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后医用腹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0778阅读:2760来源:国知局
外科手术后医用腹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腹带。



背景技术:

患者在进行腹部手术后,将会使用医用腹带包扎固定,以帮助伤口愈合。但是现有腹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腹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向上或向下移动,而腹带移动会使引流管弯折,造成引流不畅的问题。

2、患者在进行腹部手术后,当伤口和引流管周围出现结合紧密度不够时,渗出液会沿引流管外壁流出,渗透液附着在腹带上,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3、现有腹带长度可调性较差,不能很好的适应胖瘦不一的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科手术后医用腹带,以解决现有腹带容易使引流管弯折、容易被渗出液污染、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体型患者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外科手术后医用腹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包括与腹部贴合的前带、与腰部贴合的后带、以及连接前带和后带的松紧带,所述前带和后带的端部上还连接后相互粘接配合的粘扣带;

所述前带上设置有若干沿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缝口;

所述带体的上侧边部设置有与肩部配合的上固定带,所述带体的下侧边部上设置有与腿部配合的下固定带。

进一步,所述外科手术后医用腹带还包括设置在缝口中并可沿缝口滑动的硅胶套,所述硅胶套包括与引流管配合的管体、连接在管体下端的下圆形凸缘、以及连接在管体上端的上圆形凸缘,所述下圆形凸缘与患者皮肤接触的一面为内凹的弧面。

进一步,所述前带的下侧边部设置有用于挂靠引流袋的吊环。

进一步,所述后带上均匀布置有若干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外科手术后医用腹带,在使用时其松紧带和粘扣带均可调节带体的长度,从而能很好的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同时前带上设置的缝口可方便引流管穿出,并且带体固定在腹部上后,将上固定打结后固定挂在肩上,将下固定带绑缚在腿部,使得带体不能上下移动,从而能避免带体移动导致引流管弯折的问题;同时缝口还可增强带体的透气性,使腹带的穿戴舒适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外科手术后医用腹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硅胶管与前带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外科手术后医用腹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包括与腹部贴合的前带1、与腰部贴合的后带2、以及连接前带和后带的松紧带3,所述前带和后带的端部上还连接后相互粘接配合的粘扣带4;

所述前带上设置有若干沿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缝口5;

所述带体的上侧边部设置有与肩部配合的上固定带6,所述带体的下侧边部上设置有与腿部配合的下固定带7。

本实施例外科手术后医用腹带,在使用时其松紧带和粘扣带均可调节带体的长度,从而能很好的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同时前带上设置的缝口可方便引流管穿出,并且带体固定在腹部上后,将上固定打结后固定挂在肩上,将下固定带绑缚在腿部,使得带体不能上下移动,从而能避免带体移动导致引流管弯折的问题;同时缝口还可增强带体的透气性,使腹带的穿戴舒适性更好。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本外科手术后医用腹带还包括设置在缝口5中并可沿缝口滑动的硅胶套8,所述硅胶套包括与引流管配合的管体81、连接在管体下端的下圆形凸缘82、以及连接在管体上端的上圆形凸缘83,所述下圆形凸缘与患者皮肤接触的一面为内凹的弧面。

本改进中由于硅胶套8可沿缝口移动,因此其能更好的适应手术部位不同的患者;硅胶套8在使用中套在腹腔引流管9外,下圆形凸缘82的凹形面能在腹带压力作用下对引流管周围的皮肤进行挤压,使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与引流管紧密的接触,杜绝渗出液沿引流管外壁流出,从而能避免渗出液外流污染腹带,造成伤口感染的问题。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前带的下侧边部设置有用于挂靠引流袋的吊环10,当腹腔手术后的患者需要下床活动时,可将引流袋吊挂在吊环10上,不会影响正常的引流,同时不需专人提着引流袋,使用方便性好。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后带上均匀布置有若干透气孔11,透气孔能提高后带与患者腰部贴合的舒适性,避免腹带长时间与皮肤接触造成皮肤伤害。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