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骨科临床用手臂训练椅。
背景技术:
在临床骨科中,骨折以四肢骨折较多,手臂的骨折在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康复训练,才能确保骨头的生长。现有技术的训练椅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骨科临床用手臂训练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骨科临床用手臂训练椅,包括训练椅底座、液压升降装置、液压控制手柄、座椅面安装板、座椅面板、椅背支撑装置、训练椅椅背、一对训练装置升降杆、一对阻尼连接件、一对手臂训练板、一对载重支架及一个或多个加重负载;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竖直设置在所述的训练椅底座上,位于所述的训练椅底座的顶部中央,所述的液压控制手柄设置在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上,位于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的顶部一侧,所述的座椅面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的上端,所述的座椅面安装板通过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水平升降;所述的座椅面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座椅面安装板上,并与所述的座椅面安装板同步升降;所述的椅背支撑装置为下端开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的椅背支撑装置向后上方倾斜设置在所述的训练椅底座上,位于所述的座椅面板的两侧,所述的训练椅椅背设置在所述的椅背支撑装置,位于所述的座椅面板的后上方;所述的一对训练装置升降杆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训练椅底座上,位于所述的座椅面板的两侧,所述的一对手臂训练板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阻尼连接件对应连接在所述的一对训练装置升降杆的上端,所述的一对手臂训练板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阻尼连接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的一对载重支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手臂训练板的外侧端对应连接,所述的一对载重支架呈“Z”形结构,且所述的一对载重支架的外侧端呈弧形上翘,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加重负载分别活动套接在所述的一对载重支架上。
上述的骨科临床用手臂训练椅,其中,所述的训练椅椅背通过一对旋转螺杆与所述的椅背支撑装置连接,并通过一对锁紧螺母固定。
上述的骨科临床用手臂训练椅,其中,所述的训练椅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防滑支撑块,所述的防滑支撑块与所述的训练椅底座为一体结构。
上述的骨科临床用手臂训练椅,其中,所述的一对手臂训练板上分别设有一条或多条绑带,所述的一条或多条绑带上设有软棉垫。
上述的骨科临床用手臂训练椅,其中,所述的一对手臂训练板上分别设有手臂软垫,位于所述的一对手臂训练板的中后部。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骨折的恢复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适合骨科临床使用,适应面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骨科临床用手臂训练椅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骨科临床用手臂训练椅的手臂训练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骨科临床用手臂训练椅,包括训练椅底座1、液压升降装置2、液压控制手柄3、座椅面安装板4、座椅面板5、椅背支撑装置6、训练椅椅背7、一对训练装置升降杆8、一对阻尼连接件9、一对手臂训练板10、一对载重支架11及一个或多个加重负载12;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2竖直设置在所述的训练椅底座1上,位于所述的训练椅底座1的顶部中央,所述的液压控制手柄3设置在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2上,位于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2的顶部一侧,所述的座椅面安装板4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2的上端,所述的座椅面安装板4通过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2水平升降;所述的座椅面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座椅面安装板4上,并与所述的座椅面安装板4同步升降;所述的椅背支撑装置6为下端开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的椅背支撑装置6向后上方倾斜设置在所述的训练椅底座1上,位于所述的座椅面板5的两侧,所述的训练椅椅背7设置在所述的椅背支撑装置6,位于所述的座椅面板5的后上方;所述的一对训练装置升降杆8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训练椅底座1上,位于所述的座椅面板5的两侧,所述的一对手臂训练板10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阻尼连接件9对应连接在所述的一对训练装置升降杆8的上端,所述的一对手臂训练板10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阻尼连接件9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的一对载重支架1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手臂训练板10的外侧端对应连接,所述的一对载重支架11呈“Z”形结构,且所述的一对载重支架11的外侧端呈弧形上翘,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加重负载12分别活动套接在所述的一对载重支架11上。
所述的训练椅椅背7通过一对旋转螺杆13与所述的椅背支撑装置6连接,并通过一对锁紧螺母14固定,便于调节训练椅椅背7的倾斜角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所述的训练椅底座1的底部设有多个防滑支撑块15,所述的防滑支撑块15与所述的训练椅底座1为一体结构,可起到支撑和防滑的作用,承重效果较好,稳定性高。
请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的一对手臂训练板10上分别设有一条或多条绑带16,所述的一条或多条绑带16上设有软棉垫,可用于帮助手臂,通过软棉垫减少对手臂的挤压,避免二次伤害。
所述的一对手臂训练板10上分别设有手臂软垫17,位于所述的一对手臂训练板10的中后部,可起到支撑手臂的作用,提高舒适度,避免硬质的一对手臂训练板10与手臂之间的作用力影响到伤处的康复。
使用时,患者坐在座椅面板5上,身体倚靠训练椅椅背7,座椅面板5的高度可通过液压控制手柄3控制液压升降装置2来调节,训练的手臂置于一对手臂训练板10上,一对训练装置升降杆8可调节一对手臂训练板10的高度,便于手臂的活动,根据骨折处的康复情况,选择一定数量的一个或多个加重负载12套置在一对载重支架11上,一对载重支架11的外端弧形上翘可防止训练时一个或多个加重负载12掉落;一对阻尼连接件9可防止因一个或多个加重负载12的重力而使一对手臂训练板10下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直”、“顶部”、“中央”、“上”、“一侧”、“上端”、“水平”、“下端”、“后上方”、“两侧”、“一端”、“外侧”、“底部”、“中后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套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骨折的恢复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适合骨科临床使用,适应面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