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970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隔离担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担架,特别适用于埃博拉病毒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感染患者的转运。



背景技术: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一旦感染埃博拉病毒,患者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随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症状,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症状。病程第3~4天后可进入极期,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皮肤粘膜出血、呕血、咯血、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多在发病后2周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该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亡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但2014年在非洲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等国家发生流行,到2014年8月23日已经导致1848多人感染,死亡1013人。接触传播是埃博拉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在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中国目前有大量公民在非洲工作,并派驻医疗队在非洲埃博拉感染地区工作,而且随着中非贸易的扩大,有大量的埃博拉流行地区的非洲居民到中国旅行、经商、学习、交流,因此中国大陆地区也存在发生埃博拉疾病的风险。

医疗机构一旦发现留观或疑似病例后,要将病例转运至符合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在海外发生的病例也存在转运到国内的需求。现有转运设备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目前在病人转运过程中采取措施是使用一般的担架,采用防护措施是要求医务人员和埃博拉患者穿着防护服,带防护眼罩和口罩的方式,要求使用具有负压的救护车,由于转运过程往往路径复杂,这种防护措施仍然存在病毒泄漏的可能。

2、1977年美国的维戈斯公司研发了病毒隔离床,该类产品在致死性高的病毒学疾病暴发中进行使用,用于限制病原体扩散,减少病人对病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传播,一般都设置有空气运输设置,在多次出血热暴发疫情中进行使用,但一般用于医院的病房使用,2014年8月初美国和西班牙派军机接回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医务人员采用了病毒隔离床和流动隔离病房双重的防护措施,但是病毒隔离床带有高效过滤器且采用轻便聚乙烯材料制作,价格比较昂贵。

3、2004年姜洪刚等人根据“非典”病人的特殊传播特点,减少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机会,研制了“非典”隔离床。其主要功能特点为:配有可移动、可拆装有机玻璃防护罩,罩内空气呈流动的负压区并外设消毒装置,使病房内为半污染区,能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感染,配有各种功能操作窗口,医护人员操作方便,功能窗口主要有:操作窗、插管窗、呼吸机、监护仪等急救设备出入孔道,输液输氧吸引器孔道,但此设备不适合病人转运时使用。

4、中国专利(公开号CNIOO998534A),一种隔离担架,它包括担架本体和设置在担架本体上的隔离部分,隔离部分包括设置在担架本体上方的隔离室和设置在隔离室上的空气净化装置,隔离室具有至少一个入口,隔离室与大气通过所述的入口相连通,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隔离室上的用于过滤隔离室内的空气的第一过滤器,设置在第一过滤器外侧的抽气风机,用于向抽气风机供电的电源部分,在使用时,隔离室内的空气(包括病人呼出的空气)只有通过抽气风机排出而不可能通过隔离室与担架之间的间隙扩散到大气中,此设备只考虑了呼吸道防护,而缺乏对接触传播等其他感染途径的防护,价格较贵,隔离罩无法实现一次性使用。

上述转运防护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目前的隔离担架比较笨重,不够轻便,且隔离罩不方便更换,二次使用时一旦消毒不彻底容易造成二次感染,不适合在紧急救援时使用。

2、目前此类隔离担架的设计主要考虑了气溶胶传播的疾病,但对于类似埃博拉这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且会通过体液、血液、呼吸道多种途径传播的烈性传染病还缺乏有效的隔离措施。埃博拉患者或疑似病人如果病情严重时,穿戴生物安全防护服和口罩等防护设备,由于通气性差会带来不舒适或影响病人生命安全。由于该类疾病属于烈性传染病,在救护车等密闭的空间内,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密切接触者存在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隔离担架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对埃博拉等烈性传染病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感染控制、操作简便、轻巧方便、安全性能好、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和医务人员的隔离担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隔离担架,包括担架本体、隔离装置以及高效空气过滤器,所述的担架本体包括位于两侧的两根担架抬杠以及连接两根抬杠的两根横杆,所述的担架本体上设置有软质垫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担架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竖直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一端与担架本体固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的担架本体、支撑杆以及连接杆共同围合成一容纳腔;所述的担架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所述的高效空气过滤器,所述的隔离装置是设置在所述的担架本体上方的软质透明隔离罩,所述的隔离罩分别与所述的担架本体、支撑杆、连接杆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隔离罩由支撑杆和连接杆共同支撑构成一舱体,所述的隔离罩的罩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舱体出入口,所述的舱体出入口用拉链封闭;在所述的隔离罩的罩面上设有若干带密封盖的操作口;所述的隔离罩的一个端面上设有进气口,在其另一端面上设有排气口,所述的排气口上设有过滤器,过滤器通过排风管连接排风风机;所述的隔离罩的罩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氧气管接入的氧气供应接口和用于输液管接入的输液口;进气口和排气口上都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将进气口和排气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传送至服务器或与隔离担架配套使用的移动终端上,服务器或移动终端对进气口和排气口处的温度、湿度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实时监测进出口的环境数据,一旦发生异常即启动报警。

进一步,所述的隔离罩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带,若干所述的连接带分别与所述的支撑杆、担架本体、连接杆连接固定,连接带15的末端采用相互配合的子母粘扣的形式。

进一步,所述的软质透明隔离罩采用一次性乙烯基材质。

进一步,所述的操作口连接长臂隔离手套。

进一步,所述的隔离罩内部对称设置有若干道保险带。

进一步,所述的担架本体的两根担架抬杠上对称设有若干拉手。

进一步,所述的担架本体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固定在固定底板上,高效空气过滤器使用前要充电或使用直流电,使用时打开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空气过滤器是隔离罩与大气交换空气的设备,所述的高效空气过滤器为设置在所述的隔离罩上的用于过滤隔离罩内的HEPA过滤器,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使用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HEPA过滤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设置在所述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外侧的排风风机,用于向所述的送排风风机供电的电源部分,隔离罩内负压要达到5pa,所述的电源部分提供蓄电池和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中,担架本体可以用普通医用急救担架,支撑杆是即插即用型的,使用时支撑杆固定在担架本体上,将高效空气过滤器固定在固定板上,接入出气口。

软质隔离罩为透明乙烯基材质,其断面优选矩形形状,两端有封闭的端面,软质隔离罩的上下前后与担架本体通过连接带固定连成一体。拉开气密拉链打开舱体,患者可出入舱体,并用保险带将患者固定在担架本体上,软质隔离罩的罩面上设有六个带密闭的橡胶手套的操作口,手套与操作口连为一体,下部设有氧气供应接口和输液接口,医护人员通过隔离手套可以将手臂伸入操作口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优化隔离担架的隔离材料、使用可一次性使用的乙烯基新型材料减轻隔离担架的重量,便于病人应急转运时使用。

2、隔离担架设计超高效空气过滤器应用于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环境参数:相对于隔离担架外部,隔离担架内部保持负压,确保隔离担架内的病人上的病毒不会污染到隔离担架外部的环境或人员。

3、隔离担架设计输液架、操作窗口等为病人治疗和救治辅助系统,确保在转运过程中能够为病人提供基本治疗。

4、是一种小型的可移动的隔离装置,主要用于埃博拉等多种传播途径的烈性传染病人的运输,隔离担架能有效防止埃博拉病原体扩散,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率和环境的污染。

5、隔离担架便于组装和拆卸,可以使用普通的担架,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安装操作简便,重量轻。

6、使用时,病人置于隔离罩内,开启抽气风机,相对于隔离担架外部,隔离担架内部保持负压,确保隔离担架内的病人上的病毒不会污染到隔离担架外部的环境或人员。

7、转运病人结束后直接将隔离罩摘除,更换新的隔离罩后可继续使用,避免因为埃博拉病人体液污染隔离担架后因为消毒不彻底导致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离罩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隔离担架,包括担架本体1、隔离装置2以及高效空气过滤器3,所述的担架本体1包括位于两侧的两根担架抬杠以及连接两根抬杠的两根横杆,所述的担架本体1上设置有软质垫体4;所述的担架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竖直的支撑杆5,所述的支撑杆5的一端与担架本体1固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杆6连接,所述的担架本体1、支撑杆5以及连接杆6共同围合成一容纳腔;所述的担架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所述的高效空气过滤器3。

所述的隔离装置2是设置在所述的担架本体上方的软质透明隔离罩,所述的隔离罩分别与所述的担架本体1、支撑杆5、连接杆6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隔离罩由支撑杆5和连接杆6共同支撑构成一舱体,所述的隔离罩的罩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舱体出入口,所述的舱体出入口用拉链7封闭;在所述的隔离罩的罩面上设有若干带密封盖的操作口8;所述的隔离罩的一个端面上设有进气口18,在其另一端面上设有排气口20,所述的排气口20上设有过滤器,过滤器通过排风管11连接排风风机10;所述的隔离罩的罩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氧气管接入的氧气供应接口13和用于输液管接入的输液口14;进气口18和排气口20上都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将进气口18和排气口20处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传送至服务器或与隔离担架配套使用的移动终端上,服务器或移动终端对进气口18和排气口20处的温度、湿度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实时监测进出口的环境数据,一旦发生异常即启动报警。

进一步,所述的隔离罩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带15,若干所述的连接带15分别与所述的支撑杆、担架本体、连接杆连接固定,连接带15的末端采用相互配合的子母粘扣的形式。

进一步,所述的软质透明隔离罩采用一次性乙烯基材质。

进一步,所述的操作口8连接长臂隔离手套21。

进一步,所述的隔离罩内部对称设置有若干道保险带22。

进一步,所述的担架本体1的两根担架抬杠上对称设有若干拉手16。

进一步,所述的担架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底板17,所述的高效空气过滤器3固定在固定底板17上,高效空气过滤器使用前要充电或使用直流电,使用时打开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空气过滤器是隔离罩与大气交换空气的设备,所述的高效空气过滤器为设置在所述的隔离罩上的用于过滤隔离罩内的HEPA过滤器,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使用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HEPA过滤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设置在所述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外侧的排风风机,用于向所述的送排风风机供电的电源部分12,隔离罩内负压要达到5pa,所述的电源部分提供蓄电池和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中,担架本体可以用普通医用急救担架,支撑杆是即插即用型的,使用时支撑杆固定在担架本体上,将高效空气过滤器固定在固定板上,接入出气口19,将入气口高效过滤器9连接到进气口上。

软质隔离罩为透明乙烯基材质,其断面优选矩形形状,两端有封闭的端面,软质隔离罩的上下前后与担架本体通过连接带固定连成一体。拉开气密拉链打开舱体,患者可出入舱体,并用保险带将患者固定在担架本体上,软质隔离罩的罩面上设有六个带密闭的橡胶手套的操作口,手套与操作口连为一体,下部设有氧气供应接口和输液接口,医护人员通过隔离手套可以将手臂伸入操作口进行工作。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方面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