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944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孔检查井或类似物的盖,涉及一种检查井盖。本实用新型检查井盖可广泛适用于自来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环卫等市政工程公用设施所需的检查井盖,也适用于城市道路、公路、机动车辆行驶或停放的通道、场地检查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现代化、高等级的城市道路日益增加,城市道路地下管网系统随之增多,井盖(即检查井盖)是通往地下设施的出入口顶部的封闭物,凡是安装自来水、电信、电气、燃气、热力、消防、环卫等公用设施的地方都需要安装井盖,市场需求量巨大。

现有技术中,检查井盖包括井盖和井座,检查井盖的类型主要有铸铁(球墨铸铁和灰口铸铁)井盖、钢纤维混凝土井盖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井盖。传统使用的井盖多为铸铁井盖,铸铁井盖强度高、使用方便,但耗铁量大、造价较高,材料脆性易引起断裂现象,并且铸铁井盖因本身具有回收价值而容易被盗、丢失严重,城市监管无力控制,不但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容易造成因井盖缺失对行人和车辆的行路安全构成的严重安全威胁,容易造成各种事故。后续发展的钢纤维混凝土井盖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树脂和玻璃钢)井盖,由于其基本不具备回收价值,都克服了被盗的现象。但钢纤维钢筋混凝土井盖强度性能不够,需要较大厚度(>10cm)才能达到GB26537《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D400等级要求的承载能力,井盖重量很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井盖使用寿命较短,在频繁承受动荷载冲击和暴露在外界自然条件,易发生材料老化失效,影响使用寿命。这些缺点使钢纤维混凝土井盖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井盖在城市主要交通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不能满足需要,只能使用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受动荷载较小的情况,仅限于制作C250和以下等级的检查井盖。现有技术井盖还因为采用复杂的曲面结构或蜂窝结构,存在成型难度大、批量生产成本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查井盖。本实用新型检查井盖通过采用特别优化设计的钢筋支撑体,能较大幅度提高井盖的破坏荷载,检查井盖的性能达到GB26537《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D400等级要求;本实用新型检查井盖克服了传统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强度低、受冲击性能差的缺点,也克服了树脂和玻璃钢检查井盖成本高的缺点,制作的检查井盖性能优良,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一种检查井盖,包括:井盖、井座,所述井座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内的钢筋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中:所述井盖(1)上间隔还设置有1~5个排气孔(11)。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中:所述钢箍(10)较好的是扁钢或角钢制成的钢箍(10)。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中:所述井盖(1)的厚度较好的为5~7cm。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中:所述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中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较好的是:取680~750重量份水泥、100~20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00~20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000~1300重量份砂、100~300重量份纤维、120~180重量份水、以及20~6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脱模、热养护,即制得。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中:所述高活性材料可以是硅灰或纳米SiO2等材料,所述矿物掺和料可以是矿渣粉、粉煤灰或其它辅助性胶凝材料,所述砂可以是山砂、机制砂、河砂或石英砂等,所述纤维材料可以是钢纤维、有机纤维或无机矿物纤维等,所述减水剂可以是聚羧酸减水剂等,所述水泥可以是42.5等级水泥(例如P.C42.5水泥等)。

本实用新型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是:

a、制备钢筋骨架:

取钢筋,切断,制成井座(2)内设置的钢筋(6),备用;

取扁钢或角钢,制成圆环形钢箍(10);取钢筋,制成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将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中各根钢筋的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焊接,将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焊接,即制得井盖(1)的钢筋支撑体(5),备用;

b、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取680~750重量份水泥、100~20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00~20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000~1300重量份砂、100~300重量份纤维、120~180重量份水、以及20~6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c、制备井盖(1)、井座(2):

将钢筋(6)置于井座(2)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16~36小时、脱模、温度70~8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0~60小时,即制得井座(2);

将钢筋支撑体(5)置于井盖(1)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16~36小时、脱模、温度70~8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0~60小时,即制得井盖(1),制得的井盖(1)呈倒圆台形、且厚度(即倒圆台形的高度)为5~7cm。

步骤b中所述高活性材料可以是硅灰或纳米SiO2等材料,所述矿物掺和料可以是矿渣粉、粉煤灰或其它辅助性胶凝材料,所述砂可以是山砂、机制砂、河砂或石英砂等,所述纤维材料可以是钢纤维、有机纤维或无机矿物纤维等,所述减水剂可以是聚羧酸减水剂等、所述水泥可以是P.C42.5水泥等。

步骤a中所述钢筋支撑体(5)还可以由圆环形钢箍(10)、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整体成型(例如:整体铸造成型为一体)。

所述制得的井盖(10上还可以间隔设置有1~5个排气孔(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析井盖井座受力状况,充分利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和钢筋强度与韧性以及钢筋强度的性能,采用特别优化设计的钢筋支撑体,采用上下表面都是平面的井盖,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性能优良;

(2)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上,井盖的上下表面都是平面,没有渐变位置,也没有肋板,这样便于加工成型、安装和运输,尤其有利于低成本模具制作;井盖厚度控制在5-7cm,进一步减轻了井盖重量;

(3)采用本实用新型,制得的检查井盖能够满足D400等级要求,很好地解决了破损、耐久性等问题,全面性能显著优于传统的铸铁井盖、复合材料井盖和钢纤维混凝土井盖;经久耐用,可广泛适用于自来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环卫等市政工程公用设施所需的检查井盖,也适用于城市道路、公路、机动车辆行驶或停放的通道、场地检查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钢筋支撑体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盖、2—井座、3—(井座的)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井盖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5—钢筋支撑体、6—钢筋、7—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8—外环形钢筋、9—内环形钢筋、10—钢箍、11—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参见各附图:

一种检查井盖,包括:井盖1、井座2,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井盖1的厚度为5cm;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连接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实施例2:参见各附图:

一种检查井盖,包括:井盖1、井座2,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井盖1的厚度为7cm;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连接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实施例3:参见各附图:

一种检查井盖,包括:井盖1、井座2,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井盖1的厚度为6cm;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连接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实施例4:参见各附图:

一种检查井盖,包括:井盖1、井座2,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井盖1的厚度为5cm;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实施例5:参见各附图:

一种检查井盖,包括:井盖1、井座2,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井盖1的厚度为7cm;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实施例6:参见各附图:

一种检查井盖,包括:井盖1、井座2,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井盖1的厚度为6cm;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实施例7:

一种检查井盖,井盖1上还间隔设置有个排气孔11;其它同实施例1~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8:

一种检查井盖,井盖1上还设置有1个排气孔11;其它同实施例1~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9:

一种检查井盖,井盖1上还设置有3、4或5个间隔的排气孔11;其它同实施例1~6中任一,省略。



技术实现要素:
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技术内容同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