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骨安全防护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2607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颅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颅骨安全防护枕。



背景技术:

重度颅骨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去骨瓣减压术,手术后造成的颅骨缺损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进行颅骨修补手术,在颅骨缺损形成的骨窗区域内,仅有一层皮肤使得脑组织与外界隔离,缺乏颅骨的支撑和保护,脑组织容易遭到损坏。在去骨瓣减压术完成后至颅骨修补手术这段时间内,患者往往因为骨窗处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撑及保护而难以入睡,普通的枕头难以达到颅骨缺损患者的需求,当患者休息时,往往因为普通枕头不能起到保护骨窗处而对脑组织带来损伤,而且普通枕头无法监测骨窗处的压力及温度,而造成骨窗处皮肤的损害,因此普通枕头根本起不到对颅骨缺损处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起到支撑保护颅骨缺损处的保护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颅骨安全防护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体,枕体的中间区域构成的头枕,该头枕区域内设置有囊体,所述囊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部;所述枕体的一端还设置有颈枕,所述颈枕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高度调节部。

优选地:所述囊体与头枕贴靠的一侧内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囊体远离头枕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进排气阀,进排气阀的一端开口与囊体连通,另一端开口穿过枕体与外界连通,该进排气阀构成进、排 气口或进、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头枕上设置有软毛层。

优选地:所述枕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第二拉链,衬垫级气垫分别位于第一、第二拉链区域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技术效果:在枕体的头枕区域内嵌入一个囊体,将囊体内充满气体或者液体介质,囊体处在膨胀状态,当患者头部位于头枕区域内时,膨胀的囊体向颅骨缺损区域凸伸,进而对颅骨缺损内的脑组织起到支撑及保护的作用。在囊体的下方设置的第一高度调节部,根据患者的睡姿,调节头枕区域的高度,使得患者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颅骨安全防护枕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说明:

一种颅骨安全防护枕,包括枕体10,枕体10的中间区域构成的头枕11,该头枕11区域内设置有囊体20,所述囊体2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部。在枕体10的头枕11区域内嵌入一个囊体20,将囊体20内填充气体或者液体介质,囊体20处在膨胀状态,当患者头部位于头枕11区域内时,膨胀的囊体20向颅骨缺损区域凸伸,进而对颅骨缺损内的脑组织起到支撑及保护的作用,另外,对填充在囊体30内的水温或者气体温度的控制,也可满足颅骨缺损区的温度要求,避免温度过高对颅骨缺损处皮肤的伤害,实现低温脑保护。在囊体20的下方设置的第一高度调节部,根据患者的睡姿,调节头枕11区域的高度,使得患者更为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所述枕体10的一端还设置有颈枕12,所述颈枕12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高度调节部。根据患者的需要,利用第二高度调节部调节颈枕12的高度,颈枕12实施对患者颈部有效的托撑,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囊体20设置在枕体10的内部,囊体20的外表面与头枕11的内表面贴靠,所述囊体20上还设置有进、排气口或进、出水口。将囊体20设置在枕体10内,可有效对囊体20实施定位,避免囊体20出现晃动,进而避免对颅骨缺损区域内的脑组织的伤害,在囊体20上设置的进、排气口或进、出水口方便气体或者水的进排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囊体20与头枕11贴靠的一侧内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0和温度传感器40,这样就可以对囊体20内的压力及温度进行监控,然后进行相应的调节,以满足患者颅骨缺损处的脑组织的压力机温度要求,对脑组织进行更好的保护。

所述囊体20远离头枕11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进排气阀50,进排气阀50的一端开口与囊体20连通,另一端开口穿过枕体10与外界连通,该进排气阀50构成进、排气口或进、出水口。将进排气阀50同时作为进、排气口或进、出水口使用,结构简单,且节约成本。

优选地,所述头枕11上设置有软毛层111,该软毛层111具备吸汗及保暖的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所述的颈枕12的截面轮廓呈外凸的弧形结构,枕体10远离颈枕12的一端向上延伸成突起13,所述颈枕12与突起13之间构成槽型区域。该颈枕12的外轮廓与人体躯干的外轮廓吻合,起到对患者颈部的支撑,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 适度,颈枕12与凸起13之间的槽型区域构成头枕11,患者的头部卡置在该槽型区域内,避免患者头部的晃动,进一步增强患者头部的保护力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高度调节部为设置在囊体20下方的衬垫60,所述衬垫60叠合有多层。根据患者的头枕11高度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衬垫60,从而方便调节头枕11的高度。

同理,所述第二高度调节部为设置在颈枕12下方的气垫70,所述气垫70呈长方体状结构,气垫70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充气或排气的气嘴71。根据患者的颈部高度要求,对气垫70进行充气或者放气操作,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最后,所述枕体1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第二拉链,所述衬垫60级气垫70分别位于第一、第二拉链区域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