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膝关节韧带撕裂或者撕脱骨折,是需要通过手术介入治疗的,而手术是通过固定压片将撕裂部位的韧带、骨块压紧并固定在骨折处,再通过压片两头的拉紧线绑紧、来压住韧带。
目前,在穿拉绑紧线时,需要实现打好骨道,将绑线从骨道穿入,然后用手术钳进行拉紧和捆绑,但是由于绑紧线是软的,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会使用具有送线通孔的管体,即送线器来事先穿入骨道,然后将拉紧绳穿入送线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膝关节的结构,内部是没有光线的,所以送线器具体到达的位置,医生在操作时比较难界定,使用起来还是会有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方便穿入骨道后确认位置、便于拉紧线穿过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手术送线器,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手术送线器,包括具有送线通孔的管体,管体前端具有弯曲的弹性送线弧度段,弹性送线弧度段的端部塞装有封口,且封口位于送线通孔一侧的端部具有引导线,管体上还具有若干条相对布置的穿线通道,且穿线通道从管体的端部延伸至送线弧度段的端部,每个穿线通道内都卡装固定有导光纤维束。
管体的端部位于穿线通道处还套装有LED光圈。
所述封口呈圆弧状,且另一侧端部具有拉头绳。
所述管体在弹性送线弧度段弯曲方向一侧表面设有标记刻度。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送线通孔的管体,管体前端具有弯曲的弹性送线弧度段,弹性送线弧度段的端部塞装有封口,且封口位于送线通孔一侧的端部具有引导线,在手术时,当骨道打好以后,医生可以先将绑紧线与引导线打结相连,然后将塞入封口的管体穿入骨道,当送线弧度段穿过骨道后,就会自动向上弯曲,医生发现送线弧度段端部的封口后,只要拔出封口,就可以直接带出绑紧线,相当于利用本实用新型来运输绑紧线穿过骨道,大大节约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医生穿线时的精力消耗。
而管体上还具有若干条相对布置的穿线通道,且穿线通道从管体的端部延伸至送线弧度段的端部,每个穿线通道内都卡装固定有导光纤维束,这样好处在于,传统的管体在膝盖内部,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而本实用新型的管体上开有穿线通道,穿线通道内具有导光纤维束,这样,当管体的端部具有光源时,或者手术医生用手电照射时,光线就能够通过导光纤维束到达送线弧度段的端部(原理就像儿童玩具光纤花灯,花灯发出的光源能够通过光纤传导),这样,管体送线弧度段的端部处就会有若干个小光源,虽然亮度不是特别强,但是已经足以让手术医生发现封口的位置,便于手术医生操作。
而优选的,可以在管体的端部位于穿线通道处还套装有LED光圈,通过光圈内自带电池的LED光珠,对穿线通道内的导光纤维束照射,不用手术医生使用手电照射。
而所述封口呈圆弧状,且另一侧端部具有拉头绳,封口可以用接近透明的医用硅胶制作,这样,导光纤维束传出的光线能够透过封口,而配合圆弧状的形状,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在穿过骨道时的阻力尽可能降低,同时减少对骨道的伤害,而拉头绳能够更加方便地拉出封口。
所述所述管体在弹性送线弧度段弯曲方向一侧表面设有标记刻度,标记刻度能够供手术医生知晓本实用新型在患者骨道内的行进距离,同时,管体塞入骨道后,手术医生能够很快识别出弹性送线弧度段在哪个方向弯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除去导光纤维束7和LED光圈8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手术送线器,包括具有送线通孔1的管体2,管体2前端具有弯曲的弹性送线弧度段3,弹性送线弧度段3的端部塞装有封口4,且封口4位于送线通孔1一侧的端部具有引导线5,管体2上还具有若干条相对布置的穿线通道6,且穿线通道6从管体2的端部延伸至送线弧度段3的端部,每个穿线通道6内都卡装固定有导光纤维束7。
管体2的端部位于穿线通道6处还套装有LED光圈8。
所述封口4呈圆弧状,且另一侧端部具有拉头绳9。
所述管体2在弹性送线弧度段3弯曲方向一侧表面设有标记刻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