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胃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5080阅读:953来源:国知局
鼻胃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涉及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鼻胃管留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将鼻胃管从鼻孔插入,经由咽部及食管到达胃部,可以用来抽取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食物,给患者提供营养。

实际应用中,鼻胃管的外露部分在不使用时需固定在病人的面部皮肤上。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医用胶布将鼻胃管粘贴在病人的鼻翼或面颊部,但鼻翼及面颊部易出汗、油腻,胶布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容易从皮肤上滑脱;同时,胶布长时间粘贴在皮肤上容易沾染脏污,造成病人不适,因此需要经常更换新的胶布。此外,鼻胃管留置一定时间后,材料可能发生老化并影响护理效果,因此鼻胃管也需要定期更换。

在进行胶布或鼻胃管更换操作时,由于胶布较薄且材质柔软,容易折叠在一起并发生自身粘连,而病人呕吐、流鼻涕时,胶布容易沾染分泌物使其表面变得湿滑,由于带着一次性橡胶手套难以捏紧薄而湿滑的胶布,无法将粘连的胶布撕开,因此医护人员常常需要脱下手套进行操作,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将直接接触到病人的分泌物,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用于将鼻胃管固定在人体皮肤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部,呈空心圆筒状,靠近皮肤的一侧具有竖直方向的贯穿裂口,用于夹持鼻胃管;

两个固定部,具有一定厚度,分别设置于与夹持部的两个侧面上;该两个固定部靠近皮肤的一侧表面分别设有粘贴域,该粘贴域内涂布有黏胶层,用于将鼻胃管固定装置粘贴在人体皮肤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其中,夹持部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黏胶层上还覆盖有防粘层,用于防止固定部发生粘连。

进一步地,其中防粘层为离型纸。

进一步地,其中夹持部的内径为1.5mm-6mm。

进一步地,其中固定部的厚度为1mm-5mm。

实用新型作用与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具有夹持部,能够夹住鼻胃管,并且固定部的粘贴域涂布有黏胶层,使用时将鼻胃管置入夹持部,再通过粘贴域粘贴至皮肤上即可完成鼻胃管的固定,使用时操作简便;同时,由于两个固定部分别地粘贴到皮肤上,因此不易折叠或发生自身粘连,并且由于两个固定部均具有一定厚度,因此方便撕除,使医护人员在进行更换操作时不必取下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鼻胃管固定装置10包括夹持部11、固定部12和固定部13。夹持部11为空心圆筒状,内径与鼻胃管外径相适应,在本实施例中,鼻胃管外径及夹持部11的内径均为4mm;夹持部11靠近皮肤的一侧具有竖直方向的贯穿裂口;夹持部11采用柔性材料制成,能够被折弯打开,使鼻胃管从该贯穿裂口处进入夹持部11并被其夹持。

固定部12及固定部13分别设置于夹持部11的两侧,具有一定厚度,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2及固定部13的厚度均为3mm;固定部12靠近皮肤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粘贴域14,固定部13在靠近皮肤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粘贴域15,粘贴域14及粘贴域15内均涂布有黏胶层,用于将鼻胃管固定装置10粘贴至病人皮肤上。本实施例中,粘贴域14及粘贴域15的黏胶层上还覆盖有离型纸,该离型纸能够保持黏胶层洁净,并防止固定部12及固定部13在使用前发生自身粘连。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使用时,先折弯夹持部11,打开夹持部11上的贯穿裂口,将鼻胃管20卡入其中,撕去粘贴域14及粘贴域15的黏胶层上覆盖的离型纸,将夹持有鼻胃管20的鼻胃管固定装置10粘贴至病人皮肤上,此时鼻胃管固定装置10及鼻胃管20的状态如图2所示,固定部12及固定部13被分别粘贴在皮肤上。需更换鼻胃管或固定贴时,分别将固定部12及固定部13撕下,即可将鼻胃管固定装置10从皮肤上移除并进行后续的操作。

实施例作用与效果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10具有柔性材料制成的夹持部11,其靠近皮肤的一侧具有贯穿裂口,因此可通过折弯该夹持部11使鼻胃管被夹持部11夹持,操作简便;由于具有固定部12及固定部13,其上的粘贴域14及粘贴域15涂布有黏胶层,因此可以固定至病人皮肤表面,固定效果良好;此外,由于固定部12及固定部13分别地粘贴至皮肤表面,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自身粘连,固定部12及固定部13还具有一定厚度,即使表面被分泌物沾染变得湿滑,医护人员也可轻易捏住并撕下固定部12及固定部13,将鼻胃管固定装置10从皮肤上移除,因此操作时无需脱下手套,从而使医护人员在更换及清理过程中不用接触病人分泌物,能够避免交叉感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