固定作用保证了滑块的垂直度,不易倾斜或颠倒。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前后移动装置还包括滑轮34和滑槽35;滑轮34安装于左右移动装置4的侧面下端,且放置于滑槽35内;滑槽35设置于支座1上,且为U形槽;滑轮34沿U形槽滚动。其中,滑轮34和滑槽35的结合可替换为丝杆滑块组。在本实施例中,滑轮34滚动摩擦力小,且运动方便,容易控制;U形的滑槽35起到导向作用,保证了滑轮34滑动的方向不发生偏移;另外,滑轮34与滑槽35结合的滑动装置配合丝杆滑块组的前后运动,减小了丝杆滑块组滑动的摩擦力,同时使左右移动装置4始终保持水平,避免了因左右移动装置4中的第二丝杆41倾斜,而引起第二滑块21定位偏差。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左右移动装置4包括第二丝杆41和第二滑块21;第二丝杆41连接支座1;第二滑块21套接于第二丝杆41上,且能够沿第二丝杆41左右往复滑动;左右移动装置4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块32上表面,且随前后移动装置3前后移动;前后移动装置3和左右移动装置4为一个整体。在本实施例中,丝杆一方面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且精度高、速度快;另一方面,丝杆的摩擦阻力小,动静摩擦力相差也小,保证了运动的平稳性,不易产生低速爬行的现象,且磨损小,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同时,丝杆又有良好的往复运动性;滑块体积小重量轻,安装与拆卸方便,且运动平稳,对微小的进送量掌控质量高;丝杆与滑块的良好配合增加了运动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左右移动装置4还包括第二光轴组42;第二光轴组42沿第二丝杆41的方向安装于支座1上;第二滑块21套接第二光轴组42,且能够沿第二光轴组42组做前后往复运动。具体的,第二光轴组42沿平行于第二丝杆41的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光轴组起到支撑作用;当滑块沿丝杆运动时,滑块高度相较丝杆直径大,在滑块滑动过程中,滑块很容易发生倾斜,光轴组的设置为滑块提供了支撑,光轴组与丝杆两点的固定作用保证了滑块的垂直度,不易倾斜或颠倒。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存储模块包括主动轮5、从动轮6、环形输送带7和卡槽8;环形输送带7连接主动轮5与从动轮6;环形输送带7设置多个卡槽8。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带传动具有弹性,可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同时带传动运转平稳,无噪声;另一方面,带传动中心距不受限制,可用于两个带轮中心距离很大的传动,且当传动过程中发生过载现象时,传送带可通过在带轮表面的打滑,避免其他零部件受到损坏;另外,带传动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维护方便;另外,与采血器高度相差较小的存储卡槽8,在存储采血器的同时保证采血器存储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驱动左右移动装置4、前后移动装置3和/或上下移动装置2。具体的,驱动电机9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支座1上;同时,驱动电机9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左右移动装置4、前后移动装置3和/或上下移动装置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9为整个机构提供动力源;驱动电机9所提供的功率范围广,使用控制非常简便,工作效率高,运行可靠的同时价格低廉;电机支架连接支座1和驱动电机9;通过联轴器将驱动电机9的转动轴与左右移动装置4、前后移动装置3和/或上下移动装置2连接,传递扭矩和运动同时,补偿了两个连接轴轴之间的偏移,又可缓冲减震,提高了轴系的动态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